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分类与统计教学设计】分铅笔

教学内容:

中重度智障生数学教学生活化“我会分”中的《分类与统计》部分的第三课时《分铅笔》

学情分析:

培五学生共有10个智障生,由于残疾程度不同,认知水平和个性差异都非常大,计划分层教学。4个中度智障生和1个自闭生为第一个层次,另外5个重度智障和综合残疾学生为第二个层次。下面A类教学目标是为第一个层次的学生定制的,B类教学目标则是为第二个层次的学生准备的。教学时预计把全班10名学生分成5个组,每组一个A类生和一个B类生,再配一个陪读家长协助教学。

教学目标:

    A类:

    1、进一步理解“分类”就是把有共同特点的物体放在一起”,体会“分类”在生活中的妙用;

    2、学会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合理分类;

    3、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出“标准不同,结果不同”和分类与统计的常用方法为“定标准,分一分,数数和记数,完成简单统计表”;

    4、在强化物“礼物”的激励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并回答教师的提问,勇跃参加课堂探究、巩固拓展和生活实践活动;

    5、体验成功感,增强学好生活数学的信心和决心;

    6、让“分类整理”成为一种良好习惯和生活技能。

    B类:

    1、进一步感知“分类”就是把有共同特点的物体放在一起;

    2、在教师或陪读家长的辅助下尝试动手按不同的标准合理分铅笔;

    3、在教师或陪读家长的协助下尝试参与课堂活动,积极体验成功,感受快乐。

教学重点:

    1、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合理分类;

2、在具体的实践探究中发现和总结出“分类的标准不同,结果不同”。

教学难点:

1、在探究过程中总结出“分类标准不同,结果不同”;

2、让“分类整理与统计物品”成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技能。

课前准备:

1、根据教学设计制作配套课件。

2、给每组学生准备一个学具袋,每个袋子里装13支铅笔(红色的:2支有橡皮的新的,3支无橡皮半长的,1支无橡皮短的;黄色的:1支有橡皮的新的,1支无橡皮半长的,1支无橡皮短的;蓝色的:1支有橡皮的新的,2支有橡皮的半长的,1支无橡皮的短的)。

3、准备一些可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的生活小物件。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激发学习动机。

1、常规活动,组织学生课前做手指操。

2、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礼物,你们知道是什么吗?你们想不想得到这些礼物?

我们现在一起来完成这五个教学环节的内容,最后就能收获礼物了。同学们,加油!

   二、生活导入

1、播放小视频,边引导学生看视频边提问,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何为分类及分类在生活中的妙用:    兔宝宝商店的物品原先是怎样摆放的?(“杂乱”地摆放)动物们来买东西时好不好找?(忙得满头大汗,“难找”)后来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呢?即把蔬菜肉类、水果、零食和生活用品 “分类摆放”)结果怎么样?(很容易找到物品)到底什么叫分类呢?(把有共同特点的物品摆放在一起就叫分类。)

2、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可以见到分类的现象,比如说这些礼物盒,老师可以分类整理成这样,大家看看这是按什么标准分的?(按“颜色”标准分类整理的),还可以把这3个小的和这3个大的位置交换一下,这又是按什么标准分的?(按“大小”标准分类整理的)分类整理后的礼物盒子是不是更整齐,更美观呀!一看就一目了然:大的共有7个,其中3个红的,4个绿的;小的共有6个,3个红的3个绿的。

三、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哇瑟!好多铅笔呀!有这么多的铅笔,想一想可以怎样分类呢?

2、放发学具,组织学生分组探究如何给这些铅笔进行合理分类。    3、出示幻灯10,教师下位了解各小组分类情况,及时拍照展示学生动手合理分类情况。

4、引导学生说一说展示照片上是按什么标准分的?分为几类?数一数各有多少支?(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分类标准和分类结果)

5、组织学生看板书,观察讨论:这4种分类的标准是不是一样的?(标准不同)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是不是一样的?(结果不同)

6、出示幻灯11,我们一起来利用幻灯小结一下:同样是这红筐里的13支铅笔,按“颜色”标准分,可分为红、黄、蓝三类,红色的6支,黄色有3支,蓝色有4支;按“长短”标准分,可分为长、中、短三类,长的4支,不长不短,中间的有6支,短的有3支;按“有无橡皮头”的标准分,可分为两类,有橡皮头的6支,没有橡皮头的7支;按有没有用过,即新旧标准分,可分为两类,新的4支,旧的9支。

7、教师点拨:颜色、长短、有无橡皮头和新旧是分类的标准,这四组是不同分类标准下的分类结果。由于选用的分类标准不同,最终得到的分类结果也不同。

8、“分类的标准不同,结果不同”这算是我们刚才在探究过程中的一个小发现,也正是本课时的探究重点,探究结论。请同学们坐好,我们现在一起来把这个重要的结论读记三遍。

9、接下来我们再来回顾总结一下在刚才的探究过程中用到了哪些方法:先是“定标准、分一分”,即认真观察物品,想想可按什么标准分类并按这一标准分一分;再“统计分类结果”,即统计分为几类,每类各有多少。其实老师黑板上的板书加上几条线,再加个表头,就是一个分类统计表。

四、巩固拓展

我们现在利用刚才总结的“分类与统计”的方法来做一做下面这道巩固拓展题。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些卡片有什么特点?(卡片上的水果种类不同;卡片的形状也有所不同)

第1小题:按水果的种类分类与统计。

第2小题:按卡片的形状分类与统计。

五、总结提升

好,我们现在一起来进入“总结提升”环节。到目前为止,“分类与统计”一共学习了三课时,现在我们一起来把这三课时的知识点系统地整理复习一下。

六、生活实践

终于进入了生活实践环节,老师想请同学们帮忙分类整理一下这些小物件,大家愿意吗?

发放生活小物件,组织学生合理分类整理,老师下位辅导并及时给予适当的鼓励。

七、课外延伸

晚上回家,请同学们分类整理一下家里的鞋柜或书柜,让其更整齐、美观,方便查找,好不好?

八、兑现承诺

好了,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就到此结束,现在到了老师兑现承诺的时刻,大家激不激动?

今天,大部分学生上课都很认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表现都非常棒!所以老师打算把准备好的礼物全部分发给大家,大家开不开心?

什么礼物呢?小糖果!大家喜不喜欢?教师希望同学们的生活快快乐乐,甜甜蜜蜜。

同学们,下课!同学们,再见!

板书设计:  

分铅笔

分类统计表

类别

结果

标准




颜 色

红6

黄3

蓝4

长 短

长4

中6

短3

橡皮头

有6

无7


新 旧

新4

旧9


定标准,分一分

探究方法

                      统计分类结果

分组:

                                   3胡江 王迪

               2 陈知俊 夏涵                        4 江金意  江金海  

1胡胜男 段宗宝                                       5谭海泳  吴祺

作者:徐小云

单位: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特殊教育学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分类与整理》教案设计
评课的标准
特级教师最成功的4条课堂语言规则
《文具的家》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数学第三单元计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