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正月十五闹元宵

文 原创  图  来自网络。在此致谢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正月十五闹元宵(上)

“正月十五闹元宵,大街小巷真热闹。大红灯笼高高挂,扭秧歌来踩高跷。”这是元宵节热闹场景的真实写照。

元宵节,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又称上元节、元夕灯节,时间为农历正月十五。古人称正月元月,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元宵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比较认可的说法是:汉武帝有个宠臣叫东方朔,为人善良、聪慧。有一年春节后,东方朔去后花园为皇上折梅花,遇见一个美丽的宫女哭哭啼啼要自杀。原来宫女叫“元宵”,自从入宫后就再也没见过父母,思亲心切,又觉得不能尽孝,就想一死了之。

为了却宫女心愿,东方朔就想了个办法,让汉武帝在长安城举行灯会,允许百姓进城逛灯,命宫女“元宵”做汤圆上供火神君。这一天全城的百姓都来了,其中也有“元宵”的父母,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灯笼,以为是女儿做的,就高喊着“元宵!元宵!”终于一家人得以相见,共享团圆。这一天正是农历正月十五,从此正月十五吃汤圆、挂灯笼的习俗就保留下来,汤圆也被人们称作元宵。

俗话说,不出十五总是年,元宵节作为整个春节的收尾,节庆活动历来都隆重。各地元宵节习俗不同,归纳起来大致有闹元宵、闹花灯、猜灯谜、放烟花、舞狮子、踩高跷、跑旱船、扭大秧歌等。这些习俗都离不开一个字“闹”,尤其元宵灯会上,月光辉映着灯光,锣鼓声、叫卖声、欢笑声、鞭炮声不绝于耳,怎一个“闹”字了得!

如今,虽然很多传统项目不那么被重视了,这两年的疫情更让人难以“”得起来但很多农村还是要扭秧歌、踩高跷、舞狮子的。前年正月十五沿环长城旅游公路去玩,在董家口西面的城子峪村就看见一个颇具规模的秧歌队,老老少少化着妆、穿着戏服,扭得那叫一个带劲!听旁边看热闹的人说,城子峪的秧歌和高跷从大年三十开始,一直要持续到正月十八呢。

正月十五元宵,在我国由来已久。元宵是一种雅俗共尝,甜而不腻,脍炙人口的民间小吃,最早叫浮元子”,现在一般北方叫元宵南方叫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果仁、枣泥等为馅,糯米粉为皮,外观呈圆形,只不过北方”出来的、南方出来的现在的元宵馅料更是多种多样,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元宵的吃法也很多,可汤煮、油炸、蒸食吃起来黏黏糯糯、香香甜甜,又有着团团圆圆甜甜蜜蜜的美好寓意

正月里来正月正,家家户户挂红灯”,元宵节也称灯节民间有挂灯、打灯、观灯习俗又称送灯盏原系一项祭神祈福活动南北朝时,元宵张灯渐成风气有的朝代,比如唐朝还把元宵张灯为法定之事。元宵灯会通常在正月十四夜便开始试灯,十五日夜才为正灯”。灯节有长有短,最短的汉代,只一天时间,最长的是明代,正月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夜里才落灯

每年正月十五,各地都有丰富多彩的灯会活动,在专门的区域内,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人们携家带口、成群结队而来,逛灯、赏灯、闹灯,把春节期间的娱乐活动推向最高潮唐代诗人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描绘了灯月交辉,游人如织,热闹非凡的元宵灯会场景

崔液的《上元夜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诗里虽没有正面描写元宵盛况,却蕴含着十分欢乐愉悦热烈熙攘的气氛还有诗人范成大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影灯戏。诗中的影灯走马灯

大词人辛弃疾更是留下了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颂元宵盛况之词古传诵。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话说''元宵节''
上元节
2019我们的节日·读诗去/元宵小辑
元宵节的传说:吃元宵习俗因宫女所起
为什么元宵要猜灯谜?这些元宵冷知识你知多少?
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