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纪画语者——戴泽先生
userphoto

2023.03.02 辽宁

关注

戴泽 1922年生,中央美术学院资深教授,中国当代著名画家,徐悲鸿教育学派代表人物,新中国美术教育的奠基人。

戴泽《自画像》 布面油彩 56.5x40.5 1946年

泽先生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史的亲历者,1946年,24岁的戴泽受徐悲鸿之,从南北上,来到北平国立艺术艺术专科学校任教。从此他的生命便于北京这城市紧密相连。

1946年,北平艺专和北平美术工作者协会同仁摄于北平艺专。

一排右起:右一戴泽,右三齐白石,右四徐悲鸿;

二排右起 :右三卢光照,右四李可染;三排右起:右一董希文

戴泽《中央大学的游泳池》 油画 55x46  1946年

戴泽《吴作人的家》木板油画 1946年

到北平的第一年,他谨遵徐悲鸿现实主义艺术理念,水墨、油画、水彩方式,记录了当时北平的社会风貌。

猪圈(双面画)纸本油画 33x26.5 1949年

戴泽《东总布胡同》油画 1946年

戴泽《建国门外大桥》水彩

《建国门外大桥》既是其中的一幅,画面中间位置是石板桥,左上方是一座中式的庭院,院子里有着高大的乔木,时值隆冬,树木裸露着光秃秃的枝干,另一棵是长绿的松柏。院墙外墙根下踞坐着几位闲聊的人,画面的右下角,是一位女子在桥侧的水边浣洗。画面沿着桥伸向远处的路上,两位车夫驾着驴车驶向远方。
今天的北京建国门外高楼林立,大都市的繁华景象早已今非昔比,通过戴泽先生画笔的记录,让我们看到七十多年来时代的变迁。
1950—1951年,戴泽受徐悲鸿院长委派,赴苏联、民主德国和波兰的波兰克拉科夫和滑雪场,举办中国艺术展览会。在这次难得的为期一年多的欧洲之行中,戴泽用大量作品记录下所见所闻。在前苏联,戴泽先生画了明朗天空下的莫斯科大剧院、波兰克拉科夫和滑雪场,在民主德国戴泽先生画了《建设中的柏林》,在画面的右下角写着绘画时间——1951年4月29日,从两幅柏林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街头的废墟。二战之后的柏林百废待兴,在高耸的建筑之中,沿街道行进的队伍高擎旗帜、整齐划一、充满朝气,路旁边有行人驻足观看,儿童在追逐打闹……这座饱经沧桑的城市,正焕发着新的生机。

1950年,戴泽作为中国艺术巡回展工作人员赴莫斯科做游学访问的证件。

1950年中国艺术展览会期间,

参观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纪念馆

1951年,中国艺术展览会期间,

戴泽在民主德国首都柏林

戴泽《莫斯科大剧院》纸本水彩 1950年

戴泽《建设中的柏林》纸本水彩 1951年

戴泽《柏林街头的废墟》水彩 1951年

戴泽《波兰滑雪场》水彩 1951年

戴泽《波兰克拉科夫》水彩 1951年

在百年的人生历程中,戴泽先生经历了中国近现代历史与社会文化的一系列重要变革,在宏大的历史叙事之外,戴泽先生艺个人的敏感、朴素的目光,记录下这些大历史中充满现实温度与生活希望的日常场景,1954年7月,戴泽受抗美援朝总会委派,赴朝鲜创作朝鲜人民战后建设生活的作品,《鸭绿江畔》即是这次写生中的作品,画面中鸭绿江大桥以完全水平的构图呈现,江岸与平静的江面称对角线展开。天际连绵着大朵的白云。横在江面的桥梁有着战争受损的遗迹。让我们记起一场战争刚刚过去,在蓝天白云之下,熙熙攘攘的朝鲜民众自由自在的在江边洗涤,写生中,戴泽先生注重细节的描绘,头顶者物品的女子让我们看到朝鲜民众的风俗,相识交谈的姿态让我们感受到战后朝鲜人民生活的祥和与安定。

戴泽《鸭绿江畔》27.5x19.5cm ,

纸本水彩,1954年

戴泽《通往平壤之路》 1954年  

画者心声,为您的艺术作品代言。——林子 

——    文中绘画作品经画家本人授权发布,版权归画家所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云展览 | 艺路百年——戴泽
著名艺术家、艺术教育家戴泽去世,享年101岁
老一辈油画艺术家 | 孙宗慰
近读戴泽百岁艺术人生
他是一位美术革命家,是中央美术学院的奠基人,却在后来被排挤走,徐悲鸿对他一直心怀愧疚
徐悲鸿:一位有良知的艺术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