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甘肃省博物馆,永久收藏的马踏飞燕(3)——兰州5日(18)

★旅游地点:甘肃省博物馆之丝绸之路文明展厅

公元前二世纪,汉武帝派张骞出使并开通西域之后,在古代长安和罗马之间就形成了一条以丝绸贸易为特色的文化走廊,这条贸易通道横贯亚、非、欧三大洲。

因为当时中国的丝绸十分受西域欢迎,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首先将其称为“丝绸之路”。作为丝绸之路上的西北重镇,是古代中国通向西方的门户,也是东西方交往的主干道和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丝绸之路在甘肃留下了无数璀璨的文明。私以为甘博最值得一看的,就是丝绸之路文明展厅

甘肃是目前中国最早出现青铜器的地区之一,发达的早期青铜文化和马的驯养促进了经济发展和交往范围的扩大,甘肃成了古代中国最早接受并传授东西方文化的前沿地带。

这个展厅里还展出了一些彩陶制品,彩陶权杖头如果不是看说明的话,我还以为这是一个罐子。这件出土于西和县宁家庄的彩陶,属于仰韵文中晚期,彩绘已经相当成熟。

之所以把仰韶文化的彩陶也放在这个展厅,想必是因为杖头不是中原的物品,而是埃及、非洲的东西吧。

红陶刻划纹鸟形器属于齐家文化,有点类似于罐子,制作成了一只鸟的形状,尤其是鸟头,还是非常形象的。

三狗纽盖彩陶方鼎出土于玉门火烧沟,属于四坝文化。鼎呈四方形,鼎脚不知道是不是后来修补过的,颜色明显与鼎身不同。鼎盖上雕着三只小狗,中间的一只比较完整,两侧的多少有些毁损。

可能是这个时期狗已经与人类生活得很和谐,有很多出土的文物都有狗的造型,甚至有几十片犬纹的青铜制品。

到了沙井文化,陈列的文物类型就更丰富了。这个时代人们的审美普遍提升,除了生活用品,还有大量的首饰,比如镶绿松石的金耳环就很精致。

周、秦的先祖在泾水上游和西汉水上游兴邦立业,开疆拓土,中原文化不断向西推进。到战国时,秦长城西达临洮,秦与河西走廊的交通已经通畅,甘肃出土了大量的周秦青铜器。

甘肃灵台白草坡出土的一批青铜器带着浓郁的草原民族风格,发现的八座西周墓里出土了三百多件青铜器,这些青铜器已经具有相当精致的花纹,

西周初年的时候,灵台白草坡这个地方是军事要冲,是王朝与西戎之间的交通要道,可能在这里发生过多次大规模的战役。因此,在出土的这批文物中,有大量的青铜兵器。

铜啄锤怎么看都不像是个锤子,我初看的时候以为是一把短匕或者是长剑的一个剑头部分。只能说,我们的思维里已经固化了锤子的形状,完全不知道古代的锤是这样的。

很快看到了一把青铜短剑,我又懵了。这把剑怎么看都是是装饰用的,上面有着镂空的花纹。看了好一会儿才明白,原来这花里胡俏的东西,是剑鞘。而剑相比起来,倒是比刚刚看到的铜锤要更薄一些。

有一个铜戟居然雕了一个胡人的头,这是“以胡制胡”么?不仅如此,在戟的其他部位,也不乏雕饰的纹样。这不仅是一件武器,也是一件工艺品了吧。

虽然知道金子在春秋并不罕见,这也是当时流行的硬通货。那时候的国君赏功臣的时候,就喜欢赏多少金来着。不过,我还是没有想到当时的技艺,已经能把金子打造得这么薄。而陈列的金饰片,显然只是作为装饰作用的。

战国时候的铜饰片图案就更加复杂了,镂空打造了很多动物的形象,比如双鹿纹铜饰片、动物纹铜牌饰、立兽铜带扣等。

长城外,辽阔的草原上生活着匈奴、月氏、乌孙等多个游牧民族。汉朝的时候,匈奴是草原的霸主,像月氏、乌孙这些少数民族的族群就生活在汉民族和匈奴的夹缝中。同时,也把华夏文明传播到中亚西亚和欧洲,也为中原带来了草原民族的生活习俗和物质文化。

丝绸之路使东西方之间的交往更趋频繁,商胡贩客往来不绝。即使魏晋时期中原地区社会动荡,但陇右河西还是相对稳定的,因此丝绸之路依然畅通无阻。

武威磨嘴子出土的西汉《仪礼》木简看着容量不小,虽然现在已经看不到木简上的文字(看到了估计也不认识)。

东汉的医药木简文字很清晰,我们偶尔也能认出几个字,连猜带蒙,还是没有能够把一条木简上的字认完全了。

甲渠候官治所是额济纳旗至金塔一段河西长城的辅助防御设施,治所由鄣、坞两个相连的方形城堡组成,其中南面的坞比较大,面积约两千平方米。坞的三米范围内围列四排尖木桩,坞墙上有转射攻击敌人。坞内侧有房屋、灶和牲畜圈等,供士兵使用。从复原模型来看,那时候应该是地大物博的,中间的地方很空旷。

武威楼台出土的东汉绿釉陶楼院已经很成规模,楼高五层,下面两层又有回廊相围,由可以拆卸的二十三个部件组装而成。这座楼院是东汉后期豪强世家庄园坞壁的浓缩写照,可见当时的社会还是相当富裕的。

同样在武威雷台出土的铜连枝灯是一个灯台,高146厘米、宽66厘米。底座是倒置的喇叭形,座面装饰瑞兽纹和云气纹。灯呈树形,主干分为三段,套插而成,段与段衔接处各置十字形的托架,就像是灯树的分枝。十字托横向四出,四端各饰透雕花叶一个,干枝顶端有仙人骑鹿形的纹饰。

这样一来,完整的连枝灯可以放置十三盏,那光线就很明亮了。不过现在有的枝丫毁损了,剩下的托架只能放九盏灯。

有一件敦煌出土的西汉玩具衣服十分有趣,颜色倒是很鲜艳,不过这尺寸也委实小了些,大概是给玩偶穿的,要不就是给小孩子练手用的?

还有一些小玩意儿也挺有意思,不过正在我们小声讨论黄羊夹子怎么使用的时候,听到传来义务讲解员讲解“马踏飞燕”的声音,顿时顾不得这个夹子是如何捕捉黄羊的,急忙循声赶了过去。

自由行:甘肃省博物馆之丝绸之路文明展厅

6月初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甘肃省博物馆,一个被大众低估的博物馆
甘肃省博物馆里的玉门火烧沟精品文物
兰州游(35)甘肃省博物馆
甘肃省博物馆(上),全国唯一的丝路主题展,可不只有马踏飞燕!
7.甘肃省博物馆【一级博物馆】
宝玉玲珑分享:甘肃省博物馆巡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