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认真的聊一聊决策树和随机森林


随机森林是一种简单又实用的机器学习集成算法。

“随机“表示2种随机性,即每棵树的训练样本、训练特征随机选取。

多棵决策树组成了一片“森林”,计算时由每棵树投票或取均值的方式来决定最终结果,体现了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中国传统民间智慧。

那我们该如何理解决策树和这种集成思想呢?

01 决策树

以分类任务为代表的决策树模型,是一种对样本特征构建不同分支的树形结构。

决策树由节点和有向边组成,其中节点包括内部节点(圆)和叶节点(方框)。内部节点表示一个特征或属性,叶节点表示一个具体类别。

预测时,从最顶端的根节点开始向下搜索,直到某一个叶子节点结束。下图的红线代表了一条搜索路线,决策树最终输出类别C。

决策树的特征选择

假如有为青年张三想创业,但是摸摸口袋空空如也,只好去银行贷款。

银行会综合考量多个因素来决定张三是不是一个骗子,是否给他放贷。例如,可以考虑的因素有性别、年龄、工作、是否有房、信用情况、婚姻状况等等。

这么多因素,哪些是重要的呢?

这就是特征选择的工作。特征选择可以判别出哪些特征最具有区分力度(例如“信用情况”),哪些特征可以忽略(例如“性别”)。特征选择是构造决策树的理论依据

不同的特征选择,生成了不同的决策树。

决策树的特征选择一般有3种量化方法:信息增益、信息增益率、基尼指数

信息增益

在信息论中,熵表示随机变量不确定性的度量。假设随机变量X有有限个取值,取值  对应的概率为  ,则X的熵定义为:

如果某件事一定发生(太阳东升西落)或一定不发生(钓鱼岛是日本的),则概率为1或0,对应的熵均为0

如果某件事可能发生可能不发生(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概率介于0到1之间,熵大于0。

由此可见,熵越大,随机性越大,结果越不确定

我们再来看一看条件熵  ,表示引入随机变量Y对于消除X不确定性的程度。假如X、Y相互独立,则X的条件熵和熵有相同的值;否则条件熵一定小于熵。

明确了这两个概念,理解信息增益就比较方便了。现在我们有一份数据集D(例如贷款信息登记表)和特征A(例如年龄),则A的信息增益就是D本身的熵与特征A给定条件下D的条件熵之差,即:

数据集D的熵是一个常量。信息增益越大,表示条件熵  越小,A消除D的不确定性的功劳越大。

所以要优先选择信息增益大的特征,它们具有更强的分类能力。由此生成决策树,称为ID3算法

信息增益率

当某个特征具有多种候选值时,信息增益容易偏大,造成误差。引入信息增益率可以校正这一问题。

信息增益率  为信息增益与D的熵之比:

同样,我们优先选择信息增益率最大的特征,由此生成决策树,称为C4.5算法

基尼指数

基尼指数是另一种衡量不确定性的指标。

假设数据集D有K个类,样本属于第K类的概率为  ,则D的基尼指数定义为:

其中  ,  是D中属于第k类的样本子集。

如果数据集D根据特征A是否取某一可能值a被分割成  和  两部分,则在给定特征A的条件下,D的基尼指数为:

容易证明基尼指数越大,样本的不确定性也越大,特征A的区分度越差。

我们优先选择基尼指数最小的特征,由此生成决策树,称为CART算法

决策树剪枝

决策树生成算法递归产生一棵决策树,直到结束划分。什么时候结束呢?

  • 样本属于同一种类型
  • 没有特征可以分割

这样得到的决策树往往对训练数据分类非常精准,但是对于未知数据表现比较差。

原因在于基于训练集构造的决策树过于复杂,产生过拟合。所以需要对决策树简化,砍掉多余的分支,提高泛化能力。

决策树剪枝一般有两种方法:

  • 预剪枝:在树的生成过程中剪枝。基于贪心策略,可能造成局部最优
  • 后剪枝:等树全部生成后剪枝。运算量较大,但是比较精准

决策树剪枝往往通过极小化决策树整体的损失函数实现

假设树T有|T|个叶子节点,某一个叶子节点t上有  个样本,其中k类的样本有  个,

  为叶子节点t的熵,  是参数,则决策树的损失函数定义为:

其中熵为:

损失函数第一项为训练误差,第二项为模型复杂度,用参数  来衡量二者的比重。

CART算法

CART表示分类回归决策树,同样由特征选择、树的生成及剪枝组成,可以处理分类和回归任务。

相比之下,ID3和C4.5算法只能处理分类任务

CART假设决策树是二叉树,内部结点特征的取值为“是”和“否”,依次递归地二分每个特征。

CART 对回归树采用平方误差最小化准则,对分类树用基尼指数最小化准则

02 bagging集成

机器学习算法中有两类典型的集成思想:bagging和bossting。

bagging是一种在原始数据集上,通过有放回抽样分别选出k个新数据集,来训练分类器的集成算法。分类器之间没有依赖关系。

随机森林属于bagging算法。通过组合多个弱分类器,集思广益,使得整体模型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和泛化性能

03 随机森林

我们将使用CART决策树作为弱学习器的bagging方法称为随机森林

由于随机性,随机森林对于降低模型方差效果显著。故随机森林一般不需要额外剪枝,就能取得较好的泛化性能。

相对而言,模型对于训练集的拟合程度就会差一些,相比于基于boosting的GBDT模型,偏差会大一些。

另外,随机森林中的树一般会比较深,以尽可能地降低偏差;而GBDT树的深度会比较浅,通过减少模型复杂度来降低方差。(面试考点)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随机森林都有哪些优点:

  • 采用了集成算法,精度优于大多数单模型算法
  • 在测试集上表现良好,两个随机性的引入降低了过拟合风险
  • 树的组合可以让随机森林处理非线性数据
  • 训练过程中能检测特征重要性,是常见的特征筛选方法
  • 每棵树可以同时生成,并行效率高,训练速度快
  • 可以自动处理缺省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决策树与随机森林
算法基础(17)| 随机森林算法基础
人工智能基础课堂纪要7
决策树,10道面试题
详解XGBoost 2.0重大更新!
一文读懂随机森林的解释和实现(附python代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