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绍兴博物馆,感受越国文化——绍兴五日(21)

★旅游地点:浙江绍兴博物馆

一直心念着去博物馆,不过同行的诸位并没有太大的兴趣,所以我最终只能无奈地成为独行侠。在公交车站向一位老伯问讯,他很热情地告诉我怎么坐车。下车前,又热情地提醒我到站了,然后往回走不多远。看来,这也是位喜欢逛博物馆的同道中人哪!

创建于一九九二年的绍兴博物馆还很年轻,没有悠久的历史,不过因为绍兴这片土地上有着深厚的越地文化,所以我还是执意要去看一看。

远远的,就看到一把墨黑的巨剑直指苍穹,气势迫人。这片广场占地颇广,长长的薪道,表达的是励精图治的主题。毕竟是越国故地,雕塑以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的历史故事为主题,整个形状都仿佛一把越王剑,中间劈出了一线天,正面刻瓣是《绍兴建城2500年名城记》。

底座的水池水道,象征着绍兴的水乡特征和名湖鉴湖,前后用薪柴铺出一条薪道,表现“卧薪尝胆”的故事。薪道长40米,刻着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

虽然没有看成镜湖的十里荷花,但是先在梅龙湖看到了夜荷,又在绍博的两侧看到了荷塘,也算是让我感到十二分安慰了。

绍博主展厅不能算很大,加起来才1800平方米,由两层楼面组成。但是就越国文化而言,绍博无疑是最全面也是最详尽的。

“绍兴历史文化陈列”是绍博的基本陈列,包括了远古的绍兴、越国、会稽郡、越州、绍兴府、近代绍兴六个部分,系统介绍了绍兴从新石器时代至辛亥革命时期的历史,再现绍兴五千年历史和文化。

嵊州旧石器时代石器的发现,表明绍兴的人类活动至少在十万年以前。而嵊州小黄山、萧山跨湖桥文化、余姚河姆渡文化、绍兴马鞍等遗址的发现,证明绍兴这块土地上,在九千年以前,就已经有越先民的存在。

橱窗里,用图文资料和出土的文物,展现了一个个遗迹,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先人们留下了灿烂的文明。

 这些石器虽然很粗糙,远不如今天的精致,可是我们却看到了先民们辛勤劳动的痕迹。而陶器虽然没有刻上精美的图案,但至少在功能上,已经有了今天各种器物的雏形。

舜种嘉谷和大禹治水的传说,在绍兴流传甚广,可见绍兴的文明史,是伴随着华夏五千年灿烂历史的。

公元前六世纪,越君允常拓土称王,但是越国成为春秋霸主之一,却是在其子句践的手里。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卧薪尝胆,句践灭吴,随后逐鹿中原。不过在被楚所败后,境域又缩回越国故地。

大量的出土文物,丰富了绍博的馆藏。这些文物有石器时代,也有夏商时期,至周朝的器具已经刻上了精美的纹路。

玉器倒不及我们曾见过的良渚文化那么精美,不过一对跪姿玉俑需要用放大镜才能看得出细节。

至春秋时期,越国的器具已经带上了江南水乡的柔和,各种铜铁制品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武器和农具。到战国时代,青铜的舌形孔锄、长方孔锄等已经与今天的锄头相差无几。


战国时期的车构件和陶制品,已经有了相当高超的工艺,甚至已经出现了漆器。我一直以为漆器的出现时间比较晚,没想到它是紧跟着青铜器出现的。

相对于灰陶来说,红陶的色彩和工艺又更上层楼。陶器从石器时代就已经进入了先民们的生活。

除了各种形状的玉器,春秋时代已经出现了绿松石和琥珀。可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从先民时代的贝壳,到后来的玉器,再到春秋时代就已经出现的松石,人们对美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

乐器展示得不多,倒是有一群小朋友很感兴趣,手机不断地按下,小女孩很着急:“不要光拍文物,还要拍人啊!”

我暗自好笑,果然女孩子喜欢摆POSE留下倩影。后来听到他们的谈话,才知道原来这是他们的暑期活动:“不拍人就不知道我们在博物馆举行活动啦!”

这群小朋友还真有审计的意识啊,知道得留下轨迹,长大了要干审计这行,估计会很在行嘛!

玻璃柜里还有一些矿石标本,和今天看到的也没有什么不同,到底金属的质地坚硬,不容易被风化。

越剑是相当出名的兵器,在冷兵器时代,这些锋利的兵器绝对能在战争中抢夺先机。平脊剑、嵌脊剑、菱格剑、凹从剑、无格剑……琳琅满目。其实形状无所谓,重要的是锋利。

“越王句践”青铜剑是复制品,剑身很长,流线型很漂亮。原件在湖北省江陵县出土,所以藏在湖北省博物馆。

除了这柄名剑,还有几柄越王剑,应该是王者用剑。旁边有舟船模型,越地多水,当年西施就在河边浣纱。

刚看到乐器的时候,我以为是一组编钟,因为粗看形状很象。走近了看说明,才知道人家叫青铜鎛钟。这种乐器在殷商末期出现,是一种与编钟相类似的乐器,不过看起来比编钟更美观。

这段时期出现的玉器、玛瑙环和水晶圈等首饰,工艺又更细腻了一些。玉石贝是贝壳的形状,看起来似乎是玉化的贝壳。

玉石除了制作首饰外,还会制作玉石剑、玉戈等武器,不过想来应该更注重其装饰性。玉石打磨得再锋利,也比不上青铜或铁器。

於越民族在发展过程中,无论是青铜剑的铸造、葛布的织造、印纹陶的烧制,都具有丰富的内涵,还出现了原始瓷。

虽然被称为瓷,但并没有后世的瓷器那么细腻,釉彩也不丰富,如果不是看说明,我会认为它们是陶器。

原始瓷是中国瓷器的鼻祖,作为於越人主要活动区域和建国之地的浙江,是原始瓷烧制和出土数量最多、器类最丰富、组合最完整、发展序列最齐全的地区。

会稽郡是秦统一中国后,合吴越故地置的郡。东汉太守马臻兴筑鉴湖,使平原九千顷土地得以灌溉,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东汉吴会分治,直至南朝,会稽郡的经济都很繁荣。东晋时期,北方战火纷飞,南方的会稽却富甲一方,当时豪门望族争相驻足,所以人才辈出,盛况空前。

东晋时用原始瓷烧制的一些生活器具已经相当精美,包括茶杯、酒杯、分格盘等,即使放到今天也并不逊色。后期出现的青釉瓷,从色彩到烧制工艺都有长足的进步。

青釉瓷佛像堆塑罐等瓷器制品,已经相当精美。罐子的顶部雕刻着人物和动物,甚至还有亭台楼阁。各种动物形状的器具,也活灵活现,连动物们的面部表情都十分生动。温酒器也是瓷器中的重头戏,绍兴黄酒天下知名,可能早有渊源。薰炉也很漂亮,大大小小,形状不一,还有提手,有的镂孔,很均匀。五管瓶很奇特,整体看是一只大瓶子,可是瓶身上又有五只小瓶,中间的略大,周围有四只小瓶子围拥。

下楼,继续看越州,历史的车轮已经滚到了隋朝,以旧会稽郡置越州。唐代,越州是浙江东道治所,五代,是吴越国东府,至北宋仍为一方要邑。这段时间越州境内农业、手工业发展迅速,尤其是越瓷、越纸和越罗誉满天下。繁荣的经济吸引了大批北方的文人,形成“浙东唐诗之路”。

我向来喜欢瓷器,越瓷到唐朝,不仅手工艺精湛,釉彩也显得很细腻。虽然颜色不够丰富,但是连小物件如油盒、粉盒也做得十分可爱。

青釉瓷十二足砚让我对砚台大为改观,原来一直以为所谓砚,都是黑色的。可是看到这只隋朝的瓷砚,不仅有十二只“足”,而且整只砚台如同一个整体,浅褐色中微带肉色,漂亮极了。

还有各种各样的壶啦、碗啦、盏啦什么的,也是极为精美,不仅碗的外部,连内部也都有着漂亮的花纹。

唐朝是个极度繁荣的朝代,这时候的越州已经有玻璃碗问世,不过还有一个青铜内胆。可见当时的越州,贸易极为发达。

南宋初年,宋高宗赵构因为金兵南下避难越中,下诏改远绍兴,升越州为绍兴府,从此,绍兴之名沿袭至今。赵构迁都临安后,绍兴一度成为南宋的陪都,成为仅次于临安的大都会,酿酒业、丝绸业和造纸业都有长足的发展。

南宋高宗永思陵、孝宗永阜陵、光宗永崇陵、宁赛段永茂陵、理宗悄穆陵、度宗永绍陵被称为宋六陵,就在绍兴,足可见当时绍兴的地位。

此后,绍兴的酒名冠全国,茶香冠两浙,锡箔也名扬全国,明清的瓷器更加精美,尤其到了清朝,鎏金溢粉,华美非凡。不过,这时候的越瓷,好像已经名声不显了。

有一对“山水纹薄胎瓷玉壶春瓶”十分漂亮,瓶身是细腻的山水画,颜色很素淡,瓷胎很薄。

至近代,绍兴儿女抛头洒热血,谱写了一篇篇光辉的篇章,其中当然有著名的“绍兴三杰”之一秋瑾。

温馨提示:绍博的周末会有两场免费讲解,上午九点半,下午可能是一点半。可惜我没有时间听到讲解,憾甚!有时间的亲们,不如掐着时间去听听。

江南细雨撩愁绪,最怕帘前落旧悲。

共话轩窗长夜醉,独眠绣榻半生痴。

——七绝

培训顺游:浙江绍兴博物馆

7月盛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回溯时光,拥抱绍兴风物志!
在绍兴博物馆寻找千年的越王剑
【越中】『越中金石概括』
越王“剑”与吴越王“简” ——“绍兴博物馆馆藏典籍版本展”展品集粹之二
丹阳铜器博物馆
绍兴博物馆耀州窑瓷展(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