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芈月为什么能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太后,看看这几点就明白了

一个人能成就多大的事,取决于他的眼界和思维。

看完《芈月传》最大的感受就是,难怪芈月能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太后。她从小的思维就与众不同,她总能从一件普通的事情上看到问题的本质,考虑到国家层面上,这就注定了,只要给她舞台,她就能成就一番卓绝的事业。

芈月小时候,楚王商给她讲楚国的国宝和氏璧与随候珠的故事,一般人听到这两个故事,都会把注意力放在这两件宝贝上,毕竟这是两个无价之宝,可是芈月想到的是两个宝贝对于楚国的意义。

”文王宣扬卞和之事,奉和氏璧为国宝,是为了招贤,儿似乎懂了。和氏璧是招贤,那随侯珠是不是说,我楚国很强大呢?随侯珠原是随国的宝贝,我楚国却灭了随国,将宝贝抢了。夸示随侯珠,就能让人想起我们大楚有多厉害!“

芈月的一番话让我们也明白了,宝贝之所以能称为宝贝,不是它本身多宝贝,而是背后的价值和用意值得深思,才成为宝贝。

多年后,芈月已经成为秦国太后,听到和氏璧在赵国,立即遣使入赵,要用秦国十五城换赵国的和氏璧。

我们在小学课本上都学过完璧归赵的故事,感叹于蔺相如的机智和勇敢,可是在《芈月传》中只是芈月用来试探赵国的军事实力的,并不真的打算用十五城换和氏璧,也不打算强要了赵国的和氏璧。

如果赵国真的拿和氏璧交换秦国十五城,就泄了底牌,说明赵国没有与秦国一战的底气,那么秦国就摸清了赵国的实力。

一块和氏璧,别人看到的是它本身的价值,而芈月看到的却是它代表的意义和价值,甚至是利用它制造价值

芈姝出嫁秦国时,迎亲队伍进入上庸城时,看到驿丞一手拿笔一手拿竹简,站在甘茂面前认真的核对着道:“贵女六位、女御十四位、内臣六位、家眷十人,奴仆四十人,入住驿馆,护卫两伍安营驿馆外,其余人等扎营城中各处……”

孟昭氏低声道:“哼,一介小吏也敢对将军和未来的王后诸多为难,秦人真是尊卑不分。”

见孟昭氏这般说,芈月倒叹了口气道:“看来商君之法果然厉害,便是在秦国的边城都得到如此严厉的执行,连甘茂这种桀骜不逊的人都要遵守,果然严整。”

同时女儿身,思想不同,看问题角度也不同。孟昭氏一个普通的闺阁女儿,关注的自然是衣食住行,首饰发型,贵族出身,看到的就是尊卑上下。芈月从小跟随楚威王身边,一向关注的是政治,各国的情势,她看到的就是法度、执行度

芈月成为秦国的掌权者后,一直推行商君之法,就是因为她从商鞅变法中看到了对君王的有利一面,看到了强大秦国的益处。

义渠王带领义渠男儿绑架芈姝,错绑了芈月,回程路上,经过一个关隘,义渠男儿与秦兵交手,刚开始纪律严明的秦兵占了优势,可是瞬间战场发生了变化。

义渠军中鼓声顿起,义渠骑兵忽然发动急攻,箭如雨下,同时骑兵手挥马刀向秦兵急速冲刺而去。骑兵冲向兵车之间的空隙处,刀锋横扫而过。部份砍翻御戎或者弓士,部份砍在甲士的盔甲或车右的盾牌上被挡回。然而这一排骑兵头也不回地跃过兵车,后一排骑兵继续冲上又一波砍杀。几轮过去,兵车上的秦兵伤亡殆尽,义渠骑兵对剩下的步兵进行砍杀。秦国大旗倒下,剩下的残兵慌忙退回城中。

芈月见转眼之间,强弱易势,只惊得目瞪口呆,整个人顿时手足发冷,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车战已亡,骑兵当兴;车战已亡,骑兵当兴!

芈月心里头骤然升起一个念头,若能够以秦人兵甲之利和军容整肃,加上义渠人的骑兵之术,那么只怕就凭这数千骑,亦是可以纵横天下了。

仅仅这一战,芈月立即看出来车战和骑兵的优劣,对未来战局有着准确的分析,如此敏锐,又如此聪明。这就让我们明白,从一件事情中能总结出经验,或者对自己有启发,并且善于启发自己的灵感,才是能过最好的人生,而芈月就是这样善于总结,善于启发自己的人

芈月与义渠王结婚,义渠骑兵也跟着义渠王到了咸阳,但是义渠男儿在草原上无拘无束惯了,到了咸阳不能遵守秦法,以致于从朝堂到市井,所有人都对义渠人有意见,两方剑拔弩张,大有再次分裂的架势。

对此樗里疾都坚决要芈月处置义渠人,可是芈月看到的却是义渠骑兵的优势,她要训练自己的军队,自己的骑兵,就需要义渠人当教练,没有义渠人,她就练不成自己的军队。她相信,秦人的兵器,秦人的弩箭,与义渠的骑兵结合,必将所向无敌。

这个想法并不是芈月此时才有了,而是很早之前,被义渠虏走的时候就有的,只不过现在有了机会,有了能力,要把这样的想法付诸于行动,变成事实。

芈月提供义渠人足够的粮食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去南征北战,去统一草原,并且让魏冉带领秦国军队与义渠一起征战,就这样几年时候,芈月有一支自己的骑兵,真的是所向无敌。攻韩、攻赵、攻魏,攻打楚国,灭了楚国的郢都,这样的战绩,历代君王没有几个人有这样的成绩,可芈月做到了。

赢稷去往燕国当质子的路上,芈月陪同,从秦国进入赵国时换了车辆,从赵国进入燕国又要更换车辆。这让芈月好奇,当年随芈姝嫁入秦国换车,便觉得有些奇怪,只是那时候与甘茂不合,不好打听,后来又遇义渠伏兵,经历各种事情,直至脱身,入了秦宫,便也无心问起。

这次去燕国,又遇上此事,就不免将心头疑惑向赵胜问了出来。

赵胜不以为意,笑着解释道:“芈夫人真是细心。您看这一路行来,有些国路上就有木条铺成的轨道,马车载了货物,在特有的轨道驰行,便能事半功倍。”

芈月曾随着秦王去过墨家工坊的人,当下微一沉吟,便道:“妾见识浅陋。依我看,恐怕是因为列国之间战事连年,这种轨道在战时运送大量辎重,尤其方便。但自己方便,也要给对方造成不便,所以列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跟他国不一样的轨道。公子,我说得对吗?”

芈月一下子能从这样表面的现象,联想到战争原因,能从表象看到本质,看到各国的目的,各国君王的真实想法,真是太了不起了。

同样一件事,芈月总是能想到问题的本质,并时时思考应对之法,那么某一日遇到同样的情况,需要解决时,自然会有应对的办法。

芈月每次思考问题的时候,都会站在一个很高的层面上,甚至站在君王的角度考虑问题,久而久之,自然就有君王的思维和眼界。

我们常说,你把自己放在什么位置,你就是什么样的人。

芈月把自己的放在君王的位置上考虑问题,那她最后成为秦国的实际掌舵人,也就毫不奇怪了,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太后,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说明:本文写的是《芈月传》小说原著,可能会与电视剧稍有不同,图片来源电视剧剧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芈月传第79-81
【长安万年】之一百零八:完璧归赵,从和氏璧到“传国玉玺”的传奇经历
芈月传:芈月与黄歇私会被捉,命悬一线,看她是如何为自己辩解的
她是中国史上第一个垂帘听政的美女,也是一位著名的外交官!
此女从一个侍妾宫女,最终成为了一国主宰,死前竟让情人为其殉葬
和氏璧的由来和历史典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