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驾驶的“知行合一”

学驾驶   找梦飞

上手快   更安全


这是一位VIP会员前两天在群里分享的自己亲身经历的案例,非常具有代表性。



很多车友都多多少少听过“三逢四要原则”:


三逢:
逢盲区变化、逢道路变化、逢自身变化

四要:
要减速、要备刹、要眼神、要精神

王阳明提出过一个非常著名的观点:知行合一,为什么我们需要“知行合一”。说明“知”和“行”是分开的,知道不代表能做到。

所以,你知道“三逢四要原则”,即便能背得滚瓜烂熟,也不代表你一定能做到。

从知到行还要经历以下过程:

a、从本质推广到各种形态
比如,“逢道路变化”是一种概括性的本质说法,你光会背没有用,还得知道“道路变化的各种形态”,比如这些情况都属于道路变化的范畴:十字路口、豁口、岔道口、桥面、涵洞……

在实际驾驶中,积累了各种形态之后,下一步就是要“内化于心”。

所谓“内化于心”,就是看到这些形态之后,能马上反应过来,自己正处在“道路变化”的范畴。

b、外化于行
“内化于心”只是第一步,就像你要过一条河一样,你在此处、要去往彼岸,“内化于心”就像是一条船一样,即便找到了这条船,如果不能把你载向彼岸,那也是毫无用处。


找到船后,想去往彼岸,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外化于行”。

“内化于心”是知,“外化于行”是行,“知”的目的是为了“行”,就像船的作用是把你载向彼岸一个道理。

所以“三逢原则”是“知”,让你知道在哪些情况下危险;而“四要原则”是“行”,知道危险只是第一步,提前用行动规避危险才是最关键的。

任何险情都是“知”与“行”的脱节,没有“知行合一”所致。

我们回到这个案例:


1、逢盲区变化
涵洞的亮暗所造成的视线盲区(逢盲区变化),是很多司机容易忽视的问题。这种亮暗所导致的盲区,经常会出现在:隧道出入口、涵洞下、还有桥下,这就是盲区形态积累的过程。

既然是盲区(三逢的一种),就要求司机做到“四要原则”。

2、逢道路变化
涵洞的出口,马上接着一个岔道口,电动车为什么往左拐,就是去往那条岔路。

所以,一定请记住梦飞的那句经典总结:变化是产生剐蹭的根源,多重变化意味着危险的加倍。

盲区变化紧接着道路变化,又碰到了电动车的自身变化,三重变化叠加在一起,险些酿成了事故。

所以,作为一个司机,一定要敬畏每个变化,因为变化是产生剐蹭的根源!

3、司机还给了我们其他思考
因为这是vip会员提供的案例,所以来龙去脉都可以问得很清楚,这条路是他天天走的路,所以有些松懈。

越熟悉的地方可能越危险,因为你不以为然,不重视,总觉得闭着眼睛都可以走。有车友总结:我们每次出车都应该把自己当成是新手,要有空杯心态;同样的道理,我们应该把每条路都当成陌生的道路行驶,谨慎对待。

驾驶容不得马虎,还有一点要提醒大家,自家小区、停车场、停车库或者小区出入口,也极易出现事故,因为太熟了。

万幸的是没有剐蹭到人,但车托了底,维修费花了上万,如果司机能再谨慎一点,那么这一切都可以避免。

敬畏生命、开车是一场修行,不只是一句口号这么简单,而应该体现在你的驾驶行为当中,知行合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司机行驶拐弯道路时,该如何避免盲区事故发生,老师现场解答
立交桥行车攻略
后视镜的调节方法 及使用全攻略
十一自驾游必备 老司机高速路驾驶攻略全奉献
【警示】四岁男童横穿马路被撞飞,责任在谁 ?
新手上高速害怕?老司机教你几个实用技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