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学设计】《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userphoto

2022.10.05 江苏

关注

教材分析: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是是一首儿童叙事诗。通过记叙“我”将心爱的蝈蝈送给盲婆婆的故事,表现了当代儿童关爱他人的好思想,好行为,赞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学本课重在带领学生体悟“我”送蝈蝈的用意:在我上学时让她替“我”为盲婆婆唱歌,让盲婆婆从蝈蝈的歌声中感受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和回想童年时光的欢乐,充分展示了儿童的美好心灵,让学生从中体会人间真爱,陶冶心灵。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进一步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积累ABB式的词汇。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激起学生奉献爱心,主动关心他人,尊老帮残的美好意愿。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奉献爱心,主动关心、帮助他人,用心体验“爱”的价值。

教学准备

1.(实物或图片)蝈蝈、插图;

2.课前让学生试着蒙上眼睛做一回盲人,体会一下盲人的感受。教学时间二课时(本课为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奉献爱心,主动关心和帮助他人,体验“爱”的价值。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情境:老师请每一个小朋友轻轻闭上自己的眼睛,体会一下此时你的周围一片黑暗,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事情也做不了。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觉?

说说你的感受。(学生可能会说出黑暗、孤独、难受等感觉)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一张有盲婆婆孤独、茫然、不快乐的脸的图画;老师:孩子们,这位就是孤独,不快乐的盲婆婆。

2.盲婆婆已经好多年没有看到过美丽的鲜花、明亮的阳光了,她的世界除了黑暗还是黑暗,出了孤独还是孤独。可是今天,盲婆婆不一样了,她怎么样了?你们瞧!答案就藏在语文书中的第9课中。

二、品读诗歌

(一)学习第一小节

1.过渡:同学们,到底是谁给盲婆婆带来了欢笑呀?(小朋友)你是从哪里找到答案的?

指名读第一小节。

2.(出示插图)你们看,小朋友带来了什么?(一只蝈蝈儿,非常漂亮。板书蝈蝈,漂亮。)你们喜欢它吗?文中的小朋友喜欢它吗?是呀,这么可爱的蝈蝈,有谁会不喜欢的?可是,小朋友却把它送给了盲婆婆。你能看出她乐意这样做吗?(乐意、高兴、快乐)

3.你们能不能从刚才读过的第一小节里找出两个写小朋友乐意的词呢?(引导用笔画出关键词 “乐呵呵”、“喜滋滋”)

指导读关键词:你能通过朗读让老师知道你已经明白这两个词的意思吗?(自由读、指名读、评读)

你还知道哪些像“乐呵呵、喜滋滋”这种ABB形式的表示高兴的词吗?(喜洋洋、笑嘻嘻、绿油油等)

(二)学习第二小节、第三小节

1.这是一只漂亮的蝈蝈,小朋友多么想让盲婆婆马上看见这只蝈蝈啊!(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

1)指导朗读:指名读,谈谈感受。根据学生自己的理解,可读出高兴、得意、尊敬等不同情绪,教师随机进行点拨。

2)“会唱歌”这个词,你感受到了小朋友对蝈蝈的喜爱,送出蝈蝈的开心、快乐。

一个“替”字,你们能想象出诗歌中的小朋友平时是怎样陪伴盲婆婆的吗?在上学的时候,他也时刻惦记盲婆婆,读到这儿,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孩子?(强化“爱心助人  这个主题;板书,小朋友,有爱心,帮助人)

2.盲婆婆有小朋友的陪伴,有蝈蝈的陪伴再也不孤单了。你们听, 蝈蝈唱着动听的歌,盲婆婆听着听着,仿佛……(出示课文第三自然段,引读:歌声会领你,走进——;歌声会带你,回到——;

1)理解第一句:过渡,歌声会领您走进田野,好象闻到了什么?(山花扑鼻的芳香)你眼前好象也看到这些山花了吗?是什么样的呀?

指导朗读:盲婆婆走进这么美的田野,她的心情怎样?(开心)能把盲婆婆快乐的感觉读出来吗?

2)理解第二句:想象,蝈蝈美妙的歌声不仅把盲婆婆领进了田野,还把盲婆婆带回了——?(童年,想起——)你们猜猜盲婆婆会想起童年哪些快乐的往事?

指导朗读:蝈蝈那美妙的歌声让盲婆婆好象又能看到这个世界上许许多多的东西,想起了许许多多的快乐。就让我们美美地,快乐地读读这一节吧。

3)第三小节背诵:过渡,刚才小朋友好厉害呀。不用看书都能把这一小节背下来了,真厉害!我们能不能试着背一背。

歌声会领你走进——,闻到——;歌声会把你带回——,想起——;

(三)学习第四小节

1.过渡:读到这儿,相信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都希望盲婆婆能享受到美妙的生活。就让我们也来做一只蝈蝈,给她带去欢乐吧。

1)引读第四小节:婆婆,婆婆,——。您听,——,——。

2)理解省略号:

这里有6个点,这是什么符号呀?谁知道?(省略号)

提醒:这是省略号,省略了蝈蝈的叫声;省略号还有什么作用?(出示图片,四种作用)

2.“蝈蝈,蝈蝈儿”唱得多好听,这是一只会唱歌的蝈蝈,漂亮的蝈蝈。这个孩子送给盲婆婆的仅仅是一只蝈蝈吗?还会是什么?生:温暖、幸福、快乐……爱心和关心……三、总结课文,回归文本1.诗歌学完了,你可以改一下课题吗?课题也可以说成,送给盲婆婆的——,温暖、幸福、快乐;爱心和关心。(老师板书这些字)2.生活中,我们常常或遇到“送蝈蝈的小朋友”,文中的孩子只是我们当代儿童的一个缩影,他体现了我们儿童奉献爱心,尊老帮残的美德。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进社会的大家庭中,去做一个奉献爱心的人,能给别人带去温暖和幸福的人!四、课后延伸

1.把这首诗歌背给家人听。

2.续编儿歌。“蝈蝈、蝈蝈……”这只蝈蝈不停地唱着,不断地给婆婆带来快乐,你想送给盲婆婆什么呢想给盲婆婆带来什么?

我想给盲婆婆送——,带去—————的歌声

歌声会领你走进花园,闻到————————

歌声会把你带回老家,听到 ————————

歌声会把你带回五(2)班,看到 ——————

板书设计:

9.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蝈蝈漂亮、会唱歌

小朋友爱心、帮助人

(温暖、幸福、爱心)

作者:高玉梅

工作单位:洛阳市新安县特殊教育学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诗、诗教和教诗——我教《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立足文本·超越文本·回归文本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
备课 | 梅 艳:读中明诗意 想中悟诗情——《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最新版二年级语文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优质教案,部编本)
特级教师最成功的4条课堂语言规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