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铁琴铜剑楼,带着武侠风的藏书楼

★旅游地点:常熟古里铁琴铜剑楼

一直知道铁琴铜剑楼的大名,对于有个武侠梦的我来说,初听还以为是某个武侠传承的楼子呢,后来才知道人家是一座藏书楼,而且还是挺有名的藏书楼。所以,没有文化实在是太可怕了,张冠李戴得让人哭笑不得。囧。

这次去古里,意外地发现原来被我念叨了很久的铁琴铜剑楼,竟然就在古里镇区的中心位置,拉着朋友走进去,登记一下身份证就可以免费参观了。

铁琴铜剑楼由古里人氏瞿络基创建,始建于清朝乾隆末年,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与山东聊城海源阁、归安陆氏皕宋楼、钱塘江丁氏八千卷楼合称清代四大私家藏书楼。如今四大藏书楼已经只剩下这么一座了,直让人感慨沧海桑田。

建楼的时候楼名“恬裕斋”,后来因为要避光绪帝载恬的名讳改称“敦裕堂”,这些名字都是很普通的藏书楼名字。

后来,瞿氏收藏了铁琴一张、铜剑一把,于是铁琴铜剑楼这个带着浓郁武侠风的楼名便应运而生。它的闻名于世,是因为其藏书质量高、数量多。历经五世传承,人们用十个字来概括它:“读书、藏书、刻书、护书、献书”。

原本的铁琴铜剑楼有四进,其中第一进门厅、第二进恬裕斋毁于抗日战争中。解放后,瞿氏后人把楼藏一并献给国家,现在我们看到的是重修于2009年的,被称为铁琴铜剑楼纪念馆。

第三、第四进是坐北朝南三楹回式楼房,中间有个小天井,面阔三间,进深七架,垂檐硬山造,下檐雕着精巧的夔龙纹,显得很精致。

当时这两进的楼上供藏书用,第三进楼下是读书处,第四进楼下是家祠,也收藏着古物和石刻。瞿氏子弟瞿镛开始,就收藏金石。

走进“铁琴流芳”厅,我们一眼就看到了被置放在大厅左右玻璃柜中的铁琴和铜剑,这可是当年楼主钟爱的金石古玩啊,要不然也不会干干脆脆地用这两样物件作为藏书楼的楼名了。

铁琴为木质,外面包了一层铁皮,长120厘米,宽23厘米,高10厘米,扣七弦。背上长方形的孔中有“金声”两个篆字,,瞿绍基在《琴书悦性灵》中,描述铁琴与古相伴的闲雅时光。

瞿镛盛赞铁琴的音质适合古调,估计是可以弹《广陵散》这种古曲谱的。不过我们现在看到的铁琴是复制品,原物被收藏于国家图书馆。

厅堂正中挂着一幅《铁琴铜剑楼图》,这是近代著名画家根据瞿氏后人瞿旭初提供的瞿宅平面图画成的,标着八个小篆字:“常熟古里藏书之家”,瞿氏自然是当得起的。

一旁有瞿镛的《铁琴铜剑楼词草》,藏书家泰半都淡怕名利,以读书为乐。《词草》中就让人体会到了主人的读书之乐,一卷在手,自得其乐矣。

两侧的厢房陈列着各代楼主的介绍,不用大量使用透明材质,对于像我们这种眼睛不是太好的人来说,觉得有些不习惯。展品不多,当时瞿氏后人把大量的藏书都捐献给了图书馆。

经过天井来到最后一进,正堂挂的是横幅卷轴,描绘的是江南水乡棹舟归来的场景,闲适的气息便扑面而来,太悠闲了。

两侧的厢房陈列了瞿氏后人的介绍,还是蛮详细的。展柜里还有一些瞿家的往来书信,藏书家族的人,都写得一手好字。

看了展品才知道,原来铁琴铜楼不止是自己藏书,还刊印了大量的书籍发行于世。藏书只是娱己,刻书却是悦人,在电子书没那么方便的古代,刻书显得尤其的重要。

《常熟·中国藏书之乡》的介绍,让人们叹为观止。原来常熟的藏书楼并不限于铁琴铜剑楼,还有一些私家藏书楼也传承了好几代。

古代称私家藏书是“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一般藏书发展的普遍规律就是“藏家无三代”,也就是说虽然本人热衷于藏书,但是子孙能够世代相守的却微乎其微。

常熟有很多藏书都达到了三世以上,例如瞿氏就保存了五世,翁氏保存了六世。看着密密麻麻的藏书家与藏书楼的名字,我们只能感慨常熟的文脉渊源。

很多藏书家有着父子藏书、兄弟藏书、夫妻藏书的美谈,最出名的是钱谦益和柳如是的绛云楼,其他诸如赵用贤、赵琦美父子的脉望馆;赵烈文、赵宽父子的天放楼、小脉望馆等,都在藏书史上留下了美名。

后来四月份,我还带着小伙伴来过一次,旁边的小院里有株含笑,当时开得奇香四溢。

我用手轻轻一碰就掉了两片叶子,我把它们珍而重之地放在口袋里,结果直到尚湖打了转离开,手指还是香的(因为时不时会插到口袋里)。

自由行:苏州常熟古里铁琴铜剑楼

12月初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铁琴铜剑楼
清代四大藏书楼
琴剑书香
常熟古里铁琴铜剑楼
历尽劫难得以“幸存”的藏书楼
在家看天下·每日一景丨常熟铁琴铜剑楼:书香的记忆 文化的传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