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

昌宁县

特殊教育学校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教育教学领域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信息技术对于特殊学生来说更为重要,由于他们的特殊性,与外界的接触和交流都要少于普通人,在学习上更是落后于普通人,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可以开发特殊学生的潜能,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和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本文就信息技术手段促进特殊教育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手段在特殊教育教学中运用存在的问题和应遵循的原则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和实践。

关键词:信息技术;多媒体;特殊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在普通学校信息技术的运用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那么在特殊教育教学中,信息技术能够帮助特殊教育教师解决哪些实际问题呢?由于特殊学生兴趣狭隘,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记忆能力慢,思维较死板等情况,近年来信息技术手段—多媒体教学成为了培智学校教师课堂上的救命稻草,有些教师整节课都在课件上完成,有些甚至整节课都在让孩子看动画片,听音乐等,但是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和个体性,特殊孩子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更大,因此在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时我们不应该盲目使用,否则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课堂中将会失去应有的价值;所以我们在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和策略,发挥它最大限度的作用,让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教学中真正做到补偿特殊孩子们的缺陷。

二、概念的界定

(一)特殊教育

特殊教育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使用一般的或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设备,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旨在达到一般或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1]那么特殊儿童广义上是指与正常儿童在各方面有显著差异的各类儿童,这些差异表现在智力、感官能力、情绪和行为发展、身体或言语等方面。[2]

(二)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是指计算机多媒体与网络技术。[3]在教育中使用最多的就是多媒体技术,为学习者提供资源。

三、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运用

的优势

八年前,即将毕业的我走进过多个特殊教育学校,在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室里几乎是看不到多媒体的,即使是发达的东部地区也很少有,大部分是每个学校有一台公用的多媒体可以进行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这几年来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上的应用包括了多媒体教学、电子白板、教师远程学习办公、等网络技术。对于特殊教育而言,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还能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但总体来说,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应用的实施不管是教师专业能力和业务素质的提高,还是课堂上能够让特殊孩子学到更多,都是更好地为特殊学生服务,当前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实施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教师能力的提升

1.方便快捷的培训学习

做为一名偏远地区的特殊教育教师,刚开始参加工作时,能去参加一次特殊教育相关知识的培训和学习是一件多么奢侈的事情!因为能去培训学习的机会少,而且要长途跋涉坐10个小时的大巴车才能到省会城市培训学习!而现在很多特殊教育的培训学习得益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将学习搬到了线上,比如:校本的学习培训、奥鹏教育的学习培训、教师ppt制作的培训等都可以在网络平台完成并取得相应的证书。其次很多特殊教育的专业知识在网络上的学习内容更多,面更广。

2.提升学历

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让很多教师有机会不断提升自己的学历,特别是特殊教育领域,由于我国特殊教育起步晚、发展慢,近几年来才有了多所专门培养特殊教育人才的高校,那么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已经在工作岗位上并且想提升自己的学历和能力的特殊教育教师提供了机会,也就是网络教育,不仅可以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水平,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服务好特殊孩子们。目前为止,我校已经有 12名教师参加西南大学特殊教育专业的网络教育来提升自己的学历,并有 5人已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

3.直播共享学习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再加上疫情的原因,直播共享已成为了一种趋势,在特殊教育领域的一些培训以及研讨会上也开始运用,因为西部偏远地区的特殊教育起步更晚,需要不断像发达地区和有经验的地方学习,直播共享一些教育教学资源的方式给我们提供了很多资源,让我们以最低的学习成本快速地学到了一些经验和方法,而且直播共享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以便共同发展特殊教育。

4.微课程的共享

微课程的共享同样给我们提供了特别丰富的特殊教育资源,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由于学生暂时无法入校学习,但疫情无情、特教有情!为了让特殊的孩子们也跟普通孩子一样,很多“停课不停学”的特殊教育教学教研网络资源库由此而生,他们的分享解决了很多特殊教育教师不知道疫情期间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像厦门市特殊教育李玉影名师工作室推出的网络线上微课及微视频等包含了特殊教育的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唱游律动、运动保健、劳动技能等各个方面,为特殊孩子在疫情期间提供了很好的教学材料,能够做到真正的“停课不停学”。

(二)开发学生潜能

1.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在课堂中进行。根据学生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提供给特殊儿童最容易接受和最有效的方法和内容,让特殊儿童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让他们在视觉、听觉、触觉、思维、智力等方面都有所发展。比如听觉障碍儿童的视觉能力比普通人要强,视觉反应速度快、观察敏锐,因此老师们在教学时可以选择一些颜色多彩的图片或一些多姿多彩的实景动画,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同时还能激发他们的兴趣;视觉障碍儿童的听觉和触觉比较灵敏,在教学时会选择一些音乐来刺激学生的想象力,从而理解一些比较难的景物;智力障碍者有注意力不集中,思维刻板、学习兴趣低等特点,在教学时可以选择一些跟教学内容相关的动画视频或者小游戏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学习的目标。例如:我在教学《刷牙》一课时,导入抓住智力障碍儿童喜欢音乐这一心理特点,采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儿歌“刷牙”, 学生都集中注意力观察视频里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一目了然这节课学习的内容就是“刷牙”,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2.感知世界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让抽象的东西变得直观生动形象,更容易理解和感知。在学习《刷牙》一课中的生字“用”,我用Flash动画播放教学,不仅可以语音教读,而且它能以红色字样动画播放笔划,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且看了动画能加深对生字的印象和理解,便于他们课后使用;视力障碍儿童在课堂中可以发挥对声音的敏锐性来获取一些景物的认知,比如可以通过听《我爱北京天安门》的歌曲和网络上搜索天安门的升旗仪式来感知天安门的庄严肃穆等;听觉障碍儿童在课堂中可以发挥视觉敏锐性,在教学时采用多样的图片、动画等来学习和感知一些事物,因此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运用, 能直观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感知见不到和无法理解的东西。此外,很多他们接触不到的人和物以及不能到达的地方都可以在网络上搜索查询,能够开拓他们的视野。

3.学习技能

特殊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特殊儿童能够走入社会,减轻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负担,那么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更好地帮助特殊孩子获得技能。智力障碍儿童可以通过网络上的一些视频,学习到一些方法,帮助他们学会自己穿衣服、自己上厕所等生活自理能力;听觉障碍儿童对颜色敏感,很多喜欢画画、喜欢颜色,可以通过电脑的学习和计算机的操作来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最终有可能成为服装设计者,刺绣师、美工雕刻师等;利用信息技术他们可以快速获取很多自己兴趣爱好,能够学有所用的大量资源,为技能的学习和走入社会奠定了基础。

四、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运用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照搬普教资源

     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比普通教育晚,因此特殊教育的资源也没有普通教育的全面,就导致有些教师在特殊教育教学中会使用一些普教资源,导致特殊孩子在课堂中无法跟上。虽然普通教育的一般规律在特殊教育中也是适用的,但在特殊教育中,特殊儿童的差异性比普通儿童的要大。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时应该正确分析特殊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来选择教学内容。

(二)教师没有合理利用

从以上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运用的优势中可以看出来,对于教师来说不管是方便快捷的培训还是学历的提升,并不是所有教师都合理利用了这一资源,就我校来说,目前还有一半多的教师是没有特殊教育专业证书的,仅仅只是参加了我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的全员培训,因此从专业的角度来说他们仅仅只是入门,还需继续学习。而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网络资源是非常丰富的,教师是否将它真正地利用起来了?因为首先学校不够重视没有硬性要求教师一定要取得相应证书;其次教师自身认识不足,认为参加过相关培训,不需要再利用其它时间去学习。

(三)过度使用

 从以上优势中可以看出来,多媒体技术在特殊儿童的课堂上使用时非常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特殊孩子的潜能开发,但通过对一些教师的一个调查发现,由于班级孩子情况较复杂,障碍类型多样,有视力障碍的、智力障碍的、脑瘫的、多动的,有的老师不管是语文课、数学课还是手工课、劳动技能课……都上成了电视课、音乐课!我认为这样过度的依赖多媒体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合理的,之所以会如此依赖首先是因为部分教师自身能力的不足,专业水平不够,不能很好地分析学生的所需;其次是教师安于现状,认为安全不出问题即可!

五、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

运用实施原则及策略

技术不是万能的,而且并不是引用了信息技术,特殊教育教学质量就一定能够提升。那么在特殊教育中要如何正确地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特殊教育课堂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促进特殊教育的发展,我们就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正确合理使用。

(一)教师合理利用

都说干一行爱一行,我们既然身为特殊教育教师,就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更好地为特殊孩子服务,那么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资源,我们教师应合理利用起来,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学习,不断进步,同时在教学时我们也要根据学生实际,有选择性地使用;其次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师仅仅会用简单的ppt做课件是完全不够的,跟不上技术的发展也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很多特殊学校现已经在使用一体机来进行教学,这对我们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跟上步伐提高自身的能力。

(二)正确运用缺陷补偿理论

缺陷补偿理论认为任何人在一个方面出现欠缺,将会在另外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得到补偿,像听觉障碍儿童,听力能力的丧失,让他们在视力上得到了加强;视力障碍儿童,视觉能力的丧失,让他们的听觉和触觉特别敏感。[4]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就要根据他们的特点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的安排,真正做到能够补偿他们的缺陷,开发他们的潜能。

(三)直观与抽象相结合

特殊学生心理和生理都存在特殊性,特殊教育教学要以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为主来进行,运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的结合,能让课堂上一些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容易理解,但直观的感性认识只能产生表象,学习和掌握知识还是要从大量直观的东西中去概括和抽象上升到理性认识,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因此要利用教育技术手段将直观和抽象紧密的结合起来,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四)适度原则

  在特殊教育中运用多媒体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凡事都有度,适度适时使用能对教学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过度的整节课或者不管什么课都使用,这样期望它能代替教师的作用是不切实际的。假如有的老师一整节课教学内容都用多媒体完成,或者一整节课都是播放他们爱看的视频或者音乐,就相当于孩子在家看电视是一样的,没有教与学的过程,也没有情感的交流!他们不仅会看腻而且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也会失去应有的价值。因此我们应不断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能够结合特殊孩子的实际特点,在时间、内容和形式上都有选择性的使用,将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六、小结

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是显著的,能够提供多方资源,让特殊教育教师不仅能提升自己能力,同时能够根据特殊孩子的特点,整合资源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运用信息技术推进特殊教育不断发展是必然的,还有很大空间值得我们研究,特殊教育是特殊学生、特殊方式、特殊内容、特殊目标的综合,那么我们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通过信息技术用合理的方式,根据学生情况提供合适的教学,来达到每个特殊学生的所需。 

参考文献

[1]刘春玲.将琴娣.特殊教育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20

[2]李家栋.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初探.2019.1.22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9m1ufTOXx5.html 

[3]信息技术的概念.2017.12

https://wenku.baidu.com/view/638c2754f01dc281e53af05e.html

[4]李超.赵晓元.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探析.2012.7.

https://wenku.baidu.com/view/3942e005caaedd3382c4d329.html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信息技术手段在特殊教育中的运用 教育技术论文
高中信息技术研修总结
【通州特校】通州区信息化环境下特殊儿童融合教育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在我校举行
自闭症儿童绘本教学的有效策略
信息技术在课堂的运用有如下好处
信息技术自我修炼 智慧课堂助力“双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