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穆胜:人效规划四步法

超级会员年卡

扫码回复“福利”领资料
了解

添加下方企业微信回复关键词效能

分享获取人效资料包,限时3天

长按上方二维码立即回复“效能


传统的人力资源专业并没有给予人效这个概念足够的重视。自然,HR习惯于在对业务战略进行逻辑解读后,直接确定队伍层面的人才需求,形成人力资源狭义规划。但这种“逻辑解读”极有可能是HR的一家之言。另外,基于这种非数量化的“逻辑解读”,很难在人才需求上进行精准定量。如此一来,人力资源狭义规划的质量就要打上大大的问号。

要实现对于人力需求的精准预测,一定要基于人效。因为,人效是对于业务战略的量化理解。明确了人力资源的投入标准,就能够精准连接队伍层面的规划。我们应该不难理解如下计算公式:

人力需求=业绩产出/人效

通常企业会对企业整体和各项业务进行业绩产出预测。那么,要明确人力需求,剩下的就是确定人效标准了。

人效规划,其实就是明确企业整体、各个业务单元以及各个业务单元中各组织模块(前中后台)的人效标准。或者说,人效规划就是对企业整体人效标准的分解。具体来看,有如下两个维度。

一是组织维度。每个组织都可以按横向的专业和纵向的层级进行拆分,拆分之后的每个模块,自然可以形成明确的人效标准。

二是口径维度。企业在核定人效标准时,必须有宽窄两个口径。宽口径人效解决的是整体人力需求预测问题;窄口径人效(核心人效)解决的是核心人力需求预测问题,其更决定了人力资源战略选择和战术打法。当然,我们也可以在宽窄之间加入若干的“夹层口径”,这会让企业的建队思路变得更加清晰,人力投入也更加精准。

上述两个维度组成了一个“人效分解框架”,成为我们解构企业整体人效的思路。在这个框架内,企业内的人效标准分解得越细、越准,对于人力需求的预测也就越细、越准。

在人力资源战略制定的阶段,我们仅仅确定了企业整体的窄口径人效指标(核心人效指标),以此为基础,我们也不难确定宽口径人效指标。而后,我们还应该基于前文的“以终为始”“趋势可及”“压制竞争对手”三个标准,确定这两个指标的目标值。至此,企业整体的人效标准就确定了,这是进行人效规划的起点。

下一步,自然需要对企业整体的人效标准进行拆解,得出每个业务单元,甚至每个业务单元中各个组织模块(前中后台)的人效标准。

这里的"业务单元"(business unit,BU)是指具有独立的财务权、人事权和决策权的组织建制。事实上,当组织里的某个部分具备了上述“三权”,就已经具有明确的企业属性,而非仅仅是部门,是以“打粮食”为第一要务。而业务单元内的“组织模块”(organization modular,OM),则完全是部门属性,是以"完成任务"为第一要务。

其实,要为各个"业务单元"明确人效标准(指标和目标值),几乎等同于为它们做一次人力资源战略选择。一方面,选择人力资源战略,很大程度上就是在选择核心人效指标。另一方面,只有明确了人力资源战略,窄口径人效和宽口径人效才最有可能得到提升。

从整体来看,人力资源战略选择与规划制定,应该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沿着各级业务单元向下分解。在"企业一BU一次级BU"这个链条上,我们的方法论可以反复应用(见图1)。也就是说,链条上的每一级都应该选择人力资源战略(定方向),都应该制定人力资源规划(分数据),都应该绘制有人力资源战略地图(找打法),都应该抓取出人力资源效能仪表盘(做监控)。

需要明确的是,对于企业或业务单元,自然有必要制定人力资源战略和规划,也应该确定宽窄两个口径的人效标准。对于业务单元内的组织模块,就没有必要“大炮打蚊子”了,可以直接确定两个口径的人效标准,而后跟进选用育留职能的行动。这相当于跳过了战略选择和战略规划,直接行动。

图1:XX集团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全景图

在这个庞大的体系中,人效规划显然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其决定了企业整体和各级业务单元的人力资源战略选择,是一切的起点。难怪,我们将人效看得如此重要。总的说来,人效规划的确定分为四个步骤。

步骤1:业务分类分级

要明确人效,首先应该对企业的各类业务进行分类。当然,如果你的企业经营的是单一业务,且未来也不打算拓展,可以跳过这一部分。

按照业务战略,每个业务单元都有明确的定位。据此,我们可以明确各业务所属“大类”,即该业务究竟是利润池,还是增长引擎?简单来说,利润池就是“为自己赚现在的”,最终体现在本业务的利润上;增长引擎就是“为其他业务作嫁衣”或“为自己赚未来的”,最终体现在其他业务的利润上,或体现在自己业务估值或市值上。而后,各业务都有其所属“级别”,这是设定人效标准的基础。
对于利润池业务,盈利能力(包括未来的盈利能力)决定了其级别。具体来说,有如下分级方式。
1. 按绝对量分级:按照各BU的营收或利润水平等规模指标进行分级,优势是简单清晰,劣势是可能并未考虑各BU的经营难度。
2. 按增长率分级:按照各BU最近一年的增长率或最近几年的复合增长率进行分级,优势是考虑了增长势能,劣势是有可能鞭打快牛。
3. 按竞争优势分级:按照各BU相对竞争对手的水平进行分级,优势是战略导向,劣势是获取竞争对手数据有一定难度。
对于增长引擎业务,不同的业务特点各异,确定其级别自然需要更复杂的技术处理。这里,我给出一个我原创的"增长引擎业务分类矩阵”(见图2),即按照收益性和不确定性两个维度,可以把增长引擎业务分为四类。

图2:增长引擎业务分类矩阵

1. 要塞业务:不确定性小,同时收益大的业务。这是企业经过验证打磨,最接近成功的业务,是通往“第二曲线”的必经要塞。对于这类业务,企业应该将资源全力投入,形成饱和攻击的效果。

2. 赌徒业务:不确定性大,但收益也大的业务。此时的企业像个赌徒一般,在这个业务上下注。但这里的赌徒并不是贬义,所有企业都需要以这种方式拥抱不确定性,这是"企业家才能"的体现。事实上,要塞业务往往也是从赌徒业务成长起来的。只是,应该控制好赌的范围。

3. 卫星业务:不确定性小,同时收益小的业务。这类业务不会对企业的母体造成太大影响,有点像是远方的卫星。对于这类业务,企业应该有佛系心态,控制好投产比即可。
4. 弃子业务:不确定性大,同时收益小的业务。这类业务无论如何计算都不划算,应该果断关停并转。
但是,上述的分类颗粒度还是太粗,需要加入一个新的维度——主业关联度,即这项业务与主营业务之间的协同效应。由此,我们可以将要塞、赌徒、卫星三类业务进一步分为六级。

一级:主业关联度大的要塞业务。

二级:主业关联度小的要塞业务。

三级:主业关联度大的赌徒业务。

四级:主业关联度小的赌徒业务。

五级:主业关联度大的卫星业务。

六级:主业关联度小的卫星业务。
主业关联度大,就是战略投资逻辑,除了看投资回报,还要看与主业的协同效应;主业关联度小,就是财务投资逻辑,完全看投资回报表现即可决策。五级业务是个关键的分界线,如果没有亏损,也没有浪费主业上的资源,可以保留,期待后续与主业产生协同效应。对于六级业务,则完全没有必要继续,要果断关停并转。
但从个人的经验来看,五级业务所谓的“没有浪费”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要设置一块业务,多多少少都会牵扯老板和管理层的精力。除此之外,开展这类业务也会浪费“兵力”。说白了,既然团队能把这个业务做到“小赚”,为什么不把它布置在更高级的业务里呢?这类业务对于企业的消耗,往往是“温水煮青蛙”,流连于这种生意的老板,还在做生意的加减法,格局小了。
有了上述的分级,就可以按照级别从高到低设置人效标准。在高级业务上可以容忍人效相对较低,这相当于在更有战略意义的领域饱和配置资源,加速把业务推入利润池。
步骤2:确定人效指标
不同类别业务的人效指标显然不同,即使在同一类别下,不同级别业务的人效指标也不相同。因此,确定人效指标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宽口径人效指标相对简单,重点在于如何确认窄口径人效指标。
一方面,要锁定产出的北极星指标(分子)。
对于利润池业务,关注的利润口径是不同的。从低级到高级利润池,我们关注的北极星指标应该依次为毛利、税前利润、净利、窄口径净利等。对于增长引擎业务,关注的产出口径是不同的,这个就没有规律可言了,具体业务具体分析。它们的北极星指标有的是用户数、有的是商户数,有的是营收,有的是交易额……换句话说,利润池业务由于业务相对成熟,产出是相对显化的经营业绩;增长引擎业务由于业务处于初生阶段,产出相对模糊,尤其需要深入分析。
我们会发现,在大多数的企业里,大部分业务只有经营员面的业绩预测(预算数),而这个数据并不一定是基于业务推导而来的,有的甚至完全是老板“拍脑袋”拍出来的。这可能让人惊讶,但事实就是如此。如果企业本身都很难确定业务层面的北极星指标,传统HR就更加无能为力了。
这里就有必要利用前面提到的“杠杆测试”原理,以便穿透这些次级或次次级的驱动指标,抵达北极星指标。显然,这又是一个必须要深入业务才能完成的工作,但新兴HR作为C3成员之一对此责无旁贷。
另一方面,还应锁定人力投入指标(分母)。
对于利润池业务。由于其已经走过了摸索期,业务运转比较顺畅,建队思路比较成熟,核心人才仓相对明确,因此,只需要沿袭过去的建队思路,核定宽窄两个口径的人力投入指标即可。对于增长引擎业务,由于其尚且处于摸索期,业务运转存在极大的调整可能性,建队思路也处于持续迭代中,因此,我们要对建队思路进行推敲,要明确核心人才仓、周边人才仓和次周边人才仓,这注定了增长引擎业务的人力投入指标相对复杂。
利用前面提到的“波段分析”原理,我们就可以找到合理的建队思路,锁定需要关注的人力投入指标。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需要下沉到业务单元的层级,制定建队思路可能更加复杂。具体来说,除了要符合企业整体的建队思路要求,以便获得企业层面的人才成长支持。还要符合企业对于该项业务的预期,能够支撑北极星指标的增长,更要考虑人才队伍的现状,具有调整的可能性。考虑到传统HR的专业属性,这项工作尽管复杂,但仍有巨大的发挥空间。
除此之外,有必要验证人力投入指标对于北极星指标的驱动作用。以便确定人效指标。
当北极星指标和人力投入指标都被确定后,应该能发现两者之间明显的被驱动关系,进一步看,还能发现选用育留职能注入之后的巨大的人效提升空间。如果没有这种明显的发现,那么,就有必要重新寻找分子分母来构造新的人效指标。
必须要认识到,如果仅仅是机械叠加两个指标,形成人效指标其实没有任何管理意义,这个指标自然也不能作为人力资源战略选择和规划制定的起点,勉强绘制的人力资源战略地图和效能仅表盘自然也不可能科学。
实践中,不少企业喜欢先把整个规划的流程走完,而后再来对版本进行迭代更新,这种做法也是非常错误的。人效指标,尤其是窄口径人效指标(核心人效指标)没有找准,就不应该把步骤往下走。基础错误的版本,根本不值得投入精力去迭代。
步骤3:确定人效目标值
当我们为每个业务单元确定了人效指标,接下来就应该为这些人效指标确定目标值。由此,我们需要对利润池和增长引擎划分级别。举例来说,即使两个业务都是利润池,都考核人均利润,但由于分属一二级利润池,显然。就应该为一级利润池设定更高的目标值。
人效目标值的设置,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1. 标杆基准法:选取一个优秀竞争对手进行对标(benchmarking)。
2. 目标逆推法:根据需要达成的战略目标,反推在人效上需要达成的目标值(见图3)。
图3:目标逆推法
3. 趋势外推法:根据过去人效的历史表现,推导到下一个周期的目标值(见图4)。如果是持续上升的指标,可以计算一个复合增长率并在此基础上做调整,也可以使用回归预测;如果是波动的指标,即没有明显的趋势,可以设定上限与下限值。取某个分位数据。

图4:趋势外推法

4. 内部博弈法:如果缺乏标杆数据、战略目标、历史数据,HR就只能在与业务部门打交道时,凭借感觉进行目标设置。并在收到业务部门的反馈后进行调整。从严格意义上说,这种方法有点不严谨,说白了就是“菜市场议价模式”,但对于初步实施人效管理的企业,总得有个第一期的数据,这种方法还是有其必要性的。
我们应该明白,无论采用何种方式进行计算,总会有人质疑这些目标值的准确性。合理的目标值是用数据喂养出来的,只有一次次地收集和应用数据,才能让目标值逐渐逼近真实。没有第一步,真实无从谈起。
另外,除上述方法外,最重要的是要考虑不同业务之间的"松紧控制”。比如,哪些业务要收效能,哪些业务要放效能?收到什么程度,放到什么程度?这就会反向拷问对于业务重要级和输出规律的理解了。
其实,各类业务之间的人效并不是孤立的,某类业务放松的人效空间,来自其他业务形成的人效红利。我把这些红利叫作动态余量(headroom),这个指标也可以理解为"富余的业绩"(可出让的业绩)。确定各个业务上的人效指标,就是在分配动态余量。直观来看,这边要放一点,那边就要收一点,总之,最后的总账要算得过来。到了这一步,就有点做投资的味道了。这里又有两种思路。
一种是稳健思路,以利润池的增量来计算动态余量,这是大多数企业的做法。这意味着企业认为,在增长引擎上能够放松的人效空间,主要应该来自利润池形成的红利。其计算公式如下:
动态余量=Min(人效优势空间,人效加速空间)+资本容亏
1. 人效优势空间:相对竞争对手的人效优势空间。企业的生存是基于竞争的,如果能比对手跑得更快,拉开了一段距离,就有资格减速放松一下。所以,相对竞争对手的人效优势空间,也就是企业可以放松的人效红利空间。
2. 人效加速空间:相对匀速发展的人效加速空间。按照企业一般的发展速度,人效水平是可以预测的。如果在这个数字的基础上有个增量,那么,增量就应该算是通过管理“管”出来的“加速空间”,也就是企业可以放松的人效红利空间。
3. 资本容亏:企业留存下来的利润,是"家底",在可控范围内拿出来容亏,这是完全合理的。
另一种是激进思路,以估值或市值的增量来计算动态余量,这是部分新兴企业的做法。这意味着企业认为,在增长引擎上能够放松的人效空间,主要应该来自其本身形成的估值/市值增长,以及企业愿意为此在利润池上放弃的利润。其计算公式如下:
动态余量=估值或市值增量人效空间+利润池补贴人效空间
1. 估值或市值增量人效空间:增长引擎业务本来有一个显性人效,但这个人效并不准确。将产出加上估值或市值增量,才是合理的人效值。所以,估值或市值增量实际上形成了一个人效红利空间。当然,这个空间存在的前提是,一级或二级资本市场会为增长引擎的非营利北极星指标买单。这种做法比较激进,未上市公司甚至被认为是toVC(风险投资)的商业模式,高度依赖金融环境。大量互联网公司以低人效来推动业务增长,其实也是这个逻辑。
2. 利润池补贴人效空间:企业将利润池业务形成的利润投入到增长引擎业务里,显然可以冲抵一部分增长引擎的人效指标。投入利润的多少,就在于企业的战略决心了。这个没有对错,只要客观量化出一个数值,就足以计算动态金量。
我们计算出了动态余量,就可以在不同的增长引擎业务上进行分配。主要的分配思路,就是参考前面的业务定级,考虑经营目标、历史趋势、竞争对手水平几个要素,为每个业务明确一个合理数值。初步确定增长引擎业务的人效后,还应该汇总计算,看看有没有超过动态余量。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动态余量不足,导致必须从利润池的盈利或估值/市值的增值上找空间,部署新的经营活动,并匹配人力资源的专业干预。当然,我更建议,老板应该严格按照合理的动态余量来铺排自己的野心。
步骤4:向内分解人效标准
当人效指标和目标值确定后,就应该做两次"向内分解":一是在业务单元内做“向内分解”,即将业务单元的整体人效标准分解到前中后台部门;二是在企业范围内做“向内分解”,即将企业的人效标准分解到企业中后台职能部门。下面,以业务单元的“向内分解”来加以说明。
对于前台部门来说,可以映射人效目标值。所谓“映射”,即指标相同,目标值微调。例如,业务单元承接了人均利润100万元的人效指标,那么,这个业务单元里的每个前台部门都应该在这个标准以上承接指标。
对于中后台部门来说,需要进一步拆解人效指标(指标和目标值)。所谓“拆解”,即指标不同,目标值新设,因为不同中后台部门在不同的专业上做贡献,它们不可能直接映射人效标准。这种拆解是基于每个业务或职能条线的特征,按照前台的人效指标要求进行的。
以研发部门为例,研发是一个流程,每个节点都应该是一个gate(研发门)。正规的研发管理,要求了过gate的时间,而过了gate之后,产品也就有了定级,例如,过gate之前是A级,过了gate后,有可能就变成S级了。那么,基于“时间”和“定级”两个要素,我们就可以模拟出研发的价值点数,人效指标自然就确定了。
而后,根据前台的业绩要求,又可以推演出研发部门的人效目标值。例如,前台确定了销售额,销售额被分配到了甲、乙、丙三类产品上,每类产品的研发需求也是明确的,那么,研发部门需要产出的价值点数就确定了。由于该业务单元的人效指标是确定的,而前台产出(销售额)又和研发部门的产出(研发价值点数)之间建立了代换关系,我们就可以初步推导出研发部门人力投入的目标值。
当然,这种推导可能有点粗暴,毕竟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团队现状,有的部门还有长期储备人才的需求。考虑这些因素,还应该对中后台部门的人效目标值进行适度调整。
在这一轮的人效标准拆解中,前台部门又有点像是相对明确的利润池业务,中后台部门则有点像是需要澄清的增长引擎业务。所以。重点还在于为中后台部门核定人效标准,这也是大量企业的难点所在。不少中后台部门坚持认为自己产出的专业价值很难衡量,但这个说法是站不住脚的。我的观点依然是:不能被挂上因果链,不能被经营结果验证的专业价值毫无意义。一个部门如果对于经营真正有排动作用,其经营价值必然能用北极星指标计量。
说到这里,我必须要坦诚地披露自己在实践中的一些观察——中后台部门已经被困在自己的“专业价值”里太久了。这和我对人力资源专业现状的批评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它们过度沉迷于“落地规则”的定位,极其容易走入“一刀切”的模式,而事实上,它们更应该深耕“输送资源”的定位,执着于创造效能(尽可能无摩擦地输送资源)。如果不把这个观念扭转过来,前台就始终没有“根”。它们不可能实现高人效。在这样的现状下,为各个业务单元分配人效标准,也毫无意义。

来源:本文节选自《人效管理》 穆胜 著,经机械工业出版社授权原创发布。

人效管理课程推荐

如果你想更加系统深度地了解人效管理,掌握各部门人效指标的设计方法,指标数据的分析与挖掘,以及差异化的人效提升策略,有效推动降本增效,驱动人效倍增,欢迎你来参加 “人效分析与提升”实战课程,线上训战班和线下现场班任君选择 ,课程内容非常体系、实战、落地,非常值得学习!

扫码回复“人效课程”咨询课程详情及报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吴开展:回归基本常识,价值为纲是绩效与薪酬的底层逻辑
年终绩效考核体系调整优化技巧
为什么企业大了,反而不赚钱了?
事实证明,高市值不是由韭菜驱动的...
商业指标NOI、NPI、EBITDA都是什么鬼?200%涨知识
ABB发布2023年第二季度业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