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华为常说的“奋斗者”到底是怎样的?

作者:王维滨(1994年入职华为,曾任海外地区部总裁、产品线总裁,并负责过华为全球产品行销工作。有管理百亿元以上业务规模和万人以上团队的经验。现任华为大学客座教授、华为客户服务部教授。)

谈到奋斗,很多人认为华为的奋斗就是加班。有些人还煞有根据地跟我说:你们公司领导自己说过,华为之所以成功,就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来工作。

不错,任总在与西方记者谈话时说过这句话,但任总也在很多场景说过:“要多去喝咖啡,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

加班并不是华为的奋斗标准,华为对奋斗的定义是:任何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微小动作及其准备动作都是奋斗!华为的奋斗是直接对应于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看的是工作结果,而不是表面动作。

华为还为那些只做表面功夫,看似勤勤恳恳,实则磨洋工,甚至制造工作的人起了一个名字,叫作“把煤洗白的人”。就是说,把黑色的煤洗成白色有什么价值呢?要警惕这样的假动作,尽快清除这样的员工。

如果你工作没那么努力,但你为客户创造了价值并达到了良好的效果,你在华为可能就是马上要被提拔的人。

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事,那时我在北京工作,有一位同事负责一个运营商总部机关的对口工作,他推动公司与运营商一起策划推出了一种崭新的业务,为运营商创造了很大的价值,并且部门的工作绩效也很优异。但他的表现并没有那么紧张,也没有让人感觉到夜以继日。

他曾经跟我说,这样的工作,他只用1/4的工作时间就可以从容应对。请你猜猜结果是什么?他很快被提拔,去负责更重要的工作了。这种事当然不是普遍现象,否则我们就要经常检讨一下工作安排的情况了。

想想华为起步的时间,20世纪90年代,中国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尤其是华为所处的行业,全球技术最密集同时也是竞争最激烈的行业,身处这样的位置,如果华为人不拼搏,不比别人更努力,怎么可能有今天的成绩?这就好比赛马,本来我们就落后,既想让马儿领先,又要求马儿悠闲地跑,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回首我在华为的这些年,很多个夜晚都是在工作中度过的,确实很多时候觉得压力很大。有痛苦,有喜悦;有胜利,有挫折;有豪情万丈,有情绪低落。成长的路上,与同人一起跋山涉水,排除万难,千方百计地把事情做好。如果你问我自己对这段经历的看法,我的回答是:这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人们常说,华为人都是奋斗者。这是一种广义的说法,其实奋斗者在华为内部是一个专有名词。华为内部明确有两类员工:一类叫普通员工,另一类叫奋斗者。普通员工不需要考虑异地常住,不需要经常出差,当然也不可能有奋斗者的收入待遇,华为的机会也会主要留给奋斗者。

当然,作为奋斗者,你不能为奋斗设置前提。

我在海外负责地区部工作的时候,就曾遇到一个这样的例子。我们在阿根廷有一位本地的客户经理,工作努力,也很有抱负。有一次,我们在沟通时,他对我说:“我也想像你一样,成为一名华为的地区部总裁,我也想成为一名华为的奋斗者。”

我和他讲,我非常支持他的想法,华为也可以帮助员工制订这样的个人发展计划。但在制订这个计划之前,请他先与家人商量一下,是否可以到其他国家工作。他问我为什么,我告诉他:如果你只了解阿根廷的情况,你如何运作管理地区部其他国家的业务呢?

第二天,他又过来找我,说昨天他与家人商量了一下,决定还是继续做现在的工作吧。

做奋斗者是自己的选择华为要求奋斗者能以四海为家,在客户需要和自己利益之间,能够以客户为重。从公司自身而言,公司还是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在工作中不需要通过加班和出差也能解决问题。

公司现在正在进行一个新阶段的人力资源改革,在这个阶段的改革中,我们把员工分成三类:主管、职员和专家主管和专家负责处理未确定的事情,或者将不确定的事情转变为确定的事情,职员负责处理确定的事情。

我们希望未来在华为的员工梯队中,职员占大部分,他们由于专注地处理确定性事宜,可以不断提高效率,成为本领域的能手,确定性事情可以进行有效规划,可以减少他们出差和加班的时间。

华为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早期华为文化中的“不让雷锋吃亏”有几个含义:

第一,我们这里的雷锋不是指集大家优点于一身的榜样,而是指组织中踏踏实实做贡献的人。因此我们的假定是组织中大部分人都是雷锋,雷锋不是个例。

第二,要给雷锋相应回报,避免让那些做了贡献的人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第三,组织对员工的回报基于贡献,贡献大,收入就应该高。当时华为没有完善的人力资源流程和制度,因此用口号和标语提醒大家,尤其是各级主管用这个标准来带队伍。

口号提多了,口号中的提法就能在实践当中获得践行,这一点就成为华为文化的一部分了,也构成了华为今天以奋斗者为本的基本内涵。现在,以奋斗者为本已经深深地融入了华为人力资源制度和流程中,也成为我们价值评价和分配制度的制定基础。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华为的员工敬业程度较高,工作聚焦度比较好?这并不是因为华为让员工只想着工作,而是因为华为把以奋斗者为本落实到管理体系当中。

一个公司的管理可以分为价值创造、价值评价和价值分配三个环节。华为把价值创造的主体人群定义为奋斗者,在价值评价中,依据每个人的岗位责任结果,即贡献进行考评,贡献越大考评结果就会越好。再根据考评贡献,决定价值分配比例。

所以华为不但在思想上倡导以奋斗者为本,还把它落实在自己的人力资源制度和流程当中。在华为公司,只有考评成绩在前25%的人才有可能被提升为干部,也就是说,只有贡献大的员工才可能升级。所以华为公司的发展机会也主要提供给奋斗者。

我认为这套机制的本质其实就是,在实践中脚踏实地、多劳多得。如果说“以客户为中心”是华为公司价值创造的最高准则,那么“以奋斗者为本”就是华为公司价值评价和价值分配的最高准则。当然,华为坚持以奋斗者为本,也是为了更好地践行以客户为中心!

如果说“以客户为中心”是华为公司处理外部关系的最高准则,那么,“以奋斗者为本”就是华为公司处理内部关系的最高准则。

1. 坚持“以奋斗者为本”,就是为了贯彻“以客户为中心”,鼓励员工争先恐后地为客户创造价值。

2. “以奋斗者为本”是华为公司价值评价政策的基础,岗位责任结果导向就是为了贯彻“以奋斗者为本”。

3. “以奋斗者为本”是华为公司价值分配的基础,公司推行的获取分享制是“以奋斗者为本”的具体体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读】任总:华为的芭蕾舞脚背后的艰苦奋斗
6分钟读完华为人力神作《以奋斗者为本》
华为的成功不是狼性文化的成功!
华为狼性文化如何炼成?任正非:钱给到位,不是人才也变成人才
【企业管理】任正非:企业间的竞争,说穿了是管理竞争
万字华为人力资源精华:为了更多奋斗者持续创造客户价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