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楼梦》|为什么说晴雯是黛玉的影子?从性格到命运,她们有太多相同的地方

红楼众钗皆薄命,但薄命的原因只有两类,一是自己作死,二是受家族连累。黛玉和晴雯分别排在正册和又副册的首位,这二人就是自己作死的代表人物。脂砚斋批语说“晴为黛影”,晴雯就像黛玉的影子,从性格到命运,她们有太多相同之处。

黛玉和晴雯的性格特点,有四大共性。

黛玉出身于书香世家,上溯五代都是官宦之家,自幼饱读诗书,是士族小组的典型代表。晴雯则正好相反,她是个“不记得家乡父母”的孤女,唯一的亲人姑舅表哥“专能庖宰”,可知属于市井出身。

然而,就是这样两个来自不同阶层的女孩,她们却有着很多相同之外。除了都有着出众的外貌、绝顶的聪明、超凡的才华之处,她们的性格特点也有着四大共性。

共性一、恃宠生骄,目中无人

林黛玉是贾母的外孙女,注意这个“”字。儒家社会,讲究内外有别,外孙女就是用来区别亲孙女的。所以,黛玉初进贾府,王熙凤为了奉承贾母,说了这样一句话:“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为什么要说“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因为外孙女是外人,嫡亲的孙女才是自己人。外孙女儿的气派,代表的是林家,嫡亲孙女的气派,代表的才是贾府。

也正是因为黛玉清楚自己只是个外孙女儿,所以在初进贾府之时,表现得小心翼翼,“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

然而,这种状态没有维持多久,很快,因为同时受贾母和宝玉的宠爱,黛玉恃宠生骄,变得目中无人。她怼过王夫人的陪房和宝玉的乳母,嘲笑过和她一样的表小姐宝钗和湘云,讥讽过贾母的贵客刘姥姥,甚至打趣过贾府的正经主子李纨和探春。

在要求女子贞静自守的社会,黛玉的言行属于严重逾矩,只不过因为贾母的庇护而无人管束。

同样因贾母和宝玉的宠爱而恃宠生骄目中无人的还有晴雯。虽然“身为下贱”,但她“心比天高”,比贾府的主子还要盛气凌人。和黛玉敢怼周瑞家的和李嬷嬷一样,晴雯从不把婆子们放在眼里,所以得罪了婆子群体。她打骂小丫头,甚至敢攻击宠爱她的宝玉。

在讲究长幼尊卑的贾府,晴雯完全忘了自己的身份,这是她和黛玉的第一个共性:黛玉反客为主,忘了自己只是外孙女;晴雯忘了自己只是个奴婢,以主子自居。

共性二、牙尖嘴利,怼人成性

 不可否认,黛玉和晴雯都是同龄人中的姣姣者,因为她们拥有过人的聪慧。而且,她们的聪慧都表现在伶牙俐齿上。

伶牙俐齿是个可褒可贬的特点,如果用来社交、谈判等,就是优点,属于能说会道,让人听来如沐春风,比如王熙凤就把她的伶牙俐齿运用到了极致;反之,如果用来贬损和打击他人,就成了缺点,属于牙尖嘴利,让人听了深受伤害,这正是黛玉和晴雯所共有的。 

同是伶牙俐齿,是牙尖嘴利还是能说会道,其区别就在于是幼稚还是成熟。无疑,王熙凤是个很成熟的人,她非常清楚语言的魅力,也清楚语言在社交中的能量,所以她能把伶牙俐齿运用到极致。黛玉和晴雯正相反,她们在贾母和黛玉的庇护下,心性一直停留在不谙世事的孩子阶段,语言主要用来发泄情绪。偏偏这二人都心窄小性,经常负面情绪爆棚,所以总是用牙尖嘴利来怼人,让人深受伤害、下不来台。

所以,黛玉和晴雯都没有朋友,黛玉的潇湘馆凄清寂静,晴雯则把活动范围局限在怡红院。她们不会社交,别人也不愿意送上门被她们伤害。

这就是黛玉和晴雯的第二个共性:牙尖嘴利,怼人成性。

共性三、贪图享受,吝啬付出

因为在某个时期黛玉被当成反封建的代表人物,于是很多读者忽略了黛玉贪图享受的剥削者本性。古代的千金小姐其实很忙的,尤其是贾府这样的诗礼之家。姑娘们不但要学习各种规矩礼仪,还得练就一手针线活,即《礼记》中所要求的“德言容工”四门功课,都是出嫁之前要学习和掌握的。

有人说,黛玉身体不好,不能像要求正常人一样要求她。没错,病人需要照顾,可以休病假。但是,写诗也是很费神的。有精力写诗却没精力正常学习,这就与病无关了。

所以,黛玉并不是因为身体不好而无法正常学习,她其实是和宝玉一样,贪图享受,只想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索取者,不愿意为了自己和家人的生活而付出努力。正因为如此,她才支持宝玉不去学习“应酬世务”和“仕途经济”。

同样的贪图享受、吝啬付出也体现在晴雯身上。身为宝玉身边的大丫头,晴雯的身份定位本来是付出者、劳动者,每天都有固定的工作任务。但是,晴雯却在怡红院活得比迎探惜三春还清闲。她可以每天睡到自然醒,小丫头们把活干完了,她还没有起床。她的日常要么是打牌,要么是和同事们嗑瓜子聊天。哪怕被领导指定了工作任务,她也依赖同事去做,并且扬言“有你们一日,我且受用一日”,享受被同事侍候的日子。

这就是黛玉和晴雯的第三个共性:贪图享受,吝啬付出,以剥削他人的劳动成果为荣。

共性四、空负才华,依赖宝玉

黛玉和晴雯都是难得的人才,因为她们聪明绝顶,所以悟性高,学东西很快。黛玉拥有“咏絮才”,晴雯则拥有万里挑一的针线活上的绝技。但是,与她们的才华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她们的精神都很不独立,对宝玉产生了极强的依赖,把整个人生都依附于宝玉这个极不靠谱的纨绔子弟。

也就是说,黛玉和晴雯都没能在自身的才华上有所建树。以黛玉之才,如果她不是专注于伤春悲秋,而是把才华转变为才能,她比探春更适合当改革者。同样,以晴雯之才,如果她对工作敬业一点,主动承担宝玉的针线任务,她能成为无可替代的人才,最终陪伴宝玉的就不是麝月而是她。

可惜的是,黛玉和晴雯都没有看到自身的能量,却把人生都依附在宝玉身上,这正是她们的第四个共性。

性格决定命运,共同的性格特点,决定了黛玉和晴雯有着共同的结局。

黛玉和晴雯的人生都终于病夭,这正是她们共同的性格特点所导致的共同命运。

从理论上来说,黛玉和晴雯的病都不致死。黛玉“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十多年的慢性病,并不影响她长成水灵的大姑娘。是什么导致了她的死亡?是她的性格。

因为恃宠生骄,目中无人,她忘了自己只是贾母的外孙女,得罪了外祖母家的婆子丫头;

因为牙尖嘴利,怼人成性,没有朋友,她长期在孤寂中自怨自叹,悲观成了她人生的主旋律,没有朋友帮她开解;

因为贪图享受,吝啬付出,她缺乏人生所必需的体育锻炼,让身体过早衰竭;

因为空负才华,依赖宝玉,而宝玉只会消耗她,让她长期以泪洗面,却无法提供她源头活水,使得她正当盛放的花期便已枯萎。

晴雯原本身体健壮,却因一次伤寒而亡,同样是性格所致。

因为恃宠生骄,目中无人,她忘了自己“身为下贱”,却“心比天高”,从而得罪了婆子群体;

因为牙尖嘴利,怼人成性,她成为众矢之的,即使隐藏在怡红院,也被第一个挖出来;

因为贪图享受,吝啬付出,她在怡红院成为了多余的人,从而在大观园面临人员精减之时,成为第一个被精减的对象;

因为空负才华,依赖宝玉,而宝玉却在她被精减之时,一句话都不敢说,眼睁睁看着她从病床上被拖出去。而且,宝玉明知她从怡红院出去之后,“就如同一盆才抽出嫩箭来的兰花送到猪窝里去一般”,他却除了探望,没有任何帮助晴雯的实质性的行为,致使晴雯孤独死去。

这就是“晴为黛影”,晴雯就像黛玉的影子,共同的性格,共同的命运,除了身份地位不同,她们就像是同一个人。

性格决定命运,这正是作者曹雪芹先生通过黛玉和晴雯两个人物所要表达的一大主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薛宝钗VS林黛玉:不同的爸爸,不同的人生
《红楼梦》人物赏析——晴雯
浅谈《红楼梦》人物的性格特点
读《红楼梦》:一哭晴雯,你太傻,二哭晴雯,你太痴!
晴雯为什么会反感薛宝钗?
真正堪称黛玉“影子”的不是晴雯,而是这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女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