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庆期间,拎了几只螃蟹去看我师父,老爷子喝的高兴,于是我趁机把老
国庆期间,拎了几只螃蟹去看我师父,老爷子喝的高兴,于是我趁机把老厨师压箱底儿的绝活给套出来了。[大笑][大笑][大笑]
趁着老头儿没牙吃的慢,我还把螃蟹都造了,老痞厨酒醒了以后,给了我两鞋底子才解气。
现在学厨,跟学其他技术一样,不能指望师父拿鞭子抽着你学,反而得“抽着”师父教。
毕竟这几十年经验里,沉淀出来的可都是珍馐呀。
108个实用烹饪技巧,继续分享最后5个,也是笔者认为最有参考意义的几个,每一个都是展开来详细说的精华。

104,烹饪的“黄金三秒钟”
做菜时,刚下锅的“三秒钟”有很大学问,很多菜成败的关键,在下锅的一瞬间已经决定了。
例如炝锅,油温过高的话,香味被瞬间激发,但转瞬后,葱花就糊了,出现了焦苦味。
温度太低,葱姜的硫化物驱除不净,香味更激发不全,而且会增加油腻味。
只有温度合适的时候,硫化物被赶走,香味留下并且能存储进油脂里,从而包裹着所有食材。
肉丝入锅滑炒,下锅就翻的话,十次翻九次脱浆,一旦脱离,前面腌制上浆工作就白费了。
炸鱼煎鱼也是一样,下锅后给食材一点时间,再去翻动。
不要惧怕“高温”,做菜失败,大部分是由于温度低,没有激发出味道,没有保持住水分,没有定住形状造成的。
三秒钟原理,最重要的还是温度,不能太低。
至于合适的温度具体是多少度,给大家一个大概范围吧,4到5成油温左右。
还得根据各家锅子的导热性能,灶头火力大小,甚至放油的多少来定。

105,“烹”的妙用
酒,醋,酱油这类酿造型调味料,是分生熟的,热锅烹,让他们接触高温的锅体后,能快速成熟,从而激发出酒香,醋香和酱香味儿。
温度同样也是获取发酵类调味料本味的,最有效工具。
换个思路,检验家里买到的酒,醋,酱油,到底真材实料的发酵而来,还是通过“科技”勾兑出来的,用“烹”这个办法最直观。
结合一个家常炖鱼的做法来说吧,葱,姜,蒜切大块,八角一起下锅,炒出香味。
油温上来后,下点十三香炸香,然后开始烹料。
黄酒,或者花雕酒,直接下锅,高温会把酒香瞬间激发,如果是料酒或者其他劣质酒的话,酒香淡,异味儿浓。
酒香出来以后,烹醋。醋下锅以后闻到的应该是醋香大于醋酸,如果酸味儿大于香味儿的话,证明醋的品质一般。
然后烹酱油,酱油下锅后,正常情况下,酱香会立刻出来,如果闻不到酱香,那么酱油品质一般。
烹完料以后,加热水烧开,盐,糖,胡椒粉调味就好了,用这锅汤炖鱼,味道很难出错。

106,汁儿的宝贵
拌凉菜有个著名的三合油,酱油,醋加香油,网上有很多比例,我个人比较倾向于醋:酱油:香油3:1:0.6,但也要根据食材来微调。
三合油是没有灵魂的,蒜汁加入后,蒜的呛辣味,以及背后的甜味,才能把三合油的味道立起来。
小料或者食材本味充足的“汁水”,其实是味道的关键,三合油里的蒜汁,调馅儿的葱姜水,腌肉用的葱姜香菜香料水,都是以汁水为调味料去调味。
这个思路继续延伸下去,就是烹饪中,借味的技巧。

107,小炒不如乱炖
顿一块肉,远不抵顿一锅肉香。这就是味道总量原理。
假设味道以味道因子的形式存在,食材越多,味道因子越多,相应的味道就越浓,这是平时生活中很基本的道理。
用到烹饪也是一样,一锅肉加起来,自然比一块肉来的香。
这个原理,给我们带来的启示:用料别太随意。
调味料适当减少,小料可以适当提高,食材本味总量适当提高。
继续延伸下去,就是味道堆叠的原理,香味和鲜味都喜欢群居,多好于少。

108,做菜不需要天赋,多炒就好吃了
总会听到这种声音:“我做菜没天赋,怎么做也做不好。”
做菜这件事儿,如果想当个大酒店的行政总厨,确实需要天赋,但想当一个好厨师,并不需要多少天赋。
做菜好吃的秘诀,就是多做几次就好了。
厨师一年,鱼香肉丝,宫保鸡丁,番茄炒蛋,这类菜要炒上千次,一个动作重复几千次,做难吃就变得很难了。
所以啊,需要下厨的朋友们,别给自己乱带帽子,多做几次,做菜自然就好吃了。

108个实用烹饪技巧,终于算是写完了,断断续续的,因为精力跟灵感的原因,写了挺久的了。
在写完之后,我自己也觉得厨艺又有了新的变化,相信从头到尾读下来的朋友,也会有不少收获吧。
我会挑着有意思的内容,展开来详细写成文章继续分享,品质好的也会放到专栏里。
再一次感谢朋友们的支持,最后一期烹饪技巧的微头条,专栏这么大优惠力度的活动也要结束了。
还是29.9享受原价88的专栏,此次活动结束后,今年不会再有这么大优惠力度的活动了,朋友们别错过了哈。
对了,专栏不是纸质书。
但优点是可以持续更新,说不定哪天起床睁开眼,发现又有新的内容更新了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闸蟹全书——挑螃蟹、蒸螃蟹、吃螃蟹
五道秋冬螃蟹养生食法推荐
哪些“烹饪细节”的改变,能让做菜突然变好吃?
当“柴肉”遇上“真酸”,会突然变得软烂鲜香,香而不腻
烹饪小海鲜的技巧与注意事项
学厨毕业考核,师父只让用3种调料,我选了:盐,酱油,胡椒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