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归纳:人类400年科学发展历程,从哥白尼到爱因斯坦(第二部分)

1801年

托马斯·杨进行了“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他是光的波动说的奠基人之一。

1803年

约翰·道尔顿提出“原子论”,揭示出了一切化学现象的本质都是原子运动,明确了化学的研究对象,开创了化学新时代。

1804年

华冈青洲首次完成了人类第一例全身麻醉手术,并成功地完成了这次乳腺癌手术。

1811年

阿莫迪欧·阿伏伽德罗提出了“阿伏伽德罗定律”,即“在相同的温度和相同压强条件下,相同体积中的任何气体总具有相同的分子个数”。这对原子量的测定工作,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1812年

埃尔·西蒙·拉普拉斯发表《概率分析理论》,论述了概率在选举审判调查、气象等方面的应用,“拉普拉斯变换”等。

1820年

汉斯·奥斯特首先发现载流导线的电流会作用于磁针,使磁针改变方向,这是电磁学的开端。磁场强度的单位为“奥斯特”,简称“奥”。他还发现了铝元素。

1821年

奥古斯汀-让·菲涅尔提出了“光的偏振波动理论”,确定了光是横波。后又发现了光的圆偏振和椭圆偏振现象,推出了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定量规律,即菲涅尔公式。解释了马吕斯的反射光偏振现象和双折射现象,奠定了晶体光学的基础。

1822年

让·巴普蒂斯·约瑟夫·傅里叶出版了《热的解析理论》,论述了“两相邻流动的热分子和他们非常小的温度差成正比”。为了处理无穷区域的热传导问题又导出了当前所称的“傅里叶积分”,提出“傅里叶变换”。

1824年

萨迪·卡诺发表《关于火的动力》,提出了“卡诺热机”、“卡诺循环”和“卡诺定理”,建立了热力学基础。

1827年

罗伯特·布朗发现了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微粒粒会永不停息做不规则的“布朗运动”,间接反映并证明了分子热运动,这是分子运动论和统计力学发展的基础。

1828年

弗里德里希·维勒人工合成了尿素,人们认识到有机物是可以在实验室由人工合成的,这打破了多年来占据有机化学领域的生命力学说。

1831年

迈克尔·法拉第首次发现电磁感应现象,进而得到产生交流电的方法,紧接着又发明了圆盘发电机,是人类创造出的第一个发电机。他奠定了电磁学的基础,永远改变了人类文明。

1833年

海因里希·楞次提出了感生电动势阻止产生电磁感应的磁铁或线圈的运动,后来这条定律被称为“楞次定律”,这是电磁现象的能量守恒定律。

1836年

塞缪尔·莫尔斯发明了“摩斯密码”,在后来100多年间被广泛运用在电报传输上了,开启了人类通信历史上的一次巨大的飞跃。

1840年

约翰·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和韦伯一同画出世界上第一张地球磁场图,定位出地球磁南极和磁北极的位置。

1842年

克里斯琴·约翰·多普勒提出了“多普勒效应”,应用于观察遥远星体光谱的红移现象,可以计算出星体与地球的相对速度,警方可用雷达侦测车速等。

1848年

威廉·汤姆森(又称开尔文勋爵)创立了热力学温标,它的量度单位称为“开尔文(K)”,这是现代科学上的标准温标。后来他又提出了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变为有用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他被称为热力学之父。

1849年

爱德华·洛希计算出了“洛希极限”,“聚集在一起的物体在一定距离内就会被潮汐力扯碎掉”,他认为一个巨大卫星太接近土星就会粉碎,形成了土星环,同理其他天体之间也是。

1850年

莱昂·傅科先发现高速转动中的转子,由于惯性作用它的旋转轴永远指向一固定方向,将其命名为“陀螺仪”,陀螺仪现在广泛应用于飞机、卫星和大楼等地方。他还首次测量出了光在空气和在水中的速度。

鲁道夫·克劳修斯提出来自己的“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可能把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

1854年

波恩哈德·黎曼开创了“黎曼几何”,建立了黎曼空间的概念,给后来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提供了数学基础。

乔治·布尔出版了《思维规律的研究》,介绍了“布尔代数”,布尔逻辑是计算机程序的基石。

1857年

路易斯·巴斯德发表了“关于乳酸发酵的记录”的论文,其发明的“巴氏消毒法”,直至现在仍被应用。

1859年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以及物种不变论。

1865年

鲁道夫·克劳修斯提出了“熵增加原理”,即“任何孤立系统中,系统的熵的总和永远不会减少,或者说自然界的自发过程是朝着熵增加的方向进行的”。

1866年

格雷戈尔·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别为分离规律及自由组合规律。他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

1869年

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制作出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让纷繁复杂的化学变得有规律可循。

1873年

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出版了《论电和磁》,系统、全面、完美地阐述了电磁场理论,这一理论成为经典物理学的重要支柱之一。

1874年

格奥尔格·康托尔创造出了“集合论”和“超穷数理论”。

1876年

亚历山大·贝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可用的电话。

1877年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发明了留声机。

1879年

埃德温·霍尔发现了“霍尔效应”,揭示当电流垂直于外磁场通过半导体时,半导体的两端会产生电势差,这个电势差也被称为“霍尔电势差”。

1879年

阿尔伯特·亚伯拉罕·迈克尔逊用自己发明了高精度的迈克尔逊干涉仪,进行了”以太漂移实验“。因发明精密光学仪器和借助这些仪器在光谱学和度量学的研究工作中所做出的贡献,他被授予了190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维尔纳·冯·西门子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电力机车。

1885年

路易斯·巴斯德研究出了狂犬疫苗。

1888年

海因里希·鲁道夫·赫兹发现并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频率的国际单位制单位“赫兹”以他的名字命名。

1889年

伊万·彼得罗维奇·巴甫洛夫发现了“条件反射”,建立了条件反射理论。他是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的奠基人,是俄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1890年

奥古斯特·魏斯曼提出“减数分裂”学说:“由于细胞需要保持染色体数目的稳定,在卵细胞和精子成熟的过程中,必然要发生一种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的特殊细胞分裂。”还提出了“由于染色体排列组合的不同,产生的配子其种质也不相同,加上配子在受精时的随机组合,必然出现种质的重新组合,这应该就是可遗传变异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为遗传学奠定了基础。

1892年

亨利·庞加莱发表《天体力学新方法》,打破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为相对论提供了基础。

亨德里克·安东·洛伦兹创立了“经典电子论”,他认为电具有“原子性”,电的本身是由微小的实体组成的,后来这些微小实体被称为“电子”。后提出了“洛伦兹力公式”,因“塞曼效应”的发现和解释,洛伦兹和塞曼分享了1902年度的诺贝尔奖。

1893年

尼古拉·特斯拉用自己制作的线圈制造出了100万伏的高电压,展示了交流电照明技术,成为了与爱迪生之间“电流之战“的最终赢家。后使马可尼的无线电通信理论成为现实,并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艘无线电遥控船。他帮助人类大跨步进入现代文明。

1894年

威廉·拉姆齐首次发现分离了惰性气体“氩”,后又发现了“氖”、“氪”、“氙”。他因发现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元素并确定其在周期系中的位置而获得1904年诺贝尔化学奖。

1895年

威廉·康拉德·伦琴发现了X射线(伦琴射线),为开创医疗影像技术铺平了道路,1901年被授予首次诺贝尔物理学奖。

1896年

亨利·贝克勒尔发现了铀的天然放射性,随后,居里夫妇系统研究了所有的元素,定出铀和钍以及它们的化合物都有天然放射性。为此,贝克勒尔和居里夫妇共获190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1897年

费利克斯·霍夫曼发明了阿司匹林,成为医药史上三大经典药物之一(另为青霉素和安定),他在发明阿司匹林11天后又发明了海洛因。

1898年

玛丽·居里发现元素钋和镭,1911年再获诺贝尔化学奖。她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分离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在她的指导下,人们第一次将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疗癌症。

1900年

欧内斯特·卢瑟福首先提出“放射性半衰期”的概念,证实放射性涉及从一种元素到另一种元素的嬗变。证实了原子的中心有个原子核,创建了卢瑟福模型(行星模型)。他最先成功地在氮与α粒子的核反应里将原子分裂,他还发现了质子,并且为质子命名。1908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上一期【第一部分】点此阅读:归纳:人类400年科学发展历程,从哥白尼到爱因斯坦(第一部分)

【第三部分】马上安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著名方程 E=mc²有什么意义
化学史上的今天 6月25日物理化学界的双料大咖能斯特
20世纪重大的科学理论突破
化学科学家与科学史
量子纠缠的具体机制30:量子纠缠力的科学猜想一一量子纠缠现象的秘密之一
爱因斯坦去世67年后被打脸?平行宇宙存在?人类或许真的能穿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