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楼梦》|都说黛玉心眼小,那么湘云拿她和戏子比时,她为何不生气?

林黛玉小性,也就是心眼小,这不但是多数读者的共识,更是作者通过宝玉认证过的,“宝玉素习深知黛玉有些小性儿”(第四十九回)。对于这一点,某些读者坚决不同意,并举出反证来:第二十二回,史湘云拿“孤高自许,目无下尘”的林黛玉和戏子比,说那个小戏子“倒像林妹妹的模样儿”。如果林妹妹真的小性,怎么就没见她生气呢?不但没生气,当晚还和湘云有说有笑地抵足而眠。

这个逻辑一点毛病都没有。那个时代,戏子的地位卑贱,黛玉又孤高,断不能让人把自己和戏子相提并论。但因此就证明黛玉不小性,却是断章取义。因为,黛玉虽然小性,却并不笨。

我们分析一个人的言行,要综合她的所有特性,否则就会陷入片面,其结论也就谬以千里。对于黛玉这个人物,很多读者在分析她时,都忘了作者赋予她的一个典型特性:“心较比干多一窍”,也就是聪明绝顶,是常人难以企及的聪明。正是因为她聪明绝顶,所以,她非常清楚,这个时候,绝对不能生气,尤其是不能生湘云的气,否则就掉进某人精心挖的坑里,被人看笑话了。

对于被人和戏子比,黛玉非常在意,而且耿耿于怀。

看黛玉是不是小性,首先要看她是否在意,是否把这件事往心里去。

作者曾描写王夫人“原是天真烂漫之人,喜怒出于心臆,不比那些饰词掩意之人”,这是因为王夫人心眼实,是个比较笨的人,不会隐藏自己的情绪,高兴与不高兴都会马上表现出来。与之相对的就是黛玉这样聪明绝顶的人,善于隐藏情绪,懂得审时度势,不该表露情绪时坚决不表露。

黛玉没有生气,并不代表她不在意,她只是把情绪压了下去,但她内心非常在意,甚至到了耿耿于怀的地步。所以,当宝玉来安慰她时,她不但迁怒于宝玉,并且把自己的在意说了出来:“我原是给你们取笑儿的,拿着我比戏子取笑。”

说句公道话,宝玉并没做错什么,他确实是在维护黛玉,但黛玉的情绪无处发泄,也只能朝宝玉发火了。

也就是说,黛玉当时隐藏了情绪,压抑了怒火,但她并没有自我消化,而是把宝玉当成了出气筒,这正证明了黛玉其实非常生气。

那么,既然这么生气,比戏子的话又是湘云说出来的,她为什么不生湘云的气,反而和湘云有说有笑?

这就是黛玉的聪明之处,她知道湘云是无辜的,这件事另外有个精心设局的人,湘云也被设计进去了。设局的人就想看到黛玉当场翻脸,最好是和湘云闹一场,她好看笑话。

这个设局的人就是王熙凤。

林黛玉和王熙凤都是聪明绝顶的人,王熙凤挖的坑,林黛玉一眼就看穿了。

红楼里有很多聪明人,但达到聪明绝顶程度的,只有两个,也是作者亲自认证的,一个是“心较比干多一窍”的林黛玉,另一个就是“机关算尽太聪明”的王熙凤。只不过,这二人的聪明劲用在了不同的方面,林黛玉聪明用在于读书写诗上,王熙凤的聪明却用在了算计人上。

林黛玉虽然不会去算计人,但凭她的聪明,她也不会任由人算计。这次比戏子事件,就是两个聪明人之间的对决:王熙凤挖个坑想让黛玉跳,黛玉看穿了她的把戏,没有中计

我们先来看王熙凤是如何挖坑的:

凤姐笑道:“这个孩子(小旦)扮上,活像一个人,你们再看不出来。”宝钗心里也知道,便只一笑,不肯说。宝玉也猜着了,亦不敢说。史湘云接着笑道:“倒像林妹妹的模样儿。”宝玉听了,忙把湘云瞅了一眼,使个眼色。众人却都听了这话,留神细看,都笑起来了,说果然不错。

王熙凤不是没有分寸的人,她挑起这样的话题,就是挖坑的开始,因为她知道黛玉不但“孤高自许”,而且小性。她挑起话题,无论有没有人把话挑明,黛玉都会心里不舒服。因为大家都是聪明人,都知道她说的是谁,黛玉当然也知道。

如果黛玉当场发作,那就更让人看笑话了。

在座的这些年轻人里,只有湘云笨一点,而且她心直口快,说话之前不过脑子,所以冲口而出把话题挑明了:“倒像林妹妹的模样儿。”

凭王熙凤的聪明,善于揣摸人的心思,她应该也算到了湘云会说出口,所以湘云也在她的算计里。接下来,她就只等着看好戏了,最好看到黛玉和湘云撕起来,让大家都看到黛玉的小心眼。

可能有人会问,王熙凤干嘛要和黛玉过不去?其实原因很简单,王熙凤是“泼皮破落户儿”,而且自我感觉良好,最看不惯读书人装模作样的清高样。第二十七回,王熙凤和林红玉的对话中,曾经两次影射黛玉,一次说:

“如今除了我随手使的几个人之外,我就怕和她们说话。她们必定把一句话拉长了作两三截儿,咬文咬字,拿着腔儿,哼哼唧唧,急得我冒火。先时我们平儿也是这么着,我就问着她:难道必定装蚊子哼哼就是美人了?”

咬文咬字,拿着腔儿”,“装蚊子哼哼”的美人,除了林黛玉,还有谁?

第二次则更为直接:“讨人嫌得很!得了玉的便宜似的,你也玉,我也玉。”谁“得了玉的便宜”?一个是宝玉,一个是黛玉,就是贾母嘴里的“两个玉儿”,啥事都不需要做,就能享受最高物质待遇和特权。

这就是王熙凤的恶趣味,纯粹就是因为看不惯,就想把黛玉拉下清高的神坛,看她放下读书人的身段生气,能像赵姨娘一样一刺就怒更好,最好能看到黛玉跳起脚来又骂又撕。

黛玉当然不是赵姨娘,不像赵姨娘那么愚笨。以她的绝顶聪明,王熙凤刚开始挖坑,她就看出来了。所以,即使她非常生气,她也必须克制,不能让王熙凤的阴谋得逞,坚决不能往坑里跳。

所以,她不但不能生湘云的气,而且更要表现得和湘云关系亲密,以体现她没有生气,完全不在意。这也是明着告诉王熙凤:想看我的笑话,没门!

这种处理方式,就和贾母放过试玉的紫鹃一样。紫鹃试玉把宝玉吓成了痴呆,犯了这么大的祸,贾母却没有惩罚紫鹃,为什么?因此贾母知道,如果惩罚了紫鹃,就表示事件性质严重,更容易让人往宝黛私情上想。只有放过紫鹃,才能堵众人悠悠之口。

同理,为了不让王熙凤看笑话,黛玉即使心里对湘云有气,也会不表现出来,反而要更亲密。

这样的黛玉,才配得上作者赋予她的“心较比干多一窍”,她的聪明,绝不亚于王熙凤。她不会像贾瑞一样,轻轻松松就被王熙凤算计了。

正如王熙凤看透了林黛玉的性情,林黛玉也看透了王熙凤的奸诈,书中至少能找到两处证明。

第一处在第三十五回,宝玉挨打后,黛玉心虚不敢明着去探望,“自立于花阴之下,远远的却向怡红院内望着”,看到“李宫裁、迎春、探春、惜春并各项人等都向怡红院内去过”,只没看到凤姐,当时她的心理活动是这样的:“如何她不来瞧宝玉?便是有事缠住了,她必定也是要来打个花胡哨,讨老太太和太太的好儿才是。今儿这早晚不来,必有原故。

由此可知,黛玉心里明镜一样,知道凤姐平素对宝玉的关心,都是“讨老太太和太太的好儿”,就是做给人看的。

第二处在第六十九回,王熙凤把尤二姐赚入大观园后,作者交代了一句:“园中姊妹和李纨、迎春、惜春等人,皆为凤姐是好意,然宝、黛一干人暗为二姐担心。”这里明写黛玉为尤二姐担心,意思就是她知道王熙凤此举定有阴谋。

这就是“心较比干多一窍”的黛玉,虽然她一心都在宝玉身上,并不代表她因此就变笨了。她的小性是真的,但她同时也是个绝顶聪明的人,所以她不会中王熙凤的计,不会让王熙凤看笑话。

从这件事上,我们也应该懂得如何全面立体地去看待黛玉以及红楼中的每一个人物,不要只看到一个侧面就下结论。黛玉的小性是客观存在的,但并非时时处处都表现出来,因为她是个聪明人。小性是她某个人生阶段的特性,聪明才是她不变的底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宝钗生日宴上,王熙凤为何要说黛玉像戏子?深意只有贾母知道
王熙凤情商极高,为何却犯低级错误,当着众人的面打趣黛玉像戏子
从史湘云与贾宝玉吵架时说的一句话看出黛玉在贾府常常被取笑
王志武:林黛玉真宽容,薛宝钗假大度
薛宝钗才是凤姐的亲表妹,为何王熙凤喜欢黛玉,胜过宝钗?
林黛玉的人情世故,中年后才慢慢领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