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听话的孩子怎么不听话了呢
       

       这个中秋节假期我过的不那么高兴,反而很纠结,我想分享一下我的感受,这样的感受很少有人会触碰,因为它涉及人格,人性,很扎心。不管别人怎么看我,我还是想要分享一下。
       

       阴历8月14日一早我起床后想坐下吃饭时,爱人说你有点数吗,明天就8月15了,还不该干嘛的干嘛啊。我说有嘛可干的啊,假期不就是休息高兴玩吗,爱人生气了,她说不该串门去送送东西吗。我说今年我不想去七大姑八大姨那里串门了。爱人说我要去看我姨和姑,我说你愿去你去我不陪你去。之后这一天多是冷战后转为热战,一个中秋就在沉闷阴郁的气氛中度过了。
     

       说到节日串门,每年有两次,一次春节,一次中秋。大多数中国人都会在这两个节日的前后带着礼物去姑娘姨舅家去坐一下。结婚这二十年来我们也是这样做的,可我今年就是不想去走亲戚,我想一年去一次还不行吗。一个节日需要走动的近二十家,也许是我中年了认怂了,不愿支出这一部分开支,我承认有经济压力,拿东西少不愿去串门怕没面子,拿东西多也真的有压力。每年的过节和两个假期是经济压力最大的时候,也是我家为钱争吵最多的时候。我一想自己的日子都这么拮据,别人也不缺你这点东西,就别死要面子活受罪了吧,可爱人不干啊,不让别人说不是,一直以高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一直以老大姐的身份起模范带头作用。
       

       其实以前的我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自从我上班发了工资后,无论多少,每年两节我都会打肿脸充胖子的去打点亲戚,虽然我不是老大,但在这些表姐弟,表兄妹里是大人眼中最孝顺的。以前我享受着这样的表扬,现在我不想做表率了,不想再维护听话懂事孝顺这样的人设了,我想自己解套这样的人设。为什么呢,是我变了吗,自私了吗,也许是。这里面涉及人格,人性,界限,看完再拍砖吧。
       

       一个孩子会很听话是与他的成长环境有关系的,比如我,因为我家是我们姐弟三个,都相差两岁,我小时候是在爷爷奶奶家长大,也算是被二手抚养。被二手抚养的孩子离开了自己的母亲,在一个新的环境里长大,他会过早的懂事。他是通过讨好获得抚养者的赞誉,他会形成讨好形人格。在我小时候听到的长辈对我的评价印象最深的话是,你说谁教他来,这孩子就是这生成,我儿子最孝顺,我孙子最有出息。大多时候是长辈当着我和别的大人,小孩的面这样评价我,当着外人和孩子的面评价孩子时孩子有不舒服却无力反驳,这是对孩子边界的侵犯,只是太多父母觉察不到,这个话题以后再探讨。
       

       当长辈说我听话,懂事,孝顺时,当时我有深深的无力,现在想来还会有很大的愤怒。我小时候孝顺爷爷奶奶有谁知道这里面还包含着一个孩子对爷爷奶奶的讨好,还有要偿还被抚养的债呢。听话是放弃了自主意识去迎合别人,乖是隐藏了自己真实的感受,压抑了自己的情绪去讨好别人。懂事的孩子长大后会成为一个不懂拒绝别人疲惫不堪的烂好人,从小到大都很孝顺听话的孩子也可能会变得离经叛道,或变得萎靡消沉。当我想放弃听话懂事的人设,或许在有些人眼里这个人变了,无论别人说什么,我就是不想再去做一个听话懂事的人了,太累了,看别人眼色行事太久了,人生很短,我要为自己活下半生。
     

       另外,当我去做一个好人,孝顺长辈时,我们夫妻两个的那三十多个表兄弟姐妹们是否也会想,我们要向他们两个学习,也要动起来,双节去送礼。我不知道他们会怎么想,我不知道会不会有一个声音在他们心里出现过,“太周全了不累吗,你们这样做我们不这样做的话会置我们于不仁不义的尴尬境地的”。如果有的话,我们的做法是否是无形的道德绑架了他们。真正的亲密无需形式也无关乎礼物的多少,我就是中秋节不去亲戚家串门,我想我的姑娘姨舅也不会怪我的吧。粘稠的亲戚关系有时真的会让人疲于应对,做人做事守护好自己的界限,别去侵犯别人的界限为好。
       

       妄图培养一个顺从听话的老态龙钟的孩子是一个坑,听话懂事的孩子有一种很深的绝望。老一辈以为孩子听话懂事就万事大吉,打脸的是那些小时候很听话很乖的孩子要么长成没有界限感的疲惫不堪的烂好人,要么变得离经叛道。而那些不那么听话,最没出息的孩子却成了最有出息的人,他们关系和谐,事业有成,生活美满。
       

       觉醒的新时代要有界限感,与其做一个虚假的好人,不如做一个真实的坏人。当你觉得累,去想想你是为别人眼中的自己而活,还是真的为自己而活。两节去不去串门事小,如果把生活的沉重传递给下一代就有些得不偿失了吧。【稻生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乡下人更懂年愁
亲属怎么排辈
我童年记忆里的母亲
如何用理解态度拯救自己的婚姻
“妈,我才是孩子的母亲”:没有界限感的婆婆有多可怕
隔代养育中的那些冲突,如何轻松化解? | 专栏 新新家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