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宁波概况之宁波小传

宁波概况之宁波小传


      

     宁波春秋战国时期为越、楚辖地。吴越争霸,越王勾践十年卧薪尝胆大败吴王夫差。周元王封勾践为伯爵,勾践筑城于句余,以表彰霸功,垂示子孙,改称句章(今江北区乍山乡城山渡一带),此为今宁波境内有城之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分封制,设郡县制,正式建立了鄞、鄮和句章三个县,归属会稽郡。据说,当时海外人民到宁波来集货贸易的很多,所以把附近的山叫鄮山(今育王寺附近),并在此设立鄮县。

 

     汉朝时,这三个县的范围大致是:鄞县包括现在的市区、西南郊和奉化东南一带,县治在今奉化白杜;鄮县包括江东区以东,鄮山以北的地方,县治就在鄮山;句章包括江北到慈溪一带,县治在今江北区乍山乡城山渡附近。自汉到南北朝,建置和范围没有大的变化。到了隋代,把鄞、鄮两县都并入句章,县治设在小溪(今鄞县鄞江桥)。唐武德年间废句章县,还旧余姚县地,置姚州。原句章、鄞、鄮3县地析置鄞州,是为宁波历史上建州之始。直到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设立州治,因附近有四明山,就称为明州,把鄮县分成鄮、奉化、慈溪和翁山(今定海县)四县、归属明州。州治开始在小溪,后来就迁到三江口。

 

     764年(广德二年)象山县由台州划隶明州。元和年间,又在鄮县东面设一望海镇。长庆元年(821年),迁州治于今市区三江口,筑子城,为建城之始。乾宁五年(898年),又筑罗城,为老城区之雏形。五代时,州县合治,鄮县也改称鄞县,望海镇改为望海县,后又改为定海县(即今镇海县),又把象山也划归明州。北宋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又成立昌国县(即今定海县)。这样,明州范围就大体上包括后来宁波的鄞、慈、镇、奉、象、定几个县。南宋理宗时,把明州改为庆元府,元代又改称庆元路。朱元璋平定方国珍后,因“庆元”有庆贺元朝的意思,又改为明州府。洪武十四年(1381年),因明州的“明”字与明朝的国号相同,就改为宁波府。由于当时的镇海县还叫定海县,明州又紧靠镇海,取“海定则波宁”之意,改名宁波,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宁波简称“甬”,早在周代时已经有这个称呼了。“甬”字是古代大钟的一个象形字,在鄞、奉两县的县境上,山的峰峦很象古代的覆钟,所以叫甬山,这条江就叫甬江,这一带地方就称为“甬”地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河姆渡追溯——古时明州 宁波地名网欢迎您!!!
宁波为什么叫甬
怀俄明州的县治列表 (怀俄明州的县治列表)
宁波城市诞生史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九百八十二卷
慈城地区越勾余秦鄮县的思考(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