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楼梦》| 刘姥姥两进荣国府都被嘲笑,为什么还要进第三次?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刘姥姥是曹雪芹先生精心安排的一面镜子,既用来照贾府,又用来照读者。

根据脂批提示,刘姥姥一共进过三次荣国府,每次进的目的都不同,身份也不同,其心理状态自然也不同。但正是这三次不同性质的进荣国府,让我们看到刘姥姥身上闪耀着的智慧,以及通过她映照出的贾府中人。

一进荣国府,刘姥姥含羞忍耻打秋风,照出了周瑞妇、王熙凤、贾蓉三个人的品格

打秋风是一种让人看不起的行为,书中写作“打抽丰”,辞典是这样解释的:“向富有的人抽取小利,或借故向人求取财物。”这种行为之所以被人看不起,因为属于不劳而获。

刘姥姥进荣国府打秋风,属于无奈之举,家里实在穷得无法过冬了,女婿王狗儿只会在家里耍酒疯发穷气。活人不应该被尿憋死,于是刘姥姥提出去荣国府碰碰运气。凭着与荣国府女主人王夫人的旧交情,也许能够度过眼下的难关。

刘姥姥也知道这是不光彩的行为,但就像韩信忍受胯下之辱,越是有胸襟和气魄的人,越是能屈能伸,这才是大英雄的本色。

作者曹雪芹先生用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来开启对贾府的描述,重点写了三个人物。

  • 不忘旧恩的周瑞妇

王夫人的陪房周瑞曾受过王狗儿父亲的人情,因此,刘姥姥此次进荣国府,准备通过周瑞这条门路。恰好周瑞不在家,刘姥姥便找上了周瑞的妻子。

周瑞妇不忘旧恩,不但把刘姥姥带到了王熙凤面前,而且充分利用自己的职权,帮助刘姥姥成功得到了足够全家人过一年的二十两银子。苟富贵,毋相忘,周瑞妇用行动诠释了这一优秀品质。

  • 志得意满的王熙凤

尽管提前做好了心理建设,刘姥姥还是被王熙凤的威风八面给震住了。此时的王熙凤,正处在志得意满的阶段:夫妻恩爱、管家进行得顺风顺水,受长辈倚重。

面对刘姥姥这个来历不明的乡村老妪,她摆足了架子。最后还是因为碍于王夫人的面子,用二十两银子打发了刘姥姥。

  • 表里不一的贾蓉

贾府由宁荣两府组成,刘姥姥进的是荣国府,作者巧妙地通过贾蓉掀开宁府的冰山一角,让用心的读者从中发现宁府的特性。

对于刘姥姥来说,贾蓉的突然到来,增加了她打秋风的压力。对于读者来说,却是看到了一个表里不一的宁府继承人。这个有着芙蓉般丰美外表的少年,在王熙凤面前,却是个比刘姥姥还能放下身段、更会讨好的人。

结语:一进荣国府的刘姥姥,含羞忍耻打秋风,以负面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她就像一面镜子,在映照出周瑞妇、王熙凤、贾蓉三个书中人物的同时,也在映照读者,映照读者对她这种行为的评价。如她一样能屈能伸者,自然能从字里行间读出她的无奈与勇敢,从而对她加以赞赏。如果是如王熙凤一样的势利者,就会对刘姥姥的此次打秋风行为加以贬斥。

二进荣国府,刘姥姥装疯卖傻,照出了王熙凤、王夫人、林黛玉三人的品性

二进荣国府时的刘姥姥,和一进荣国府时的心态完全不同。这一次,她是满载着丰收的喜悦来报恩的,把自家地里头茬收的瓜果,送给贾府的太太小姐们尝鲜。礼轻仁义重,这一车瓜果,代表着刘姥姥全家的感恩之心。

然而,原本简单的报恩之举,因贾母想找个“积古”的人说说话,就演变成了一出大戏。在王熙凤和鸳鸯的导演下,刘姥姥成为了绝对主角,用装疯卖傻,带给了荣府女眷们很多欢乐。

刘姥姥的这出大戏,也成了一面镜子,映照出了王熙凤、林黛玉、王夫人的品性。

  • 心生敬意的王熙凤

王熙凤是第二次和刘姥姥打交道,和上一次不同的是,她不再高高在上,因为这次她是以贾府孙媳妇的身份来面对刘姥姥。在贾母面前,王熙凤的形象是想尽办法哄老太太开心的人。这一次,刘姥姥的存在,让她发现了新方式,于是和鸳鸯商议,以逗弄刘姥姥的方式逗老太太开心。

然而,令王熙凤想不到的是,刘姥姥是个智者,不但看穿了她的心思,而且露痕迹地配合她演好了这出戏。这让王熙凤油然而生敬意,并产生了亲人般的情感,请她为自己多病的女儿取名。

  • 敏感小性的林黛玉

刘姥姥的装疯卖傻,刺痛了林黛玉,这是大家都想不到的。

为什么会刺痛林黛玉?因为刘姥姥和她一样,都是外来客。林黛玉本来就敏感,这个共同点,让她很快就把刘姥姥和自己联想到一起,但她又想努力撇开这一点,于是用她的博学,两次对刘姥姥加以讽刺。一次形容刘姥姥的手舞足蹈是牛舞,还有一次是用“母蝗虫”来形容刘姥姥在宴席上的表现。

除此之外,林黛玉还用一句直接的话,来表达对刘姥姥的厌恶:“她是哪门子的姥姥。”

  • 怜贫恤老的王夫人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打秋风,就是冲着王夫人来的,因为听说王夫人“怜贫恤老,最爱斋僧敬道,舍米舍钱的”。那一次,王夫人没有接见刘姥姥。这一次,她亲眼目睹了刘姥姥各种装疯卖傻的行为,心生怜悯,给了刘姥姥一百两银子,并托话给她:“拿去或者作个小本买卖,或者置几亩地,以后再别求亲靠友的。”

结语:二进荣国府的刘姥姥,收获了很多意外。既有精神上的收获,也有物质上的收获。作者在她身上,赋予了“好人有好报”的思想。刘姥姥是报恩而来,却意外收获更多。同时,作者通过刘姥姥这面镜子,映照出了以王熙凤、林黛玉、王夫人为代表的贾府众人,同时也在映照读者。映照读者对刘姥姥装疯卖傻的看法,是像林黛玉一样讽刺?还是像王夫人一样怜悯?或者像王熙凤一样看出了刘姥姥的智慧?

三进荣国府,刘姥姥大义报恩,映照出了“狠舅奸兄”及贾府亲友的冷漠无情

刘姥姥三进荣国府的文字,我们看不到,只能根据脂批的提示以及80回文字里的草蛇灰线来分析。

因为王夫人说过“再别求亲靠友”,刘姥姥应该不会再主动进荣国府了,因为再来就有“求亲靠友”之嫌。但是,三进荣国府,是刘姥姥不得不进,因为贾府遭了难,一直心存感恩的刘姥姥无法视而不见,于是匆匆赶来,看能不能帮上什么忙。当听说由她取名的巧姐“流落烟花巷”,便不顾一切将她救了出来。

她的这一行为,像镜子一样,映照了卖掉巧姐的“狠舅奸兄”,以及往常和贾府来往甚密的亲友,“虽无千金酬,嗟彼胜骨肉”。刘姥姥这个只与贾府打过两次交道的人,却是比贾府的骨肉亲人更有情义之人。

这一次,没有人再嘲笑讽刺刘姥姥,贾府中人对着她哭,读者也会为她流泪,为她的大义而感动流泪。

结语:为什么刘姥姥进大观园总被嘲笑却依然要去?因为她是个有大智慧的人,是个有情有义的人,是个令人肃然起敬的人。被人嘲笑并不可怕,只要能像刘姥姥一样,知道自己并没有做丢人现眼的事,即使不被理解,又有什么关系呢?时间会证明一切!

人生难免进入低俗,低头求人并不可耻,被人嘲笑也不必自卑,曹雪芹先生用刘姥姥为我们树立了一面镜子,一面照见人心也照见我们自己的镜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林黛玉是贾家真凤凰?打破王夫人的黑匣子,才能灭了母蝗虫
刘姥姥来打秋风,为什么要给二十两银子?王熙凤真是太会做人了
红楼梦中林黛玉为何要用母蝗虫来形容刘姥姥?
一巴掌一串钱!刘姥姥向王熙凤讨20两银子的艰辛远远不止这一点
质朴、厚道与善良的品格,使刘姥姥打拼出最幸福的晚年生活?
想进豪门不容易(三):刘姥姥见王熙凤,有三个不容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