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鲁迅笔下的百草园和风情园——绍兴五日(3)

★旅游地点:浙江绍兴鲁迅故居之百草园、风情园

从鲁迅故居贴墙往后走,就是大名鼎鼎的百草园了。鲁迅曾用深情的笔墨回忆了在这里的快乐童年时光,占地近2000平方米,原来是新台门周姓十来户周姓人家共有的一个菜园,种一些瓜果蔬菜,秋后用来晒谷。

从先生的文字里,我们可以知道童年时代的鲁迅,常常在这里玩耍,桑椹和覆盆子的味道,让我不禁口齿生津。而捉蟋蟀、拔何首乌、捕鸟雀的行为,可见小时候的鲁迅有多么顽皮。

鲁迅那篇著名的回忆性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起点就是这里了。这篇散文全中国人都读过,因为本文入选语文课本,是必读书目。在我的记忆里,似乎还有全文背诵的要求,不知道现在是不是大发慈悲地只要求背诵其中个别章节。虽然文章写得十分有趣,但要通篇背诵下来,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新台门易主后,南北两端曾有变动,不过基本上还能够保持原貌。尤其是西边的那截矮墙,活脱脱就是鲁迅笔下的模样。

周家汲水的老井还在,童年的鲁迅很喜欢这里,经常跳上跳下地玩耍,浑然不顾可能跌落井沿的危险。


如今的百草园依然栽种着各种蔬菜,冬瓜已经结了很大的个儿。与其说是农作物,在这里倒不如说是观赏植物。尤其是孩子们,看到个儿大的冬瓜,忍不住欢欣鼓舞:“这里还有一个西瓜!”看来是生活在城市里的娃儿。

再往后走是朱家花园,原来是百草园的一部分,也就是说,鲁迅当年玩耍的乐园比我们今天看到的还要大一些。地产易主后,这里经过了改扩建,已经不是当年的旧貌。绍兴并没有把这里硬生生地恢复成百草园的一部分,而是略加修葺,成为另一个整体。

虽然没有亭台楼阁,但几间平房看着也都挺像样的,看起来年代不算久远。园子很大,树木高大,尤其是有一棵樟松粗大挺拔,绿叶成盖。从这里出门的话,可以通往乌篷船码头。

短短的中午时间,是不可能给我们乘坐乌篷船的闲适的,所以我们折到另一边的鲁迅风情园去,这是绍兴古城中保存得最完整的花园台门。

这里原来可能也是朱家台门,现在这里基本上就被当成是陈列馆之类的存在,依次设立了“绍俗祝福”、“越俗漫话”、“迎刘赛会”、“男婚女嫁”四个展馆,还有一些其他配套的建筑,看起来也自成一个体系。

崇德堂这个名字听起来就是人家的正堂,至少也是会客的地方。不过现在这里摆放着文房四宝、书画作品等,说白了也就是售卖纪念品的地方。

我对此是不大感兴趣的,不过朋友在这里流连了不少时候,当然顺手也买了一些小东西。

越青堂里陈列的是一些瓷器,有大件和小件,都很精致,釉彩特别温润,当然这些都是现代的作品。

可是我忽然就想到了绍兴博物馆,虽然在祖国大大小小的博物馆中,绍博绝不出名,但正如看吴国历史去苏州,看越国历史在绍兴,对吴越春秋曾经很感兴趣的我,暗暗地把绍博划进了这次的行程单里。

再往前走,是一处水榭,这里才是朱家台门的精华建筑,又被称为“老磐庐”,西接周家新台门,东邻周家老台门,位置正是在鲁迅祖居和鲁迅故居之间,也是游客游览鲁迅故里必游之处。

水榭的尽头,是一个戏台,圆石为柱,刻着“鱼乐国”,还有两旁的楹联“鸢飞月窟地,鱼跃海中天”,都是董其昌所题的。而另一副楹联“地似三山春似海,花为四壁船为家”,则出自朱阆仙的亲家,擅写魏碑的陶浚宣的手笔。

据说有机会的话可以在这里看到越剧。而看台,则是在水榭另一边的“宛在水中央”,其实虽然不是在水的中央,也算是在湖里了吧?如果说这样的戏台不算新鲜,但这样的看台着实别致。

但是对于我们,是没有耳福欣赏越剧表演了,在这样别致的看台里,有点小小的遗憾啊!

这里原来是越王望花宫的旧址,当然如今望花宫的建筑应该是片瓦不存了。明初名将胡大海的官宅,就建在这里,可能也已经故宅不存了吧?这里的建筑看着还是很新的,应该是后来朱氏买下旧宅后翻建的。

在池畔还有一块磐庐石,这块名石因绍兴名士程柏堂勒石而得名,这还是清朝宣统元年的事儿了。

磐石是明代重臣朱赓的旧物,当年,朱氏荣归故里途经山东,看到这块石头十分喜欢,其门生正好在当地为官,看到恩师喜欢,自然割爱相赠。清光绪年间,朱阆仙在这里大兴土木,向朱赓后裔购进此石,从此成为朱家台门的镇台之宝。


穿过洞门有婚俗馆,用彩塑蜡人的形式演示了越地的婚礼、洞房、迎亲、宴客等场景,大红的颜色色是中国人爱用的喜色。


迎神赛会用大型的微缩景观展示了当年的壮观场面,游行队伍抬神巡行,仿佛可以听到锣鼓喧天的声音。远处大山隐约,街道店铺林立,河上还有白鹅嬉戏。


“越俗漫话”则是以丰子恺的漫画,配合周作人的亲笔题诗,用木板雕刻的形式来展现绍兴的民俗文化。有闲的游客,会在画前驻足。

祝福厅则是“绍俗祝福”,这是绍兴旧时过年的一种风俗习惯,墙壁上挂着绍俗的版画,

旁边有花雕馆,在绍兴提到花雕,绝不会有人误会是花的雕刻艺术,而是一种绍兴最出名的一种酒的名称:“花雕酒”。


花雕,又名状元红、女儿红,是中国传统的黄酒,它的起源甚至比中国的文明还要长一些。远在六千年前的山东大汶口文化时期,就已经起源,证明中国的酒文化有多么的源远流长啊。

绍酒有很多品种,比如元红酒、加饭酒、善酿酒等,而花雕则是其中最负盛名的,酒性柔和、酒色清亮,酒味甘醇,因此蜚声海内。

花雕原名“花凋”,纪念花的早夭。民间在女儿满月那天就选酒数坛,埋在地下,直到女儿出嫁的那天再取出请宾客共饮,因此得名“女儿红”。如果女儿早夭,那就是鲜花凋零,此酒便不能称作“女儿红”,而是“花凋”,花雕同名。

后来的习俗逐渐演化成生男孩时也酿酒,在酒坛上涂以朱红色,加以彩绘图案,又称“状元红”。难怪我们在展厅里看到的小坛黄酒,一个个都是明亮艳丽的朱红色呢!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酒坛都漆以朱红,还有湖兰色、褐色……花雕酒发展到如今,早就脱离了原来的意义,而成为“液体蛋糕”,因为绍酒营养之丰富,在世界的酒体中,也是相当罕见的。

走出百锦苑就是出口,又回到了石板路上。

 

培训顺游:浙江绍兴鲁迅故居之百草园、风情园

7月盛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绍兴城区最有名的景点之一,中小学生必打卡之地,竟然缩水成这样
住绍兴咸亨酒店,游周边各大景区
绍兴鲁迅故居一日游
百年百景 | 横眉冷对千夫指——绍兴鲁迅故里
绍兴——百草园
跟着课本游绍兴,鲁迅故居与三味书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