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月退休金5000元,已经超过了大多数老人,但这3件事千万别碰

最近有一位网友在后台留言,说经过2021年养老金上调后,自己的养老金终于突破了5000元,但总感觉养老金不够花,问我这样的养老金水平,在全国来说到底是什么档次?

根据人社部发布的《2020 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截止2020年底,我国领取养老金的参保离退休人员为12762万人,全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51301亿元。计算下来2020年职工人均养老金水平为3350元。而2021年养老金涨幅为4.5%,经过这次上调后,全国职工人均养老金增加至3500.75元。

如果你每月到手的养老金是5000元,已经远远超过了全国的平均值,就算是在西藏,北京、上海、青海等人均养老金水平高的省市,每月5000元的标准也不算低,如果养老金还不够花的话,先自查是否做了以下3件事:

第一,替子女还房贷

现在一套房子动辄百万以上,年轻人仅凭一己之力,根本无法在20多岁买房,现在房子跟婚姻和教育捆绑,没房就无法成家立业,所以老人就算掏空家底,也会给孩子凑够首付,甚至房贷都需要父母帮着还,一旦孩子习惯了啃老的恶习,就算老人退休后,也不能眼看着子女弃房断供,无奈之下只能继续帮子女还房贷,但是养老金是退休老人的唯一经济来源,补贴子女后,自己的生活就会非常拮据了,就算想要进入社会继续打工补贴家用,一方面是单位不会聘用这么大的职工,另一方面,退休老人还需要帮子女看孩子,没有时间和精力继续工作赚钱。退休老人无节制地帮助下一代,只会让自己的老年生活越来越艰难,还会助长子孙啃老的不良风气,可以说是百害而无一利。

第二,购买保健品

往往年纪越大,越关注健康状态,越容易被保健品机构忽悠,很多保健品夸大了产品的功效,宣称可以“包治百病”,但是保健品的说明书上明确备注一句话:本品不可替代药物。保健品非但达不到正规药品的治疗水平,甚至还有很多副作用。之所以会出现保健品,就是为了坑骗老年人的钱财,由于保健品频繁暴雷,甚至危及老百姓身心健康。近几年保健品机构频繁受到国家严厉打击,所以很多兜售保健的人员都是偷着在社区内租房子,或者有专门的销售人员上门兜售保健品,甚至谎称“医学专家”上门给老人看病,如果能精确地说出老人的症状,很容易就骗取老人们的信任,配合其他业务员偷偷给老人洗脑,导致很多老人对这些兜售保健品的业务员深信不疑,自己拿到手的养老金都给了骗子机构。

第三,盲目买理财产品

很多退休老人接触的新鲜事物少,提防意识薄弱,判断能力差,加之老人退休后不想成为子女的累赘,就会想办法增加家庭收入来源。现在不只是骗子机构,很多五大行和商业银行的业务员也会兜售理财产品,老人们看到是正规工作人员售卖,加之这些理财产品打着“低投资高回报”的口号,老人们非常容易心动,每月养老金到手后,就把大部分钱都投到理财账户,甚至为了不让子女阻拦,还偷偷去买,但是银行兜售的理财产品,大多是代销其他机构的,也存在很大投资风险,如果代销机构跑路,退休人员就要面临血本无归的风险了。

总的来说,每月5000元的养老金水平确实不低了,但是拿到退休金的老人千万别去做这3件事,否则有多少钱都不够你糟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退休老人注意,不能用养老金去做这4件事情,否则晚年生活没保障
你敢晒一下自己的退休金吗?
为啥每月养老金一发下来老人就取走?
关注养老金
要想晚年过得好,提前规划少不了!
60岁以上老人靠什么生活养老?这三种方式比较靠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