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楼梦》|黛玉和巧姐有着相同的境遇,人生走向却正好相反

无意中刷到一篇分析巧姐和黛玉的文章,其核心观点是巧姐和黛玉的命运相似度很高,都是失去了庇护之后遇到了慈爱的姥姥,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在这篇文章里,作者把贾母和刘姥姥等同起来,认为她们都是善良有爱的姥姥,最大限度地庇护着孤女。

对此,我有不同的看法。巧姐和黛玉的境遇确实相同,都是在失家之后孤苦无依,都是得到了姥姥的庇护。但是,她们的人生走向却正好相反,一个向上走,一个向下走。决定她们人生走向的,正是贾母和刘姥姥这两个老人。贾母是黛玉的亲姥姥,她看似庇护着黛玉,实际上让黛玉的人生迅速下坠,直至早夭。刘姥姥是巧姐毫无血缘关系的姥姥,在她的庇护下,巧姐不但无病无灾,而且在平淡中安稳一生。

从林家到贾府,黛玉在物质上走向富足,但在精神上走向贫乏。

林黛玉的人生变故分为两个步骤,先是母亲仙逝,她被父亲送入贾府,来到外祖母身边。此时的林黛玉,还是个有退路的林家大小姐。但是,从进入贾府的第一天开始,林贾两家的贫富差距,就震撼了她。在她眼里,贾府三等仆妇的吃穿用度,就已是不凡了,可见她在林家的生活,远不如贾府的三等仆妇。接下来,贾母又给予了她超高规格的待遇,“寝食起居,一如宝玉、迎春、探春、惜春三个亲孙女倒且靠后”。对于黛玉来说,这简直是一步登天,从灰姑娘变身为白雪公主。

正因为如此,习惯了享受这种公主待遇,父亲的去世对她没有造成多大的影响,反而让她完全安下心来,把公主生活进行到底。

此时的林黛玉,名为孤女,实际上一点都不孤苦,物质上非常富足。除了和三春一样享受二两的月银,贾母还经常给她送零花钱,吃穿用度更是有人及时安排,完全不需要操心。

是的,从物质层面来看,林黛玉是幸运的,她没有因父母双亡而陷入贫困,反而上了好几个台阶,活得更恣意。

然而,人生在世,光有物质生活是不够的,还得有精神滋养。进入贾府的林黛玉,就像薄命册里所画的那样,“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玉带林中挂”,而且是挂在枯木上,毫无养分可言。

从进入贾府开始,林黛玉的精神滋养就越来越贫乏。本来,她是个拥有“咏絮才”的天才少女。所谓“咏絮才”,指的是对大自然的歌咏,反映出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精神世界。然而,进入贾府之后,林黛玉的才华全部用在了伤春悲秋、悲叹自己求而不得之苦。

在贾府的近十年时间里,外祖母给了林黛玉充足的物质,却没能给她爱的滋养,以至于她在十五岁时感叹,“细细算来,我母亲去世得早,又无姊妹兄弟,我长了今年十五岁,竟没一个人像你(前日)前日的话教导我。”爱与教导是相辅相成的,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所以一边爱一边教导,让孩子在爱中接受教导,逐渐成为一个内外兼修的文明人。

另外,在与贾宝玉的相处中,因宝玉的不定性,“见了姐姐忘了妹妹”,给林黛玉带来了数不清的伤害。

正是在既缺爱又倍受伤害的环境里,林黛玉的精神世界越来越贫乏,最终枯萎而亡。

这也正是作者把史老太君以“贾母”来称呼的主要原因,她是个假母,有母之位,无母之爱,只能给黛玉物质供养,给不了爱的滋养。

贾宝玉也只是个假宝玉,有玉之外形,无玉之本质,对有着“咏絮才”的黛玉毫无助益,只有损耗。

在这两个人的共同作用下,林黛玉就像一根挂在枯木上的玉带,失去了生机。而贾母和贾宝玉,就是那两株枯木。

从贾府到王家,巧姐在物质上走向贫乏,精神却得以丰满。

巧姐和黛玉一样,在小小年纪就遭遇了人生的巨变。所不同的是,父母双亡之后的的黛玉,在物质上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补偿,巧姐却是一落千丈,从金娇玉贵的大小姐,沦落为村姑。

当然,能够做村姑,都是因为刘姥姥的援助,否则,巧姐的人生将陷入艰难困苦的地狱般的境地。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可以想象,初到刘姥姥身边的巧姐,生活起居上会有各种不习惯。但是,她比黛玉幸运得多,因为她能从刘姥姥那里得到足够的精神滋养。

刘姥姥是个穷人,穷了一辈子,贾府所拥有的一切,她连见都没见过。但这并不影响她成为精神上的富翁。从刘姥姥两次进荣国府来看,身为穷人,面对荣国府这些贵族太太小姐以及宏大的场面,她一点也不怯场。她既能在她们面前侃侃而谈,也能看穿她们想捉弄她的小心机,还能将计就计,把娱乐进行到底。她的这份豁达和睿智,贾府这些人加在一起都比不上她。

这一切,都将深深感染和影响巧姐的成长。

作为贾府第五代的长女,拥有贾琏和王熙凤这样的父母,巧姐的教育其实很成问题。如果一直在王熙凤身边长大,她多半会成为刁蛮任性甚至有些狠毒的人,与夏金桂差不多。

我们有理由相信,王熙凤会倾尽所有给女儿最好的生活,但在精神滋养上,王熙凤本身也是匮乏的,她根本不知道该怎么给女儿爱的滋养。

这正是巧姐的幸运,她虽然在物质生活上一落千丈,但她却因此远离了贾府这个爱的荒漠,投入到刘姥姥爱的海洋里。

所以,即便巧姐一辈子都将在农村度过,过着粗茶淡饭的生活,但她拥有了静好的岁月、平和的心境,就像薄命册里那个在荒村野店里专注于纺绩的女孩。甚至,她不再是贾府那个容易生病的娇小姐,而是像刘姥姥一样活到七老八十依然硬朗的健壮农家人。

这就是黛玉与巧姐不同的人生走向:带病入贾府的黛玉在长期的哭泣中迅速枯萎,生命定格在花季年华;同样带病来到刘姥姥身边的巧姐,却在欢笑中越活越健康,像刘姥姥一样长寿。

有这样的区别,主要是因为,黛玉的外祖母虽然是亲外祖母,却没能给她真正的爱;刘姥姥是巧姐八竿子打不着的姥姥,却给了她比亲姥姥还亲的爱。

很多人像贾母一样走进了误区,以为给孩子足够的物质就是爱,却不知道,真正的爱,是精神上的滋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楼梦里的十二金钗
“母蝗虫”为何出现在回目里 | 詹丹
漆永祥 | 读《红楼梦》刘姥姥札记七则
“大观园”记|《红楼梦》到底有多“红”?
《红楼梦》里王熙凤是男权社会里的一朵铿锵玫瑰?
贾府是缺丫头还是缺茶?宝钗为什么把自己喝了一半的茶递给黛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