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灼灼华美的百态人生——《桃夭》读后感‖文/魏芷

灼灼华美的百态人生——《桃夭》读后感


《周南·桃夭》
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首读《桃夭》被“灼灼”二字吸引,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状态才能够被称作“灼灼”呢?“艳丽”?亦或是“热烈”?似乎每个词都不足以表达“灼灼”在诗中的含义。不知为什么?“灼灼”二字在诗中总能让我联想到一个词,那就是“盛极而衰”,为什么这么说呢?这里我想用女子整个人生进行说明:结婚前的女子青涩、懵懂,不懂爱情的滋味,这时候女子的人生还不够成熟;到了结婚那天,女子迎来了自己人生的一个重要节点。她穿上绯红的嫁衣,装点美丽的妆容,亦步亦趋,步步生花。我们仿佛能看到盖头下少女微笑的表情,听到外面的声声祝福和调侃的语言。此刻的她无疑是最引人瞩目的存在,无疑是整个婚礼最亮眼的主角。所以对于女子而言,大婚之日就是她最美丽、最辉煌、最灿烂的日子;可是婚礼之后女子却要面临“宜其室家”的任务,她为了这个任务不得不换上粗布麻衣,也不再细施粉黛,生活重复而琐碎,直至最后衰老、死亡。从青春到繁盛再到荼蘼,女子过完了她盛大而普通的一生,而她“灼灼”的婚礼就是她生命繁盛的顶点,而繁盛过后的衰败也如期而至。而以上所有想象都是“灼灼”二字带给我的,它就像是有魔力,以自己小小的身躯创造出无限的想象和感动。
读《桃夭》时,对于“宜其室家”总有一种奇怪感,当然这里的奇怪感不是说写法上有问题,而是不太适应当时的价值观,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当时的女人来说,他们的一生就应该是结婚、生孩子、照顾好家庭,维系好家族的传承。当然这样的价值观在当时看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也符合当时的封建社会对于女人的定性。但是拿我们现在的价值观来说这样的看法我是不能接受的,当然有人可能觉得我以现代的价值观来苛求古人,难免过于苛责,而现在我仅仅想证明的是对当时那个时代所谓美的东西我们这个时代不一定非要接受,毕竟时代不同。但是我们可以从中对比出现代女性生活的幸运及幸福。现在我们的价值观是女性也可以是独立的个体,她也可以有自己的事业和生活,她也有自己的选择的权利。她们很难让自己生活在一个固定的框架里,她们往往想要给生活增加一些新的色彩。如此,也是“桃花灼灼”的另一种方式。
其实我们就单单只欣赏诗经带给我们的感受,也是足以让我们震撼的。美丽的女子出嫁了,在夫婿的家中勤劳、谦卑、善良,一家人和和睦睦,其实这样的家庭状况是现在很多的家庭都达不到的,现在很多家庭婆媳矛盾突出,甚至有的已经达到水火不容的境地。诗经中“宜其室家”的美好就显得更加难能可贵。我们暂且不说原因在什么地方,也不讨论谁是谁非。仅仅是这其中的差异就足以让人感慨颇多。有的时候物质越丰富可能欲望就越大。诗经的后面还说女子美丽是因为她为夫家生儿育女,繁衍后代,女子成为了母亲。虽然诗中用短短几个字就将她的身份的转变表达了出来,但其实中间还是有一定的时间差的。女孩在之前是少女,她还无忧无虑,她还懵懵懂懂;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嫁人了,甚至还有了孩子,这个时候的她就必须要变得成熟起来,要像大树一样呵护自己的家人,为孩子的成长、家庭的和睦殚精竭虑,默默奉献自己的一生。
通读整首诗,我最大的感受是: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对于美的标准,但是那种“人性” 中至纯至真的东西永远不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褪色。它反而会像春日的“桃花”一样,越开越绚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文课堂 | 《诗经》民俗故事(二):《诗经》时代的婚礼奏鸣曲
《桃夭》里,暗含对女子出嫁的告诫?/《诗经.桃夭》翻译赏析/文澜珊
美女也有她的忧伤,嫁人之后怎么就不平等了呢?
诗经《桃夭》原文及赏析7
给你一场清风,雇你一生潇洒
读《诗经》23--周南·桃夭[七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