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卧虎说】从鲁迅研究说起

作者简介

卧虎:作家、编辑、策划人。先后在县城、省城、京城等从事新闻和写作30余年。全国小小说作家班创始人、全国小小说高研班创始人和1-14届负责人,开创小小说网络教育先河,网上发表小小说教学相关文章万余篇。

【卧虎小传】卧虎微信:Wohu203

《卧虎辞典》· 从鲁迅研究说起

从鲁迅研究说起

有高于鲁迅的视野,才能更好的研究鲁迅。跳出鲁迅研究鲁迅,才能有更多新的发现。

何哉?有更深邃的世界目光,才能更明白鲁迅。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跳出鲁迅,才能看到更完整的鲁迅。

也就是说,你不能跪着研究鲁迅,仰望着研究鲁迅,而应该平视的甚至俯视的研究鲁迅。何也?因为如此的研究鲁迅,才不是浅薄的平庸的。

何以如此?你只有做好做足功课,才可能有深入深刻的研究。但有意味的是,这样的研究却世所罕见。何耳?即使是名家研究名家,名家写名家,境况也很尴尬。如罗曼·罗兰这样的大家,写《托尔斯泰传》《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但他对文学、音乐、雕塑的认知也远在这些大师之下。而一般的作家、评论家、学者、研究者,则更是功力不逮,坦率说,他们虽辛勤劳作,但所发表出版的大量研究成果,学术价值并不大。

如钱钟书、王蒙、冯骥才、余秋雨是中国当代文学大家,学者型作家,他们研究当代中国作家,当举重若轻。但老实说,大作家研究小作家,价值小,也没有大作家研究小作家,丰富者研究相对不丰富者的道理。大作家对小作家的关注,也多是指点江山的评论或点评鼓励罢了。

何以解决和突破?我以为只有学养丰厚,理论评论作家学者融为一体的一些人,经过努力,才堪此任。何也?以钱钟书的学养,评不好鲁迅。以鲁迅的学养,评不好曹雪芹。如同海明威评不好托尔斯泰,川端康成评不好巴尔扎克。何也?写作水平不在一个层面,又没有相关理论的支撑,研究何以鞭辟入里,博大精深?细究,古往今来,中外都没有系统成熟的小说理论,中国又只是点评的传统,小说研究如何深入系统?所以,蜻蜓点水,浮光掠影的研究多,相对深入扎实的研究少,人们对此也早就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了。再细看,诺奖茅奖鲁奖自诞生以来的小说颁奖词,又有几篇能提纯出长期指导小说创作的理论和评论?所以,顶端高端如此,中端低端的同质化平庸化也就见怪不怪了。

实事求是的讲,小说研究严重滞后小说创作,即小说理论评论界长期失职,不能更有效指导服务小说创作的这么大的一个局面,不是那几个人,那些人,几朝几代人能够造成的,而是积重难返,自古而然。何哉?我以为原因大致有十个方面:

一是和研究生态直接相关。文学是寂寞之道,研究是寂寞之道中的寂寞之道。科举以文取仕,天下人趋之若骛,如以研究取仕,则大不同。二是和庞大的创作队伍相比,研究队伍明显不成比例的偏小。专业研究者少,业余研究者廖若晨星,研究有起色者,谓之百万之中不能挑一亦不为过。三是终生从事研究者极少,六十岁以后,绝大多数都马放南山,偃旗息鼓。没有雄心壮志和奉献精神,是研究群体的悲哀和致命伤。四是研究视野普遍较小,腿疼说腿,腰酸说腰者多,有世界格局,家国情怀的研究者少。五是研究者知识结构不健全。研究课题普遍单薄,看问题孤立,缺少学贯中西,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融为一炉的大选题,大手笔。六是缺少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短则几百言,长则万言和几十万字以上的专著,沉淀下来,很少有真正独立的有价值的观点,也就是没有杀手锏。七是基础研究惊人的薄弱,塔基不牢。如在小说的溯源,对小说艺术本质的认知、故事情节细节关节在小说文体长中短小中的决定性作用、故事与小说的区别等等的常识性问题上,缺少应有的纵深研究和权威的科学界定。多是人云亦云,懒得思考,习惯于抄工具书教课书,取点糖精,加点水,糊弄别人,也糊弄自己,满足于小富即安,小打小闹。当然也就没有试错的风险,更没有探索和创新创造的乐趣。八是应用研究不系统扎实,塔身不高。九是开发研究转化能力差,塔尖不尖。十是研究没有形成真正的事业化和产业化,缺少战略上的规划布局,战术上的技术引领,战斗上的步步为营。也就是说,没有文学大国的品牌意识,没有独立性的世界奖项,没有开发应用好世界第一的研究市场和读者市场等。

中国文学的研究事业,问题很多,机遇更多。可填补的空白多的惊人,可供攀登征服的山峰比比皆是。在这片寂寞也可以不寂寞的沃土上,愿志同道合者形成一种强大的力量,为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多做些事,为中华民族的文艺复兴尽一份该尽的力!

『 相关链接 』

【卧虎说】从《书法家》说起

【卧虎说】《小说的三个层面》·《小说理论研究的三个阶段》

【卧虎说】说鲁迅

【卧虎说】《鲁迅》·《为什么鲁迅难懂》

【卧虎说】说小小说参评鲁迅文学奖

【卧虎文摘】冯骥才:鲁迅的功与“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鲁迅小说语言研究述评
颜同林|“变体链”与现代作家传统的再认识
鲁迅辑校古籍研究述评
作为“思想锻炼”的《野草》与鲁迅研究
鲁迅:由“耻”到“鬼”的视角突变
书讯191·王得后《鲁迅研究笔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