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二十条》:三个未成年人,一个聋哑女人,唤醒了沉睡的法律人

到市检察院挂职的检察官韩明,生活过得一地鸡毛。家里的碎嘴老婆李茂娟(马丽饰),随时开启吐槽模式,夫妻看似在沟通正事,但总是因为鸡同鸭讲而闹笑话。看在观众眼里,两人像是在演小品,于是有人抨击影片的质量,为什么要设计如此密集的夫妻对话呢?难道是为了迎合春节的热闹气氛?

我却从中看到了辛酸,导演如此安排,正是想体现韩明在工作与生活中总是顾此失彼,既不能安心工作,又无法专注于解决家庭中接连不断出现的麻烦,而偏偏老婆又跟不上他的思维,两个人又都是话唠,于是家里热闹极了,随时都在演小品。

比如那个网上广为流传的情节:

儿子韩雨辰(刘耀文饰)被打,老婆李茂娟心疼得不行,韩明问儿子:“几个人打你?”

“四个人。”

“四个人打你伤这么轻。”

老婆怒目而视:“畜生啊你。”

是啊,这哪是一个父亲说出来的话,嫌儿子伤得轻了,可不是畜生吗?

可是,说这话的韩明不是一个父亲,而是一个检察官。他以检察官的思维,首先想到的是能不能立案将对方公诉。

不是他心大,而是他经手的两个案子一直让他纠结。他很清楚,这两个案子都可以归结为正当防卫,但就是没办法对施暴者绳之以法,反而是正义者被审判。

让他纠结的还有领导和同事们的态度,大家似乎都只是把法律工作仅仅只当成一份工作,都以借鉴以前案例的方式来给案件定性。

就这样,一代一代的法律工作者,让刑法第二十条关于正当防卫的条文一直在沉睡。

所以,真正沉睡的不是法律条文,而是法律人!

韩明虽然也想像领导和同事们那样办案,因为一地鸡毛的生活实在让他承担不起做孤胆英雄的重任。所以,哪怕儿子因见义勇为而卷入官司,他也选择息事宁人,只希望不要影响儿子的学业和前程。

连法律人自己都这么软弱,普通百姓还有什么指望呢?谁还敢面对邪恶挺身而出见义勇为呢?

好在韩明虽然被生活磨平了棱角,却没有失去身为法律人的底线。年轻时该出手时就出手的热血只是暂时沉睡了,并没有消亡。

既然只是沉睡,就总是要醒的。唤醒他的,是三个未成年人和一个聋哑女人,看起来是这个社会最弱势的群体。

三个未成年人,一个是自己的儿子韩雨辰。韩雨辰是年轻时的韩明,面对校园霸凌挺身而出,结果被对方反咬一口,面临被拘留和退学的风险。

然而,韩雨辰宁愿退学也不肯去道歉,当初的韩明,也是因为不愿意向邪恶妥协而在工作上受到了打压,从此事业艰难。

第二个未成年人是见义勇的公交司机的女儿丫丫。

明明是见义勇为,却因为打了对方,就成了互殴,公交司机被判入狱,妻子也因受不了打击在不久后撒手人寰,女儿丫丫还未成年,却不得不独自面对生活。

丫丫虽然只是个未成年的女孩,却极力支持父亲上访,不为别的,只为了一个公道:明明是见义勇为,怎么就错了?

第三个未成年人还只有五岁,一家三口都是聋哑人,只因为个女孩还有治愈的希望,父母便借了高利贷为她求医。没想到,这是一家人噩梦的开始。

因为还不起高利贷,年轻漂亮的妻子郝秀萍(赵丽颖饰)一次次被债主侵犯,还把男人王永强(潘斌龙饰)用狗链子拴在门口当狗一样侮辱。

当又一次被侵犯的郝秀萍哭着用手语告诉丈夫自己活不下去了,王永强再也无法忍受,冲出去和债主撕打。债主说要砍死郝秀萍母女,转身去车上拿刀,王永强冲上前,对债主连刺26刀。本来是正当防卫,却因为王永强车上的刀被人转移,王永强被诉故意伤害罪。

那个一直跟着母亲遭受逼迫到处躲藏的小女孩,不能说话,只能给韩明写了一句话:我爸爸是好人。

为了妻子女儿不顾一切的男人,在女儿眼里,可不就是好人吗?

可是,为了保护家人的生命安全而杀死恶魔,怎么就成故意伤害了?

郝秀萍这个角色就更悲剧了,丈夫是为了她而犯案的,身为妻子和母亲,又是个弱不禁风的聋哑人,还被债主追着要她签字证明她不是被侵犯,而是自愿。

被逼无奈的她的选择跳楼,不是因为她无路可走,而是只有她死了,丈夫才能活,女儿才不会一直跟着她担惊受怕。

朗朗乾坤,一个善良的弱女子,却被逼得跳楼,这到底是谁的错?

这一跳,不但唤醒了一直逃避怕惹祸上身的关键证人,也唤醒了案件负责人韩明。

“法律的权威来自哪里?来自老百姓最朴素的情感期待!”

要说最朴素,这三个未成年人和一个聋哑人,最具代表性。他们都是没有社会污染的人,是最赤诚的人。他们追求正义,期待正义。只有不让他们这样的人寒心,法律才有存在的意义,社会才有希望。

被唤醒的韩明主持召开了一场听证会,用发自肺腑的激情演讲,唤醒了在场的每一个法律人。

“什么是法律?是天理!是国法!是人情!我不相信没有天理的国法,我也不相信没有人情的天理!我希望大家都摸着自己的心坎说话,作出无愧于良心的决定,用真正的公平正义,去回应每一个老百姓的诉求,去回应他们的情感,去回应他们最朴素的期待。让天下每一个人,都明白这件事:法律,让坏人犯罪的成本更高,而不是让好人出手的代价更大。法,不能让不法让步。”

掷地有声的演讲,唤醒了沉睡的法律人,也唤醒了沉睡三十年的第二十条。

那个好好先生般到处和稀泥的韩明支棱起来了,挺直成了法律人的脊梁。

把这样一部主题严肃的电影放在春节档,张导挺大胆的,因为它不但不是合家欢,甚至都不算欢,带给我们的不是欢乐,而是思考。

据说《第二十条》票房已经逆转,恰恰证明它是一部后劲很足的电影。它讲的也不是普法,而是职场人对待工作的态度。如果人人都只是把工作当成一份工作,按照惯例去完成,而不去正视工作本身所承担的分量与社会责任,那么人人都可能成为郝秀萍,我们的孩子也将看不到希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村霸强暴哑女后被其丈夫杀死,一把消失的刀将决定丈夫命运……
《第二十条》的15个细节,佩服张艺谋
【影评】法律不是冰冷的逻辑
《第二十条》:法理不外乎人情
​【影评】刑法的美德是宽容
郝秀萍的绝望一跳,只可意会的留白,才是《第二十条》的意义所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