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虚实夹杂、寒热错杂,就看现代人的体质有多复杂!(体质养生系列之:混合体质)

传播中医,人人自医

中医八纲辨证:
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读这篇文章之前,建议先阅读本合集关于体质养生的所有文章。

我们给九种体质做简单的回顾:

正常体质阴阳平  体质偏性分寒热

阳虚体质最怕冷  阴虚体质易上火

气虚体质无力感  血虚体质干燥涩

痰湿体质黏腻重  分为寒湿与湿热

寒湿体质多痹痛  湿热体质多瘙痒

气郁体质肝不舒  瘀血体质多包块

当我们学习了所有的体质特点后,有时候会发现自己的情况跟各种体质都不能完全吻合,又或者发现自己符合很多种体质特点,这时候就迷惑了,自己到底属于哪种体质呢?那么答案就是:你属于混合型体质。

有很多混合型体质的名称,比如阴阳两虚型、气血双虚型、气滞血瘀型、气郁痰阻型、上热下寒型、甚至还有阴阳气血俱虚型、气滞血瘀痰湿互结型、虚实寒热错杂型......

正如生病不会根据教科书来生一样,体质也不会按照教科书来形成。我们的体质是日积月累各种外邪侵袭各种七情内伤渐渐形成的,而且它是变化着的,如果你积极调整,体质会由复杂回归简单,最终达到正常。


由于混合型体质情况太复杂,犹如排列组合,各种结果均有可能,所以不能一种一种详细分析。我们不妨用渐渐推进的方法,来看看各种复杂体质的形成过程。

一般来说,从最开始出现虚性体质,到慢慢发展成虚实夹杂的情况比较多见。

比如说,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者后天缺乏锻炼,很多人的心肺功能不足,都是浅呼吸,一动就气喘吁吁,在这种根基不牢的情况下,再加上努力工作、尽情玩乐、熬夜有之、耗神有之、饮食无常有之......

身体气血补养少,消耗多,渐渐出现气虚体质,形体虚弱,肢软乏力而不自知;或者出现血虚体质,头晕目眩,脸色苍白,还以为反正休息一下就好些,是正常的;或者气血两虚,也是不以为然。

因为虚证在最开始时根本不影响生活,放眼望去反正大家体质都不是很好,那么自己又何尝不是正常人群?因此态度是无所谓的。

在于人体而言,阳化气阴成形,气足则阳气足,主动作有力思维敏捷,血足则阴液足,主濡养四肢百骸五脏六腑,滋润皮肤腠理筋骨,气血既已亏虚,必然导致阴阳之不足,气虚体质发展到阳虚,血虚体质发展到阴虚,气血双虚体质发展到阴阳两虚......

事实上这些虚证很少单独存在,都是互相影响且并存的。

由于虚证引发的病理状态一般比较轻微,而且发展缓慢,很多人并不重视,经常忍耐一下,或者简单治疗一下就算,不去考虑从根本上调理。而正是在虚证阶段,调理是比较容易的,有很多方法可以补虚,饮食、药物、运动、外治等。

错过虚证阶段,就开始走向虚实夹杂阶段了。

举例来说,在气虚、阳虚的状态下,我们的脾胃功能相对比较无力,因为脾胃的运化需要气的推动,以及阳的温煦,可以理解为脾胃要将你摄入的食物烧制为人体能够吸收的各种营养精微物质,这个过程需要气来点燃阳火,才能将锅中之水烧开,水蒸气弥漫开来,就能让身体吸收。气不足点不着火,阳不足火不够旺,都使这个过程无法完美收工。

这个半吊子工程遗留下来很多问题,水没有气化而滞留下来形成水湿,食物里的营养精微物质没有利用而滞留下来形成垃圾,就是实邪,就是所谓的血脂血糖痰湿等废物。这些本来是精华现在是废物的物质越积越多,进入五脏六腑,影响脏腑功能,并且积聚成各种包块,阻塞经络血脉,影响气血的运行,形成气滞血瘀,渐渐地痰湿体质、气郁体质、血瘀体质纷纷形成,虚性体质终于转化成为实性体质,而本来的虚性体质依然存在,并且由于实邪的阻碍,气血无法正常滋养全身,虚者更虚,虚又致实,实者更实,虚实夹杂,纠缠不清。

这个时候一些实证出现,实证多为急性,表现出炎症、痛症、热证、水肿、眩晕、抽搐、肿瘤等或轻或重的临床症状,这才开始受到重视,开始积极治疗。经过了这个阶段,不管治疗结果如何,养生才终于提上了日程......


当然,养生什么时候都不晚,只是难度不同而已。然而很多人又走入了另一个误区,认为养生就是进补。由于虚实夹杂体质,经常也有虚性症状的体现,所以会自己误判或被某些医生误判为虚证,开始进补。

经常有人烦恼自己虚不受补,一补就上火,而事实上是没有明白自己的真实体质,以及先清后补的道理。试想体内那些障碍物不清理,脾胃困顿不堪,你再增加进去的无疑都只能成为新的垃圾。所以正确的流程应该是,

先清理实邪----再增强脾胃功能----最后进补。


还有一种很常见的上热下寒体质,其实道理很简单,人体分为上中下三部分,脾胃以上为上焦,脾胃肝胆为中焦,脾胃以下为下焦。

上中下一定要通透,气血才能顺利在人体上下运转。而人体最容易拥堵的,就是中焦,即脾胃和肝胆。脾胃拥堵是由于饮食不节制,脾胃功能受阻,运转不开;肝胆拥堵是由于情志不畅,思虑过度,肝气郁结。

中焦一旦拥堵,上下就无法通达。中医中有水火既济之说,意思是心火和肾水,相互为用,心火温暖肾水,则下焦不寒;肾水滋润心火,则上焦不热。现在中焦拥堵,水火无法既济,结果就是上热下寒。

上热下寒者,上部经常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眼睛干涩口苦口干一派上火症状,而下部则腰膝酸软手脚冰凉一派寒象,还会出现心肾不交型失眠。这种体质首先就要解决中焦的拥堵,用健脾祛湿、疏肝理气等法。


到这篇文章,我们的体质养生系列就齐全了。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

体质早知道,养生早开始,

让身体简单,让生命快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治法统六经”学派。谨守病机的三境界
阴阳两虚、气血亏虚、寒热虚实错杂,但虚不受补,常用仲景薯蓣丸
上热下寒的朋友看过来,教你几招来应对上热下寒是一种寒热错杂的体质
四象医学第十四讲丨辨证
【中医】八纲辨证学习要点总结版
表里寒热虚实阴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