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记叙文写作微点15讲 | 细节描写:精描细画见精神(第12讲)

今日更新

NO12  细节描写:精描细画见精神

微点·阐释

1.细节描写是指对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的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可以是人物细小的动作、神情、心理的描写,也可以是景物和场景的细致描写,它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成功的细节描写具有细腻深刻,含蓄生动,极富表现力的特点,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有些作品中的人物或场景,只要读过的人都会记忆犹新, 穿长衫站着喝酒满口之乎者也的孔乙己;得知自己中举后喜极而疯的范进;挖心搜胆痴迷写诗的香菱;为儿子买橘子过铁道爬月台的父亲的背影;……这些形象都深深定格在了我们的脑海 中,这就是经典的魅力。经典能成其为经典,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典型具体,描写细致生动。换句话说就是它们运用了同一种手法:细节描写。

微点·片段

【写作文题】 

学生依据课堂老师嗑瓜子的情景,进行一段细节描写,突出老师形象。选取两三个典型的片段展示、交流、点评。

【片段示例1】

朱老师打开盒子,从里面抓起一把瓜 子,开始嗑起来。她的速度非常快,一颗瓜 子刚放在嘴边,咔嚓一声就裂开了,吞下瓜 仁,吐掉瓜子壳,就开始下一颗。她一边嗑 瓜子,一边笑着问我们:“想吃吗?你们把我 嗑瓜子的样子写好了,我就奖励给你们吃。”

【评析】片段叙述了嗑瓜子这件事,至 于人物是如何嗑瓜子的,没有具体的描写, 语言平淡,无感染力,人物形象也扁平。

【片段示例2】

朱老师微笑着神秘地拿出一个黑色的方形盒子,放在讲台上,打开,我们伸颈一 看,原来是香瓜子。只见她右手抓起一把香 瓜子,左手从中挑出一粒饱满的便往嘴边 送。她用食指和大拇指捏着瓜子的一端,张 开嘴巴,在中间一咬,“咔”的一声,瓜子肉 落在嘴里,随后将瓜子壳放在讲台的最右 侧。两分钟不到,瓜子壳就堆得老高了,看 得我们直流口水。

【评析】 片段采用定点镜头将朱老师吃 瓜子的动作分解成了四个小动作,通过选用“抓瓜子”“挑瓜子”“嗑瓜子”“吐壳”等一 系列动作,清晰明朗地描写出了朱老师嗑瓜子的全过程。但是不够细腻生动,大众化的描写,不能给人深刻的印象

【片段示例3】

朱老师拿起一颗瓜子,两根手指紧捏 瓜子的圆端,把瓜子尖的那一端放在两颗大门牙中间,随着“咔嚓”的一声轻响,瓜子壳一分为二,朱老师的手指趁机一拧,瓜子肉便落入了口中。可怜的瓜子壳却被朱老师无情地丢在讲台的角落。一颗,两颗,三 颗……两分钟时间到,讲台边的瓜子壳就成堆了。馋得我们直流口水。朱老师拍了拍 手,打了一个饱嗝,笑着问我们:“想吃吗?你们把我描写好了,就奖励你们吃……”看 着朱老师这么享受,我真恨不得跑上去和 她一较高下呢!

【评析】拿、捏、放、拧、丢,这一系列的 动作,连贯、准确地描写出了朱老师嗑瓜子的过程,且描写有点有面。如果能精选词语 对动作进行修饰,发挥想象,巧用修辞,将动作形象化,同时抓住人物嗑瓜子时的神态、语言等的描写加以细致刻画,人物形象 就会鲜活起来。

交流后总结:从上面几个典型的片段描写来看,学生基本上能抓住情境中人物的典型行为,完整地描写出情景过程,但是要如何生动细腻地进行描写,如何将动作行为形象化,突出人物形象,还需要有正确的导引。

微点·教材

好的细节描写,能使人物性格丰满、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和真实性。细节描写是记叙文的血肉。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形象的鲜明性,事件的生动性。那么如何进行细节描写,聚焦定格难忘的瞬间呢?

1.提炼典型情节。

只有真实典型的细节才能感动人。在刻画人物时,一定要抓住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典型情节来做细致的刻画,文章才能生动,有表现力。

【课文引路1】

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 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 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这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口里说道:“也 罢,……”说了一会,千恩万谢,低着头,笑迷迷的去了。

———吴敬梓《范进中举》

《范进中举》中最精彩、最具有讽刺效果的, 莫过于这段对胡屠户接受范进赠银的描写。胡屠户一边“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一边假意推辞道:“你且收着。”并不等范进说完,“连忙把拳头缩了回来,往腰里揣”,“千恩万谢”之后,“低着头,笑迷迷地去了”。用“攥” “舒”“缩”“揣”四字,使这个见钱眼开、虚伪做作的市侩小人丑态跃然纸上。真实生动的细节,通过简洁准确的语言,传神地刻画人物性格特征, 极大地增加了讽刺艺术的魅力。

2.精心锤炼词语。

留心观察,从生活的“小”处入手,精心锤炼词语,选择恰当的修饰语,做细节的刻画,才有感染力。

【课文引路2】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 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朱自清《背影》

此段中走、探、穿、攀、缩、倾等一系列的动作描写, 特别是动词前还加上了恰当的修饰词, 细致入微地刻画了父亲买橘子过程的“不容易”,表现出了父亲对儿子的一片深情,揭示了文章中心。这段文字让每个读者感动不已,他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作者对父亲外貌、动作的细致观察和准确地表达。

3.延长人物动作。

描写某一情景时,将人物动作进行细化,延长过程,就能把事情写具体,也更有画面感,给人深刻印象。

【课文引路3】

至晚间对灯出了一回神,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下,两眼鳏鳏(早怎佟灶),直至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

 ———曹雪芹《红楼梦》

曹雪芹用“至晚间、至三更、至五更”三个时间段,将香菱晚间睡觉,这一简单的动作延长, “对灯出神”“上床卧下”“两眼鳏鳏”“朦胧睡去” 细腻描写香菱睡觉时的神情,刻画出了香菱学诗成魔、无法入睡的形象。

4.巧妙运用修辞。

【课文引路4】

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 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 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鲁 迅《藤野先生》

这段文字,鲁迅先生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 让一个个不学无术、装腔作势的清国留学生的丑态呈现于我们面前,令人印象深刻。

微点·升格

请用学得的“细节描写:精描细画显精神”的方法,对上面同学描写朱老师课上嗑瓜子的情景片段三和下面两个片段进行修改,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 明。

【片段升格1】

朱老师神秘地微笑着,拿出一个黑色的方形盒子,放在讲台上,打开,我们伸颈一看,原来是香瓜子。只见她右手抓起一把香瓜子,左手从中挑出一粒饱满的便往嘴边送。她两根手指紧捏瓜子的圆端,把瓜子尖的那一端用上下两颗大门牙夹在中间,轻轻一咬,随着“咔嚓”的一声轻响,瓜子侧面的其中一条土黄色的纹路就裂开了,朱老师捏住瓜子的双指趁机一拧,瓜子肉便落在了她那灵巧的舌头上,然后慢慢地嚼几下,瓜子肉就顺着她的口水滑了下去。可怜的瓜子壳却被朱老师无情地丢在讲台的角落。就这样,一颗,两颗,三颗……速度越来越快,简直要比得上机关枪了,两分钟时间到,讲台边的瓜子壳已经堆成了小山。朱老师拍了拍手,假装夸张地打了 一个饱嗝,坏坏地笑着问我们:“想吃吗?你们把我描写好了,就奖励你们吃……”看着朱老师的贼样,我真恨不得跑上去和她一较高下!(湛佳琪)

【升格心得】

升格文运用抓、挑、送、夹、咬、拧、落、嚼、 滑、丢等系列动词,延长几秒钟就可以完成的嗑瓜子的动作,描写细致生动;还发挥想象,巧妙运用修辞,让动作形象化,人物形象化,例如:嗑瓜子像打机关枪,瓜子壳堆得像小山,都可以体现嗑瓜子的速度之快;不仅仅描写了人物嗑瓜子时的动作,还对人物嗑瓜子前后的神态和语言作了细致刻画。例如,嗑瓜子前的“神秘微笑”,嗑完瓜子 后,“故作轻松”地拍手,“假装夸张”地打嗝,在问前加上 “坏笑”,让问的语言更有调侃味,这样,一个动作敏捷,幽 默风趣,善于抓住契机引导学生学习的老师形象就立起来了;同时,作者还对学生们的反应作细致描写,从侧面 烘托了人物形象。

【片段升格2】

升格前: 

经过一番痛苦的纠结之后,还是决定一脸冷漠地走过去。就这样擦肩而过吧,我暗自想着。下一秒,我愣住 了。她微笑着向我走来,像一阵春风,吹走了心中的不悦。

升格后:

经过一番痛苦的纠结之后,还是决定一脸冷漠地走过去。就这样擦肩而过吧,我暗自想着。下一秒,我愣住 了。她两边嘴角轻轻上扬,双眉弯成了新月,一个微笑如一阵春风吹了过来,洗净了我心中的阴霾,吹走了心中的 不悦。走廊上的阳光不再刺眼,似乎随着这微笑变得灿烂 起来(姚倩)

【升格心得】

升格文将人物的神态描写作了细致刻 画,“嘴角轻轻上扬,双眉弯成了新月”,一个有着甜美微笑的女孩跃然纸上,极具画面感。环境描写的适时插入, 也从侧面烘托了人物愉悦的心情。

【片段升格3】 

升格前:

转过身,突然感到眼睛一亮,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日思夜想的新衣服就摆在床上。我激动得扑了过去。

升格后:

转过身,突然感到眼睛一亮,随后只觉得“咯噔”一 下,心脏跳漏了一拍,我是在做梦吗?可我分明看到床上 摆着已搭配好的新衣服与新裤子,这可是我日思夜想的 啊!我有几分激动,几丝眩晕地扑了过去,紧紧抱住它们, 在床上滚过去滚过来,新衣服的味道充满了整个鼻腔, 不,应该说是爱的味道,或许是幸福的味道吧!(伍镜蓉)

【升格心得】

获得新衣服的不可思议,内心的狂喜,抑制不住的激动,蔓延的幸福,在细腻的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中得以完美展现。一个活脱、可爱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

微点·佳作

【写作文题】

请以“一个难忘的人”为主题,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要求运用细节 描写。

思路点拨:抓住能体现人物性格和特征的典型情景和事件,扣住“难忘”的点,作细致地刻画。这个点可以是叙事中的场景或环境,也可以是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等。总之,与 “难忘”有关的细节刻画一定要浓墨重彩、精工细描。

【佳作示例】

爱生活·爱黄瓜

郝芬

我们教室的格局是与别处不同的,刚进门迎面的是一张方形的讲桌。但那只是一个多月前的事了。现在讲桌在我的野蛮同学的摧残下,已是两腿分支,摇摇欲坠。但下课后这里依然是目光的聚集点。短发帮站在讲台上拿着讲桌上的粉笔头射击长发帮,从不怜香惜玉,长发帮也不甘示弱地反击,于是又一次性别大战开始了。

 但是只有等到黄瓜来时,我们才会停止战争,假装若无其事,实在装不了局外人的就假装很无辜或者很受伤 的样子。

黄瓜并不是脆生生的维生素丰富 的黄瓜,黄瓜是我们所有老师当中唯 一穿唐装且站着讲课的幽默的人,他讲起课来滔滔不绝,旁征博引,最喜欢卖关子,总是吊足了同学们的胃口,最后才揭晓答案。他的课堂充满了欢乐的气氛,每个同学都是竖着狗耳朵听的,没有人舍得打花。狗耳朵是黄瓜夸我们的。隔壁班的同学常常戏言:“你们班怎么来了个说相声的!” 

他长得其实很清秀,虽然不帅,但是也还过得去,只是眉眼间时常夹些 奸笑。于是有人大叫:“黄瓜,你一定又在想阴谋了。”这时他总是挠挠头,飞快地摆着双手,面红耳赤地说:“阴谋乎?非也非也,阳谋也。小屁孩儿乳臭未干,收拾你们小菜一碟,哼哼……” 然后从鼻子中发出一连串的声音。

 有一次,同学问他到某某地方去 听课到底听了些什么,他说:“说给你们听,你们咋听得懂?”然后就有快嘴的女生大声地问:“你咋老在鸡不生蛋,鸟不拉屎的地方工作,你咋不到某某地方去呢?一定是别人不要你教吧!”于是走廊里和教室里充满了快活 的空气。

黄瓜马上露出颓唐不安的表情来,然后头向上一伸,喉咙一动,吞了一口口水,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像你们老师这样能耐的 人……”后面一般都跟着叫人半懂不 懂的文言文。

一次,黄瓜一天都没来上课,我们都有些不习惯了。于是有人问:“黄瓜咋还没来?没有他博雅的学识的指引, 我们怎么对付即将到来的第二次调研考试呢?”又过了一天,黄瓜还没来,又有人说:“黄瓜咋还没来?他还欠我一 个口头表扬呢?再不来我们教室要生霉了!”

最后有消息灵通的人士去问别的老师,原来他偷偷跟随掌门到桃花山取经去了。

面对黄瓜永远是一个谜,就像有同学对他的评价一样:你永远猜不到他下一步会做什么惊世骇俗的事情来,他就像少年时代的闰土,肚子里有着无穷无尽的稀奇事。他身上有一种 神奇的魔力,吸引着你,让人不得不 爱。而现在面对黄瓜,我们更多的只是学习,而没有“取笑”了,因为我们离中考只有一段时间了。中考过后,我们就要各奔东西。别了,黄瓜!别了!你那 博雅的学识;别了!你那搞笑的风格;别了!你那东坡式的旷达;别了!你那 太白式的不羁。 

我想,我的确大约不能再成为他的学生了。 

但是这个家伙,我们不会忘记。因为,我们都是黄瓜粉丝。

【评析】这是一篇现代搞笑版的 《孔乙己》,亲昵的称谓,诙谐的语调, 饱含的是对“黄瓜”浓浓的爱意和崇拜。正面描写工笔细描,侧面描写烘托 有力,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幽默有学识、 豁达又自信,不羁也不狂的师者形象。特别是“黄瓜”被怀疑是在想阴谋时的狡黠,被质疑不换教书地是没人要时 的颓唐不安等细节描写,深入人心。扬着嘴角读完此文,心中盛满了温暖和感动。

【佳作示例2】

个子·大能量

李桦梨

今天最后一项比赛,一分钟跳绳比赛就要开始了,十个选手一字排开, 各个屏气凝神,蓄势待发。夕阳染红了半边天空,丝溜溜的南风在赛场上溜达一圈就跑了。各班观战的同学都挤在一起,把比赛场地围了个水泄不通。

 “预备———”裁判抬手指挥,他们 几乎同时拿起跳绳,放在与腰平齐的高度上,全神贯注地注视着裁判的举动。随着裁判抬起的手落下,“哔———” 一声哨响,比赛开始了。

 原本喧闹的比赛场地顷刻间安静 了下来。十根跳绳呼呼作响,十个身影此起彼伏地跃动,谁也不甘于人后。随着选手跳绳的起落上下,观众的视线也忽上忽下,头部也富有节奏地律动着。我的目光很自然地落到了我班选手身上。他是这十个人中最瘦小的一个,可是气势毫不逊色任何一个选手。他快速地摇动着手腕,无数个优美的弧线从他的头上掠过,他的脚步有力而又富有节奏感,让人难以分辨这微小的动作, 在耳边响着的就只剩下了跳绳落在地面而发出的“嗒嗒”声。 

大约过了二十秒,一直融为一 体的整齐的跳绳声开始参差不齐。一眨眼的工夫,我班的“小个子”左脚被跳绳缠住了,他似乎想挣脱跳绳的缠绕,可越急,绳子缠得似乎越紧。我的心不由得揪了起来,看着他慢慢变红的脸,我真想冲上去帮他一把, 他的短发渐渐被汗水打湿,还有一部分顺着脸颊流了下来。三秒,四秒…… 五秒,他终于解开了。 

“还有三十秒”,裁判喊道。他开始 了重新起跳,加快了速度,身轻如燕, 矫健似鹰。脚尖轻轻点地,跃起,再落 下,再跃起,跳绳在脚尖与地面的缝隙之间穿行。旁边的同学开始频频出现失误,一时间,观众场地也出现了骚动,叹息声、加油声不时传来。

 “只有十秒了”,裁判的声音再次响 起。有些选手的脚步明显慢了下来,场上不时传来粗重的呼吸声。他双脚如同 安装了电动马达,脚尖地面接触的频率越来越高,跳绳穿行的越来越快,脸上的肉也随着起跳而上下伏动,地上的小石子已经被跳绳带到了空中。站在他身旁的一个同学可能被身边这个“小个子”的阵势吓到了,频频失误。

 “哔———”一声哨响,比赛结束。一 时间,所有的声音都安静了下来,统计数量,他以“一百八十一”个的绝对优势夺得了冠军,宣布成绩的那一刻,没有欢呼,没有跳跃,他只是望着激动不已的我们,腼腆地笑了。夕阳的余晖泼洒在他身上,发出夺目的光芒。谁都不 曾想这小小的个子会发出这么磅礴的能量呢,他成了我们心中的英雄。

【评析】这是一篇精彩的人物新闻特写,既有场面的扫描追踪,又有节点的细致刻画。作者将跳绳比赛的全过程分解成比赛前、比赛中、比赛后三个场景,定格比赛时起跳、失误、加速、超速 几个特定画面,捕捉人物最具有震撼力、个性化的动作、神态,细致刻画,突出了一个沉着、敏捷、腼腆的“小个子” 英雄形象。环境描写和观众反应的穿 插,不仅渲染了气氛,也从侧面烘托了 “小个子”形象。动静结合、对比衬托手法的运用,更是让英雄形象立体起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记叙文写作微点15讲|详略:浓淡相宜,详略得当(第6讲)
作文攻略之——记叙文人物描写专题辅导
“五重”:高考记叙文写作能力提升要诀
语文|丰富记叙文的细节描写
写作指导:记叙文形象丰满可感的技法
初中语文,作文方法:精读课文,练习片段仿写,得高分很容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