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姥姥进大观园》:首先要想办法把这个“单篇”读好

       之前连续听了几节课,都是读《刘姥姥进大观园》。

        说实话,好课不很多。

       好几位老师在教学这个单篇的时候,文本没有好好读透彻,就心急慌忙地拓展延伸,非要往《红楼梦》整本书上靠;还有的老师,上课伊始,先介绍《红楼梦》,再介绍刘姥姥、贾母、王熙凤等一众人物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等到进入本文的文本研读,上课已经15分钟了。

       以上所举例,属于课堂活动中典型的“缓入”与“早出”,我以为,名著节选的阅读,固然要有全局意识,但首先,要把“这一个”文本“、把“这一个”单篇,读读好。

       作为名著《红楼梦》的节选,《刘姥姥进大观园》,编者将其定位“自读课”,这就很明确地告诉我们,要把本单元教读课上学到的“阅读古代白话小说”的方法,用到这一篇课文的阅读中去,在阅读本文的过程中,学方法,用方法。

       单元阅读提示是这么说的:

       对照单元阅读提示,我们发现:

       《刘姥姥进大观园》,小说线索是比较清晰的,梳理故事情节也比较容易。此处略去200字。

       “把握人物形象”,无非从刘姥姥的极富个性的语言动作入手,阅读分析,这是读小说的基本策略,应当也不困难。

       “结合具体描写,了解古代白话小说的艺术特点”,说得再明确一点,应当是品读本文中的“笑”,尤其是“众人大笑时的不同情态”,好像也没啥困难。

       难的是,教师如何把“架空分析”或者“提问题找答案”,变成学生的自主阅读活动。

       活动设计好了,学生读得就更深入了。

       比如关于这个“笑”,可以设计的自读活动,就有:

       圈画、分类。读课文,圈画出写“笑”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可以怎样分类?

       朗读、补白。选读课文,在某语句旁,为这“笑”着的人,补写几句心理活动。

       添加修饰语。课文里“笑”,有的有修饰语,有的没有。请默读课文,看看能否给笑添加修饰语。可以加在“笑”的前面(状语),也可以加在“笑”的后面(补语)。说说添加的理由。

       对比分析。选段品读“众人各具情态的笑”,分析各人的“笑状”能否互换。比如:课文里贾母的“笑”,能否“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

       以写带读。众人都在“笑”,唯独刘姥姥,作者对她却未着一个“笑”字,如果要写一写刘姥姥这个被取笑者的“笑”,放在课文哪里比较合适?她的“笑”可能是怎样的?请写一写,然后交流。

       ……

       初三的学生,大多还没读过《红楼梦》呢,45分钟,一节名著节选阅读课,我们不要盲目地迁移拓展,更不要梦想着把它上成《红楼梦》研究课。

       《刘姥姥进大观园》,我们把这个单篇教好,学生对《红楼梦》消除了敬畏,有好感,有兴趣,想着去读读《红楼梦》的其他选段,我们做语文老师的,就对得起这节课,也对得起教材编者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九年级上册二十四课《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案
《红楼梦》(七)刘姥姥进大观园
刘姥姥给红楼梦带来一股新鲜的泥土气息
小戏骨红楼梦刘姥姥进大观园 第01集
今日大观园(6)
红楼梦歇后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