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说爬武功山要从安福出发?

武功山位于江西省中西部,居罗霄山脉北支,山体呈东北——西南走向,地跨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萍乡市芦溪县、宜春市袁州区,主脉绵延120余千米,武功山国家风景名胜区规划面积139.64平方公里(其中安福60.08平方公里、萍乡40.35平方公里、宜春39.21平方公里)。

《寰宇记》 卷109吉州安福县: 武功山 “在县西。根盘八百余里,高三十余里。中夜登岭可望日出。上有葛仙坛,瓦皆用铁。旁有石塔,时见火焰,若金灯。相传昔有武氏夫妇远来修炼,夫止卢,妇止西昌,遂以武公名山。后武帝时,山神助师平侯景之乱,更名武功”。《清一统志·吉安府一》: 武功山 “在安县西北一百里,与袁州府萍乡接界。连接泸潇,包蓄九龙,根盘八百余里。峰峦峻拔,最高处曰白鹤峰、曰雷岭,高逾三十里。夜半登顶,可观日出。其旁瀑布,悬流甚长。晋葛铉、葛洪,先后修炼山中。又名葛仙峰”。

武功山主峰位于安福县白鹤峰(金顶)海拔1918.3米,为江西省境内第一高峰,在1600米以上就是高山草甸的形式。金顶的“江南祭坛群”由葛仙坛、冲应坛、汪仙坛、求嗣坛、白鹤峰寺组成,从西晋至明,距今1700多年的历史。群体沿山势而建,采用本山花岗岩堆积而成,经历了一千多年的风雨,但依旧保存完好,堪称“华夏一绝”。金顶景区主要景点:石鼓寺、夫妻瀑、吊马桩、武功山神、古祭坛群、金壶洒酒。

“中国福山”安福武功山景区位于吉安市安福县境内西北部,地跨安福县钱山乡-泰山乡-章庄乡,已开发了37.5平方公里的国家4A级景区羊狮慕、“云中草原”金顶、“文化遗址群”箕峰、原始清幽野牛瀑大峡谷、健康养生文家温泉度假区、快乐体验生态漂流等六大景区另外,景区内还有生态奇秀的武功湖、九曲十八湾等待开发的旅游资源。2018年度荣获了全省旅游管理先进单位、全省第二批“低碳旅游示范景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省级旅游度假区等殊荣,野牛瀑大峡谷景区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

武功山的由来:武功山最早叫泸潇山,后来叫武公山。相传晋朝时期,有武姓夫妇二人听说安福泸潇山人杰地灵,便从四川慕名前来修真练道。一路上,夫妇二人风尘仆仆,顺长江,过鄱阳湖进入赣江,待到了赣江边上的泰和县时妻子实在走不动了,便留在当地的武冈山修炼,武冈山因此改名为“武姥山”。丈夫则单身一人,沿着泸水河去了泸潇山,因为武公德高道深,后来人们将此山改叫“武公山”。魏晋南北朝时期,梁武帝晚年遇侯景造反叛乱,叛军在泰和一带招兵买马企图推翻王朝。大将陈霸先兴兵讨伐,衡州临贺内史欧阳(wěi)响应支援,率军经武公山时叛军顽强抵抗,久攻不下,相传得到武公真人托梦神助,教其排兵布阵,大败叛军。陈霸先代梁立陈,论功行赏,为表彰武公真人的功德,把“武公山”更名为“武功山”。

江西省安福县位于武功山之阳:为“武功正道”,日出的方向。武功山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自三国赤乌年间,葛玄、葛洪至武功山练功修道起,被道佛两家择为修身养性之洞天福地。在古代,古人均从安福取道上山祈福,2000多年的祭天祈福史使得“祝寿南岳、祈福武功”的习俗流传至今。唐宋以来,诸多仰慕其名而登山游赏吟诗作赋的名人学士络绎不绝,留下了无数珍贵墨迹。徐霞客从安福上武功山便留下了:“千峰嵯峨碧玉簪,五岭堪比武功山。观日景如金在冶,游人履步彩云间”的千古绝唱。

从佛道儒文化来看,安福武功山佛道儒合流。安福县是福地,武功山是福山。自汉晋起,就被道佛两家择为修身养性之洞天福地,明朝时香火达到鼎盛时期,山南山北建立了庵、堂、寺、观达100多处,无数善男信女到此朝拜。在武功山炼丹清修的道家高人有:葛玄(164-244):字孝先,东汉,道教灵宝派祖师,被尊称为葛天师;葛洪(公元284~364年)为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陶弘景(公元456—536年),字通明,南朝梁时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白玉蟾(约公元1134-1229),道教全真南宗祖师,南五祖之一。

自古以来,周边省份民众上武功山祭拜“祈福”从来没有中断过,有几条上武功山的路名可以佐证,西面从钱山上武功山的路叫朝天路;东边经宜春从文家上武功山的路叫朝圣路;南面经赣江从泰山上武功山的路叫朝仙路。

据明朝翰林院庶吉士张程编写的《武功山志》记载,宋明两代,宋徽宗赵佶、宋理宗赵昀、明世宗朱厚,曾派龙虎山正一教张天师来武功山上御香。安福知县遇到天旱也会率民众登山求雨,据记载的就有三次,分别是:宋理宗年间、明嘉靖年间和明万历十七年。宋徽宗皇帝还特意加封武功山为“冲应真君”,“肆加褒崇,特建封号,尚祈歆怿,永福此邦”。

由于皇帝的推波助澜,江西袁、吉两州、萍乡及湖南茶陵、攸县等武功山周边地区的信众,每年都会来朝拜武功,相约成俗,使武功山名声远播。可见,上至朝廷,下至县官和黎民百姓,都认可武功山是福山。特别是南宋庐陵员外文仪上武功山祈福许愿,虔诚求嗣,心想事成的故事让周边百姓对武功山有一种圣地的感情。文仪家境殷实、饱读诗书,但也有一大遗憾,就是结婚数年没有儿子,为了延续香火,南宋绍定5年(公元1232年),文仪与妻子上武功山许愿求嗣,在一道观起了一卦,得到一个偈子,曰:“朔风渐紧,颓波不兴,天地正气,在子一身”。文仪请求观主解卦,观主说天机不可泄露,施主日后自知。文仪夫妇返家后,果然喜事连连,一连生了四个儿子,这四个儿子是:文璧、文霆孙、文璋和文天祥。文天祥20岁中状元,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死后被追封为“信国公”,与张世杰、陆秀夫一起被后世誉为“宋末三杰”,成为流芳百世的民族英雄。文仪武功山求子的事迹传播到周边县后,当地民众纷纷来朝拜武功山的神祗,随着武功山“仙水”的不断奏效,加上文天祥这样的历史名人的强化,“武功山求子灵验”在周边省市成为了集体意识,形成了一种固定的习俗。

从武功山的自然景观看,这里有很多具有丰富福文化符号的象形景。金顶是武功山的象征,山顶浑圆如大佛坐镇,佛与福在民间同音,很多人认为金顶就是福的代表与化身。站在金顶朝前看,左前方箕峰如一头吼狮镇守前门,右边香炉峰天然朝贡,可谓福(佛)佑千古。金顶及左右两边的铁蹄峰、千丈崖,中间高,两边低,远看就像一个巨大的如意,寓意吉祥如意,也是福文化中的重要内涵。野牛瀑大峡谷里还能找到“福禄寿喜财”五福对应的自然形体,羊狮慕景区内的两“峰”、五“福”等象形石奇观令人叹为观止,与中国传统的“福”文化不谋而合。也就是说,走进武功山,我们会自然而然地与福联系在一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安福武功山金顶景区导游词
【走遍江西100县】安福:一生一定要去一次安福,邂逅云中的草原!
江西吉安武功山游记
马祝才||武功山的路(漫话武功山之三)
龙虎山、安福羊狮慕、武功山免门票啦!这个春天一起去撒欢吧!
庐水潇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