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晴山堂,南山当户转分明
★旅游地点:江阴仰圣园之晴山堂
其实碑廊走到头,就是晴山堂了,这是徐霞客在明万历四十八年时候,为了庆贺母亲大病初愈而盖的,当时适逢“四月晴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的好时节,徐霞客请人绘制了一幅《晴转南山图》,于是便命名为“晴山堂”,也表达了对母亲寿比南山的美好祝愿。

晴山堂的石刻原来是纸质的书籍,也是从这一年开始,徐霞客才请人把表彰他祖辈的诗词赋序和为母亲八十大寿由文人墨客题词的诗图,镌刻在石头上以示纪念。徐母于明崇祯三年去世,徐霞客为了纪念母亲,把这些石刻砌嵌在了故居晴山堂的内壁,因此这些石刻又被称为“晴山堂石刻”。

原来的晴山堂也毁在了兵燹,刻石因为坚硬的材质幸存了下来,连同《晴山堂帖叙略》木刻三方一并砌在专室的壁间。

现在的晴山堂是一九七八年建造的,座西朝东,三面环水,堂院的门前站着一对石狮子。这对石狮子看起来倒是有些年头,但是没有看到说明,可能只是看起来有些沧桑感,大约年代不是太久吧。

堂前是一座庭院,栽种着江南常见的花木,两株红枫如同两名忠诚的卫士,分列在大门左右。这两株枫树大约是红枫品种,不必经霜就能红于二月花的。

正堂中有“徐母教子”的塑像,徐母王孺人对于儿子放弃科举外出周游的壮举予以支持及鼓励,徐霞客的父亲也放弃了科举,喜欢游历,只是没有儿子那样深入,也没有留下脍炙人口的作品。

徐母自己在家纺纱绢布,承担起了养家糊口的重任。当时徐家有好几架纺纱织布机,应该是并不仅于自家穿戴,还用以出售以补贴家用。说到徐霞客在当时的环境下能够不走科举的道路而远游,与母亲是分不开的。

晴山堂除了大门的那一面,其余三面墙壁上整齐地嵌着七十六块石刻和两块木刻,撰写者是元末至明朝的知名人士,共有八十八人,诗文共计九十四篇,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宋濂、倪瓒、祝允明、顾鼎臣、高攀龙、董其昌、文征明、米万钟、黄道周等,可见当时徐家与士大夫阶层交往颇多,可以说这些石刻,几乎集明代书法菁英了。

这些石刻基本上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赞誉徐霞客祖辈的诗文,可见徐氏早年前是真正的名门望族;二是赞扬徐母教子的颂词,也唯有这样思想解放开明的母亲,才能教出徐霞客这样的大旅行家、大地理学家吧;三是记述徐霞客生平活动的史料。

这些石刻根据无锡和江阴的徐霞客研究者整理后,一九九五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晴山堂法帖》。石刻不仅有较高的书法艺术价值,也为后人研究徐霞客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晴山堂的后院,有徐霞客墓。三条砖石铺砌的甬道,从晴山堂通往墓地。三级麻石台阶上,是青砖砌成的祭台。

墓前竖着清初的碑“明高士霞客徐公之墓”,顶端横刻十七世,可见徐霞客是徐氏家族的第十七代直系。这块碑,是清朝初年的原碑,墓是一九七八年从徐家祖坟迁入的。

旁边有一尊徐霞客雕像,通体汉白玉,一手放在后背,一手拿着什么,双目平视,似乎在远眺着什么。

一侧是李先念的题词:“热爱祖国,献身科学,尊重实践”,这是在纪念明代杰出的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诞生四百周年的时候说的。

自驾游:江阴仰圣园之晴山堂
11月初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来无锡的文化底蕴这么深厚
〖无锡市[江阴市]〗徐霞客故居和晴山堂石刻、徐霞客墓、胜水桥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 “朝碧海暮苍梧”,矢志不渝苦追寻 ——从《徐霞客游记》说来
他是古代富二代,放弃科考志游天下,如今被人尊称祖师爷
徐霞客(1587年—1641年)出生在明朝末年江苏省江阴县(今江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苏江阴徐霞客故居及晴山堂石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