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观《绿皮书》后感

因为奥斯卡大热的《绿皮书》被多人推荐,本以为自己必定会在电影院好好享受这部经典之作。没想到最后还是在同学家的电视里欣赏了这部电影。不过好电影从来都不会因为在电影院或是电视就发生改变,就像那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部电影的主基调是种族歧视。故事是述说一位黑人钢琴家签订了一份合约要到一路从美国纽约到南部进行巡演,从而聘请了一位在美国的意大利后裔作为司机。一开始这个意大利后裔,也就是男主是那种会把黑人水管工喝过的水杯扔掉的种族歧视者,可当旅途归来的时候,他和那位黑人钢琴家已经成为了至交好友,可以坐在一张桌子上和家人一起庆祝圣诞节。

电影中有几个镜头另人印象深刻。

第一个镜头是电影刚开始时,钢琴家在他家对司机进行面试。他自己坐在类似一个王位的座位上,然后对司机的要求是能够时刻关注他的饮食起居,甚至包括穿衣和擦鞋。男主断然拒绝了,并表示自己只会负责他的安全而不是作为一个下人的存在。男主本以为自己会失去这份工作,可没想到的是正是这一份自尊让他赢得了这个职位。黑人钢琴家或许因为自己是黑人不受人尊重,所以他坐在王位上似乎是为了彰显自己的高贵。正是这份有些底气不足的高高在上才更加让他认同了男主的自尊。

第二个镜头是路程行将一半,车坏人,男主正在修车,黑人钢琴家下车透透气。下车后发现在农场的田里,都是黑人在除草种田,那些黑人都停下来望着他,似乎很奇怪为什么这个黑人可以衣着光鲜,还有一个白人给他当司机。这个人不是他们的人。而黑人钢琴家似乎也不觉得他属于他们一起。似乎感受到了这个尴尬的气氛,黑人钢琴家立马回到了车上。男主一直在播放黑人的歌,可黑人钢琴家一首也没听过,一个歌手也不认识,他本能的在排斥承认自己的身份。

第三个镜头是他们在雨中行驶,男主嘲讽黑人钢琴家,比他还要不像黑人。因为他一直跟他的家人们在一起,有着足够的传承。而黑人一直在排斥去融入他们的群体。黑人钢琴家愤而下了车,发泄着自己内心的情感,他既不够黑,又不够白,也不是一个真正的男人,这些都足够引起别人的歧视。这种内心的苦闷,无人能懂,无外乎每天都要借酒消愁。在这时,他终于能够说出心中所想。

最后一个镜头是,他终于能够接受自己,不再活得体面而憋屈。他因为不让他在一家餐厅用餐而拒绝进行表演,他再也没有因为自己是黑人而作出任何的妥协和让步。他去了橙色酒吧,里面招待的全都是黑人,这或许是他第一次去这样的地方。也正是在这里,他为自己的同胞演奏了自己的音乐,也是第一次真正融入了这个群体,接受了自己,也不再排斥。也能够欣然接受男主的邀请,去他加共度圣诞。

黑人钢琴家的心理因为男主的陪伴而不断突破,从接受自己不黑不白不男不女的孤独,到最后能够接受自己是个黑人,但也并不要受白人歧视。虽然他的初衷是希望自己的巡演能够改变别人的观念,可到最后他才真正有了勇气来面对自己,来面对这个不公平的世界。改变不仅需要天才还需要勇气。

活出自己,那么早晚世界所有的门都会为你敞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观电影《绿皮书》
《绿皮书》电影观后感
奥斯卡都没错过这部电影,你能吗
你以为《绿皮书》只有“政治正确”?不,它还有感动和温情!
绿皮书
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尊严总是能战胜一切,真的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