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又是一年高考时】年轻正当全力以赴

又是一年高考时

文/谨方

再过一个星期就高考了。


上午我去高中教学楼拍照,透过高三年级虚掩的教室门,我看见同学们心无旁骛、埋头备考。


楼道内文化墙上是恩师鼓励的话语。有一位老师这样写道:“从来不是让你将高考当作一次改变人生的决定,而是让你在足够年轻的时候体会一次全力以赴。”


“年轻正当全力以赴”,此话够经典。


看着眼前这一张张朝气蓬勃的脸,他们正在为自己的理想踔厉奋发。触景生情,我想起了自己的高三。

25年前的那个六月,天气很热,窗外,知了在树上没完没了地歌唱,直聒人的内心。


教室内,莘莘学子挥汗如雨没完没了地刷着题。


那长长的考卷,永远也做不完的习题伴随我此后多年的梦境。


冷不丁班主任张老师那双鹰一样的眼睛出现在后窗户上,让人如芒在刺。


随即一个低沉声音传来,××同学,左顾右盼要咋的?熬不住就和你嫂子回去喂猪吧!


种地、掏大粪、养猪这几件事情,都是班主任手中强大的杀手锏,不论他何时何地抛出,都能刺激学生疲惫的神经、提振学习的士气。 

因为那时,班里大多数同学来自农村,我们最渴望的是摆脱农事和土地,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奔赴美好的前程,所以高三每个人都在全力以赴。
三更灯火就起床背诵者有之,午休时偷偷溜进教室学习有之,熄灯铃响后依旧在路灯下看书者有之,放假继续留校复习者有之。
豆豆同学是班上最刻苦的同学之一,经常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看书。她家里条件不好,她的学费是在城里打工的三哥资助的。
她说,如果今年考不上大学就再没读书的机会了。
 
 

对于同学们的行为,张老师提出严厉批评,他多次警告大家要遵守学校制度,要注意劳逸结合,苦干加巧干。


班上确实有天资聪明,善于巧干者。


侯军同学经常和我们分享他的“侯氏定理”。这种方法可以轻松解决物理机械守恒定律应用中,“固定悬点小球摆动问题”,同学们把它称作“极端解题法”。

班上有两个叫志红的女生,一个侯志红,一个李志红。两人比班上同学都小一岁,不仅天资聪明,且人样好、性格好,典型的“情智双高”型。侯志红从不搞题海战,总是翻来覆去看例题,划思维导图。李志红从不熬夜,动脑多于动手,喜欢研究高考真题。她身体不好,每每生病请假就是一周半月。这俩个宝贝每次考试都独霸班里的前两名,俩人轮流作东,无人能撼动。


 我们的黄金时代


王小波在他的《黄金时代》一书的扉页上写道:“那时我们很年轻,想吃、想爱,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


年轻的我们确实想吃,却没有人刻意在吃穿上讲究过。


早餐小米饭,午餐大米饭或刀削面,晚餐小米粥,菜是亘古不变水煮白菜豆腐。一日三餐都能吃饱,一周有一次肉,同学们已经很满足了。


从来没有学生抱怨过食物单调,更没有家长投诉过饭菜质量。不论对于学生还是家长,能考入全县最好的高中已经是至高荣誉了。


校服一年一身,旅游鞋一年两双。班上有官二代的同学,像文君、晨江同学,他们从未炫耀过自己殷实的家境,倒是逢年过节常给住校的同学带来水果、糕点。


班里没有穿类似adidas、kappa、nike摆阔的同学。偶有一二,而学习又不上进的话,会被看做异类,早被班主任请去“喝茶”了。

今天的学生如果以“时代不一样,需求不一样,品位不一样”来解释我们的青春,未免有些牵强附会。


一样的花季年龄,一样的青春韶华,哪个时代的青年心中不是燃烧着理想之火。


张萍是个女生,却是男孩子性格,每天和男同学打闹在一起,她的理想很明确,考土木工程系,当个工程师;芳儿英语学得很好,她的理想是做一名同声翻译;侯军文理兼容,一边研究“侯氏定理”,一边临摹国画,他的理想是成为设计师或山水派画家;闫丽的父亲是外科医生,她想成为一名医生。

受三毛作品的影响,我的理想是万水千山走遍,做一名自由撰稿人,当然身边要有像荷西一样的灵魂伴侣。


我的妈妈对我的理想不屑一顾,她让我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且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说:“生存是第一位的,女人要将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的手里。”日后的生活证明她老人家的话是绝对真理。

有不切实际幻想的不止我一人,学习苦了,累了,成绩老不见起色的时候,几个好朋友聚在一起异想天开。


闫丽说,学习很累哈,像玛丽莲.梦露一样当个好莱坞明星多好,做封面女郎,享众星捧月。不刷题、不考试,不坐冷板凳;海凤的想法更离谱,想坐火箭上天,做月亮里的嫦娥;王帅同学和班上一名女生交往密切,班主任已请双方家长来校谈过话了,俩人的理想是都上哈工大,然后出国留学。




人间虽然有情痴,此事总关风与月。


高考还是如期到了。侯军同学如愿以偿考入东南大学设计专业,两个志红考入名校,豆豆同学顺利考入四川一所大学,王帅和他心仪的女神一上大学就分手了。

在那个高考不到20%达线率的教育背景下,许多同学或因不达线,或因专业不合适选择来年复读,闫丽、芳儿、张萍和我均在此列,复读一年的苦累、煎熬且不必说,自是一番沧桑。


高考过去多年,再回首已是一樽还酹江月。当年一群轻狂少年已是人到了中年,在人生的大考中,每个人都交上了不同的答卷。

侯军大学毕业后,放弃设计专业成为了一名儒商,足迹遍及亚、欧、美大陆;李志红今天已经是中科院博士生导师;侯志红成为首都一所中学的物理教师。


当年家境贫寒的豆豆同学,整个大学是靠助学金和父亲养羊、卖羊上学,她今天任职北京某建筑专科学校。


萍如愿以偿成为建筑师,芳儿没有成为同声翻译,如今她是一名普通的公务员。

当年幻想成为电影明星的闫丽,医学院毕业后嫁给了当市长秘书的男友,今天她是官太太了。


那时渴望坐火箭上天的海凤如今成为航天人。每次卫星发射坐在航天中心第一排唯一的女性,她是大校军衔,她用自己的努力实现了航天梦。


我,年轻时渴望诗和远方,但未能如愿。大学是新闻专业,后来成为一名记者,再后来转行到了一所民办学校。不论何种职业,我一直没有停止观察、没有停止思考和写作。


世事如风吹过,我的高考已经过去25年。

一路走来,我一直认为高中是我生命中最辛苦、最畅快、最难忘的一段时光。我性格中的吃苦精神、自律意识、意志品质……凡此种种都在高三得到滋养、砺炼。

“从来不是让你将高考当作一次改变人生的决定,而是让你在足够年轻的时候体会一次全力以赴。”借用高中老师的这句话送给即将奔赴考场的高三学子。以此共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主题班会记录
高三班主任寄语(整理)
【带着满满的祝福,高高兴兴去考试】兴仁一中2017届班主任毕业寄语
凝聚每份爱 点燃颗颗心
回忆科布尔中学(上)
老班与学海晴空的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