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度自恋的人没有得到父母的报持

       一个人为什么高度自恋,是因为他的力比多没有投注的对象。人攻击力和力比多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攻击力的释放有低级和高级之分,如婴儿咬妈妈,揪妈妈头发,小孩摔东西,打人,这是低级原始的释放攻击力。高级象征化的释放攻击力的如考试考高分,竞争中取胜。力比多最初指性欲性冲动,现已扩展为一个人求生存,寻求快乐和逃避痛苦的本能欲望,力比多是一切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源泉。原始的力比多可能通过协调,合作,友谊,爱情和婚姻等形式去升华,升华后的力比多就是爱。

       客体关系之父费尔贝恩认为,每个人的原始需求是寻找关系,这种需求比本能的满足更加迫切。比如对婴儿来说,妈妈的无回应婴儿就有不存在感,会引发自恋暴怒,没等长大就已出现很严重的心理问题,无回应之地即是绝境。当一个婴儿渐渐长大,长大的过程如果攻击力没有一个投注对象,也会出现心理问题。当一个人的攻击力无法向外投注,就可能患上抑郁症,进而攻击自己,严重的会自杀,对自己最高级的攻击是自杀。如果一个人力比多没有投注的对象,就会引发他的自恋,严重的会形成自恋型人格障碍。健康的人都会为自己的攻击力和力比多找到一个投注对象或象征化的投注对象,这样的人会呈现一个健康的人格状态。

       当一个人还是婴儿时很少得到过父母真正的共情性回应,或经历过过多的情感剥夺,甚至是父母不仅没有抱持住孩子,反而因孩子的哭闹变得焦虑,甚至是攻击婴儿,这时婴儿如同被撕裂成碎片,存在感是支离破碎的甚至有不存在感。当然我们所有人接受的养育都不可能是最理想的,但低质量的养育真的会给一个人带来不可逆的创伤。比如哺乳,哺乳是一件神圣的事情,妈妈哺乳时会把情绪无意识传递给孩子,妈妈应保持觉知不应把负面情绪,应付,勉强传递给孩子。如果把哺乳变成一个工作,像交差一样感觉很烦,孩子会觉得自己不够重要,认为自己是多余的。

       婴儿透过妈妈充满爱意的注视才能确认自己的存在,从妈妈眼中照见了自己。母子的凝视是全然的能量灌注,婴儿无法把妈妈当作一个独立的人来经验,而认为妈妈是自己的一部分,即婴儿的自体客体。婴儿需要全能自恋的满足,如果一个被照顾的很好,这就满足了婴儿的全能自恋,他会认为自己是无所不能的,满足婴儿的全能自恋是一个人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础。如果一次次错过婴儿要跟妈妈肢体眼神交流互动的渴望,孩子的玻璃心会碎的满地都是,孩子的存在感会碎成一堆无法粘合的碎片。 孩子可能会发展出一套自救方案,夸大自己的能力,骗自己不再需要乳房,厌倦乳房,会形成假性独立,他会把对妈妈的恨投射到以后的人际关系中。

       当一个人在婴儿期全能自恋没有被满足,他的个体发展或说心理年龄停滞在全能自恋阶段,停留在儿时,他会用攻击,讨好,撒泼,打滚等孩子气来求关注,他会把握不住情绪和情感的尺度,会伤己伤人。因为没有得到妈妈的很好的抱持,在以后的关系中也投注不出能量给别人,因为他的心理发育水平没有到客体水平,所以也无法在情感上意识到别人的存在。这样的人就是高度自恋的人,他人就是自恋者的自体客体,他们把他人体验为自己的一部分,对待他人就像他支配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一样。他们无法把别人体验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缺乏同理心和共情能力,更看不到别人的情感,意愿和需求。他们从自己的幻想出发去操控一切,并在幻想受挫时第一时间攻击指责别人,发泄情绪让别人承受。

       高度自恋的人因为没有得到父母的报持,小时没有力量反抗伤害,成人后有力量了就会通过指责和虐待伴侣和孩子来象征性的满足自己的攻击欲。在亲密关系中童年没有得到抱持的痛苦常会推动着自己把对爱的渴求通过否定对方攻击对方的形式来展现。被攻击者真的会感觉自己毫无价值,糟糕透顶,当然当孩子不符合自己的自恋幻想,也会操控,绑架甚至攻击孩子。无论伴侣还是孩子,都被自恋者寄生和精神吸食。他们像个活死人,他们冷若石雕,经常出神,他们一直活在固定的程序中,任何超出他们程序预设的事情都会伤害到他们的自恋。他们没有主体性,他们自体太虚弱,所以一直幻想有一个强大的客体可以拯救自己,他们的人生缺一个主子,他们的幸福感取决于遇到一个什么样的主子。他们可能会有羞愧,因为这样可以指责别人推脱责任,他们绝不会内疚,因为他们从不认错和道歉。

       当不符合自己的自恋幻想,他们就呈现巨婴的状态,他们会摔手机,砸东西,会打电话给长辈告状,会威胁恐吓对方。他们会纠结事情的对与错,会道德绑架人,会侵犯别人的边界,就是没有爱的能量的投注。他们嘴巴很毒因为心里很苦,他们五官可能周正,但眉眼里有戾气,鼻翼会局促。他们像一个孩子,活在全能自恋里,在关系中永远是嗷嗷待哺,在关系中永远是嗷嗷待哺是反人性的。遇到高度自恋的伴侣尚可逃离,遇到高度自恋的父母真的是孩子命运的悲哀。他们掌控着孩子的人生,看不见真实的孩子,吞噬着孩子的自主意识,侵犯着孩子的边界,吸食着孩子的生命能量,他们像鬼一样附体孩子。孩子被动的学会了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察言观色。孩子懂事有礼貌明明是迎合父母,自恋的父母却沾沾自喜的以为是孩子情商高,还自以为是的自我感动。

       无论有没有得到过父母的抱持,无论你是那个不被期待出生的女儿,还是被精神阉割的儿子,去哀悼这份丧失,否则家族命运还会轮回。不耗精力在改造对方身上,也不为了让别人改变做自我改变,彼此改造是对能量巨大的消耗。带着觉知去创造自己的人生体验,去触碰真实的自己,看见真实的伴侣和孩子。放下是非对错,给家一点温度,注入一点能量,当你能为自己遮风挡雨,自然会有人愿意与你同舟共济,记得万物生而有翼。【稻生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消失的爱人》精神分析影评
温尼科特理论的客体关系理论之“真我与假我”
婴幼儿0
自恋:让爱生恨
幸福感不是全能感,而是安全感
一个孩子的自卑,是如何养成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