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来北京各个景点含着不同人的信仰和执着

清明小长假,北京各个景点都是人山人海,拍出的照片都找不到主角,最夸张的是,玉渊潭公园根本无法拍,人实在太多了,拥挤着往前走,人比樱花都多。

我已经好多年没有在节假日去挤北京的景点了,今年表姐刚好在清明节前来北京,我这里作为老家在北京的办事处,当仁不让地要带她各个景点逛逛。

我问表姐,她想去哪些景点。

她说,她要先去长城。

我以为她会说故宫,天安门,颐和园、圆明园,这些地方都是外地游客必逛的景点,可是她却独独选了长城,这让我觉得有点意外,又有点情理之中。

作为老家在北京的办事处,我这些年接待了很多人,父母家人自不必说,亲戚朋友,邻居,还有同学,每有人来,我总是充当临时导游。

这么多年下来,我发现一个特点,那就是不同的人,首选的景点虽然不同,但是却和自己的年龄,或者文化层次,或者生活背景有着某种联系。

我在北京工作后,第一拨来北京的是我父母,他们来北京除了看我,最主要是奔着毛主席纪念堂来的,他们对故宫、天安门、颐和园这些景点的兴趣远远低于瞻仰毛主席。

我当时很不理解,因为我们一起来北京的大学同学,公司同事,认识的年龄差不多的朋友,没听说谁专门去瞻仰毛主席的,倒是很多人专门来北京看升国旗。

可是父母有这个心愿,就必须帮他们完成。

记得那天早晨,我妈早早就起来了,五点就起来了,平时都是六点多起床的,然后叫我起床,带他们去天安门。我当时起来时有点嘟嘟囔囔的,起这么早干嘛,四十多分钟就到天安门了,又不用排队,干嘛那么急。

事实证明,我妈是对的,我们到达天安门时,毛主席纪念堂前已经排了长长的队伍,有点出乎我的意外,我没想到会有那么多人。

因为进去的人,只能带着身份证,其他手机、包都不能带,于是我在外面拿包,等着他们。

在外面等的时候,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排队的老年人居多,还有人是坐着轮椅的,而在外面拿包等人的年轻人居多,大多都是和我一样,带着父母来的,父母进去了,儿女在外面看包。

那一刻,我突然觉得我们和父辈之间差着什么,看着肃穆的队伍里,有一位头发花白的奶奶无声地流泪,突然有点感动。

当我看着我妈瞻仰毛主席后走出来,泪眼丝丝的样子,有一种敬仰在心底流动,被我妈感动。

她们瞻仰的不仅仅是毛主席,而是她们的信仰,她们心中的执着。

我妈他们那一代人,吃过苦,受过罪,毛主席带领他们过上了好生活,他们从心底里感激他,崇拜他,把他当成一种信仰来膜拜,更当成一种偶像来崇敬。

他们来到北京,瞻仰毛主席,那是实现他们心中的夙愿,他们用最淳朴的方式来表达感激、敬仰之情

舅舅家大表哥有一年来北京出差,只有半下午的自由时间,他首选去看一看清华园。

我记得那天他给我打电话时,已经下午四点多钟了,不过我就在清华附近上班,倒不远。我们在清华科技园里面碰面,还有表哥的一个高中同学,几个人喝了一杯咖啡,表哥的另一个同学就到了,然后我们徒步去找清华园。

大家知道,清华大学很大,从东门到西门有几里地吧,走着过去要很长时间,我们几个人就那样走着去。冬天的天黑得早,那时天已经黑了,我们几个对清华都不熟,基本上属于边猜边走,感觉不对了再问问路那种,我们一边问一边走,走到清华园那个大门前时,天已经完全黑了,路灯都亮起来了。

我当时已经走得没劲了,可是表哥兴奋得不得了,足足在那里拍了半个小时的照片,各个角度,各种姿势,拍了好多,那是我第一次发现男人认真拍起照来好可怕

表哥是八十年代的大学生,那时清华是他的梦想,可是天不随愿,他只考了一个本省的大学,于是清华成了他的白月光,特别是清华大学古老的清华园那个大门,更是成了他的信仰,即使不能来上大学,也要有机会亲眼看一看

好像看一眼清华园,就完成了自己的夙愿一样,心中再无遗憾。

大学一个宿舍的老五毕业后去了柳州工作,她第一次来北京,是半出差半旅游。

她来北京的任务完成之后,我带她逛北京,她首选的是天安门、故宫。

老五在上大学时,最喜欢看的书就是各个朝代的后宫嫔妃传,我爱上历史绝对和她有关。

她每次借来各种后妃传,看完之后都要发表一番感想,我作为她的下铺,必须听,要不然晚上别想睡觉,久而久之,受她影响,我也开始看后妃传,然后两个人再在一起津津有味地讨论。

她首选故宫,我一点都不奇怪。

作为喜欢后妃传的我,第一次来北京面试,一大早在北京南站下车,到公司面试后差不多中午,晚上七点多回洛阳的火车,中间这几个小时的空档,我第一次游了故宫。

两个对清宫后妃非常熟悉的室友,把东六宫、西六宫细细地转了一遍,每到一宫,都要谁曾经住在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说得热火朝天,不亦乐乎。

我们俩一大早就进去了,直到故宫快关门了,才恋恋不舍地离开,能找到一个臭味相投的朋友一块逛故宫,真是太爽了,太过瘾了。

那是我这么多年,逛故宫逛得最愉快,最投入,也是最尽兴的一次,之后又去过很多次,都是陪逛,走马观花似地走一遍,没多大意思。

虽然这些年,我每次看明朝、清宫的历史后,都要去一次故宫,但是再也找不回我们一起逛故宫的感觉了。

我们逛故宫,除了看建筑,更多的是对那些建筑里曾发生的故事感兴趣,那是对一种文化的痴迷和信仰,或者说是一种执着

后来又接待过几个哥哥,他们首选都是长城。

清明节之前来游玩的表姐,也是首选长城。

他们有的是奔着“不到长城非好汉”来的,他们对中国这个浩大的工程感兴趣,想要看一看它是什么样子的。

表姐说,她听了很多次孟姜女哭长城,她就想来看看。

无论是哪种理由,都是某种文化的熏陶,让他们对长城感兴趣,所以才来的。

我也接待过几个十多岁的侄子侄女,他们来北京,不是动物园,就是欢乐谷,玩是他们来北京的主旋律。

几年前,高中同学来北京,他是带着女朋友来北京玩的,既不去故宫,颐和园,也不去长城,人家就来看看国子监,然后各个名人故居挨个来一遍,然后就回去了。

我当时问他,你来北京为什么不去其他景点看看,他说,哪有什么好看的,不是树就是花,再就是石头,这些东西老家都有,那些花开得比北京的花还好看,石头也只是摆放的不一样罢了,没啥看头。

后来想一想,他说得真对,石头嘛,从北京搬到南京还是石头,花嘛,在哪都一样。

北京,只要一到节假日,各个景点都是人山人海,我一度以为大家都没事,放假了出来逛逛,散散心。

这两天梳理了一下我曾经接待过的那些亲戚朋友家人,发现他们来北京游玩,很多并不是单纯的游玩,而是带着某种信仰,某种文化,某种执着来的,他们不单纯看景,更多是看背后的文化,背后的故事,或者是完成他们自己的某种心愿。

原来,北京的各个景点,包含着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文化层次人的信仰和执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京天安门三公里范围29个景点攻略,10条一日行路线攻略
春游北京
京城记
“出逃一周”的自己
北京(一)--故宫1--天安门
北京故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