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广益 |《科幻导论》绪言

四十二史

 科幻春秋

《科幻导论》

李广益 主编

2023年8月

重庆大学出版社

曾几何时,科幻只是一个小众爱好,一种“大男孩”、女性、底层、后发民族等边缘群体在想象中获得自由和超越的亚文化。但在世界各地,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文明的演进,尤其是高科技对日常生活的渗透,越来越多的人不得不直面未来的降临。在这个意义上,即便不读科幻小说,也并不热衷于科幻电影,一个现代人仍会随时接触作为文化形式乃至融入生产方式的科幻,成为有意识或无意识的科幻受众。一段窗明几净、描绘都市人居理想形态的家电广告,一件精致小巧、富有工业设计美感的数码产品,一个志存高远、全面应用智能制造的大型企业,都在润物细无声地改变整个社会的科技认知和情感结构,使得科幻不再是天外飞仙的奇谈,而是人们习以为常的存在。

由于“未来已来”,科幻创作遭遇了某种危机,不止一位科幻作家感叹“科幻已死”,因为想象越来越难演绎震撼人心的惊奇。但与此同时,作为一种文化的科幻越来越不需要论证自己的正当性,因为它已经逐渐成为青年人的“缺省配置”,乃至更年轻世代的“先天模因”。正是在这样的语境下,科幻走进了我们的课堂,成为我们学习的对象,或为我们的学习提供某种助力。一百多年前,最早引介和提倡科幻的中国人之一鲁迅感慨道,“盖胪陈科学,常人厌之,阅不终篇,辄欲睡去,强人所难,势必然矣。惟假小说之能力,被优孟之衣冠,则虽析理谭玄,亦能浸淫脑筋,不生厌倦。”借助科幻小说直接普及科学知识的做法已经被证明事倍功半,乃至作茧自缚,但鲁迅提示的藉由这种文类“改良思想,补助文明”的可能性,却能够在当代技术条件下获得新的演绎。非但科学幻想与科学传播可以相辅相成,在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社会治理等诸多领域,科幻都能发挥启发、引导、催化的作用,亦因此我们需要认识科幻,掌握打开科幻的各种方式。

在进入丰富而迷人的科幻世界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科幻概念做一番思辨。“科幻”是“科学幻想”的缩写,很多时候都指向以小说形态出现的文学创作,也是电影中举足轻重的类型,人们提到科幻时一般首先想到科幻小说或科幻电影。但实际上,科幻与诗歌、戏剧、散文以及各种样式的文学都有结合,而在艺术门类中也不乏科幻主题的绘画、雕塑、建筑、音乐等。正如science fiction演化为可以冠于任何作品之前的前缀“scifi-”,“科幻”也可以用万千方式来赋形。虽然我们展现给大家的大部分科幻作品都是小说和电影,在行文中也较多地立足于文学,但必须明确指出,科幻首先是一种思维,是一种想象力的展开方式。它既能孕育壮阔的文艺形象,又能发散高蹈的哲人玄思,也能辅助冷峻的战略决断。

无论是中文的“科幻”,还是英文的science fiction,今天已经固定下来的表述昭示了这类文艺与科学的紧密关系。很多人认为,在现实中改变了社会的科技发展,也是滋育科幻想象的源泉。缔造美国科幻“黄金时代”的著名编辑、作家小约翰·W·坎贝尔就认为,科幻和科学一样,既能解释已知的现象,也能预测尚未发现的新现象。科幻以故事形式,描绘科学应用于机器和人类社会时产生的奇迹,必须符合逻辑地反映科学新发明如何起作用,究竟能起多大作用和怎样的作用。另一位科幻作家布雷特诺的界定如出一辙:科幻小说是以科学以及由此产生的技术对人类影响所作的理性推断为基础的小说。对科幻的这种理解颇具技术乐观主义色彩,阿西莫夫、海因莱因等科幻大师持类似看法,其中隐含着一种认识论上的自信,即展开想象的主体掌握了对于客观世界的可靠知识,这些知识经过了实践检验,具备真理性,据此可以推演出令人信服的可能世界。

这样的观念或信念,至今仍不乏支持者,细节的合理和逻辑的严密也仍然是衡量科幻作品的重要尺度。然而,科幻中的科学多数时候并不等同于现实中作为一个知识体系存在、一个社会领域运作的科学,即便想象的编织者本身是卓有成就的科学家。科学的严格可能会让步于审美需要,也可能受制于知也无涯,更重要的是,孰为科学本来就永无标准答案。在科学史上,很多名家曾经发表今人看来荒诞无稽、当属臆想的研究成果,并被当时的科学共同体所认可。时人据此生发的想象,在今天看来很不“科学”,但却成为科幻史的重要篇章。由此想来,对于遵照此刻的科学体系划定的科幻边界,若干世代后的人类大概也会付诸一笑。或许我们能够普遍要求的,是一种渗透在想象中的“科学”话语,在其读者看来是唯物主义的、非神学的、超现实而不超自然的。至于这样的想象究竟是可供领导人决策的技术预言,还是批判现实的社会寓言,或是纯粹的形而上学推断,抑或是有所侧重的混合,取决于作者的科技素养以及他展开某种想象的态度和意图。

一些批评家避开了“科学”所指的模糊、游移甚至争议,把科幻定义的重心放在认知功能上。这其中最著名的是苏恩文提出的“认知性疏离”(cognitive estrangement)。在他看来,科幻是“一种文学类型或者说语言组织,其充要条件是疏离和认知的在场与互动,其主要形式装置是替代作者经验环境的想象框架。”朱迪斯·梅里尔同样认为科幻是一种运用了科学方法的有效认知手段。这类故事就其本质而言可以称为“推测小说”(speculative fiction),其目的是“通过投射、推断、类比、假说-纸上实验等方式来探索、发现和了解宇宙、人和'现实’的本质。”以上两位学者的观点合在一起,与同样关注认知功能,并曾经主导中国科幻创作的“科普工具论”形成鲜明对比。后者将“科学幻想读物”简单地视为知识载体,如苏联学者奥尔加·F·胡捷认为,这类作品“是用文艺体裁写成的——它用艺术性的、形象化的形式传播科学知识”,另一位苏联评论家E·C·李赫兼斯坦更直接地称之为“普及科学知识的一种工具”。事实上,借助小说文体介绍科学知识的尝试从晚清一直持续到现在,而且1949年以前science fiction大多数时候被翻译成“科学小说”。其后,中文从俄文научная фантастика汲取了“幻”,形成“科学幻想小说”的文类定名,但“科学小说”的称谓并未消失,甚至有人坚持认为,应该单列一类“科学小说”,其中的推测和设想都有科学依据,不能与“科学幻想小说”等量齐观。苏恩文等人的界说无疑为科幻文类提供了更大的深度和广度,也点出了这一文类介入社会的重要途径,而中国科幻百年来的科普传统虽然曾在特定时期限制甚至阻遏了文类的发展,却也造就了独特的路径和经验,至今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达科·苏恩文 ▲

由此可见,在科幻文类不长的发展史上,已经层累了若干种对于这一文类的界定。每种定义都代表了定义者从自身经验和立场出发对科幻的理解,进而对科幻创作产生程度不一的影响。有的提法今天已经式微,但却在科幻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甚至代表着某种不容忽视的可能性。在这些年代不一、面向各异的科幻定义之中,很难找到有意义的共识或公约数,也很难产生一统天下的权威,以至于科幻批评家达蒙·奈特从外延入手,表示“科幻小说就是科幻小说家们写的小说”。类似的想法如诺曼·斯宾拉德所说,“科幻小说就是任何出版为科幻小说的读物”。这些定义看起来是取巧,也的确存在漏洞,但却在最大程度上包容了科幻的多样性。另有论者试图在内核的坚实与边界的开放之间取得平衡,如中国科幻作家王晋康在《漫谈核心科幻》一文中,一方面承认科幻是一个“模糊集”,另一方面又勾勒兼具科学之美、科学理性、科学立场的“核心科幻”,视之为支撑科幻文类存在的一块最重要的基石。应该说,科幻何以成为科幻,何以独具魅力,何以避免消融在别的文艺门类中,始终是一个关键问题,“核心科幻”论的意义正在于此。

科幻概念无法定于一尊,这曾被认为是文类发展的障碍,尤其是在讲求“名正言顺”的中国语境中。不过,换一个角度来看,这种情况或许并非全然负面。科幻发展到现在,已经是一个维特根斯坦所谓“家族相似”的概念。被这一概念所指涉的对象,其关联不是普遍具有的共性,而是其中的一些和另一些在某一点上相似,另一些又和另外的一些在另一点上相似,如此构成无中心的亲缘网络。在这个意义上,“核心科幻”虽云“核心”,或占据了科幻史某些阶段的中心,在长程视野中却也只是具有重要意义的非中心存在。个体或群体在具体的时刻,从具体诉求出发,会倚重某种特定的科幻观,但从根本上说,开放和无中心的科幻,始终向人们的好奇心、探索欲和创造力挥舞着橄榄枝,邀请大家沿着各自不同的路径前来思考和想象,在一个不断被科技所改变的世界上,自我和人类的境遇以及命运。

在对科幻的内涵外延有所了解之后,或许会产生这样的问题:通过学习一门以科幻为主题的课程,我能收获些什么?对科幻感兴趣,大可按照自己的偏好,读小说、看电影、玩游戏,为什么要因此走进课堂?上了这门课,我对科幻的热情是否反而会被拗口的术语、平淡的讲授、繁琐的作业所熄灭呢?

对于将要使用这部教材的老师们来说,在自己的教学设计中思考并回应以上问题,有助于增加课程的吸引力。一本教科书有各种各样的用法,一门课程也有丰富多彩的讲法,也许各位老师和同学的自由发挥才是师生能否在课堂内外一起享受科幻的关键。在这里,我们谈谈自己的想法,抛砖引玉,为大家探索科幻课程的无限可能提供一点参考。

——在课程中,可以形成“阅读的共同体”,一起欣赏科幻之美,共同感受“科幻的原力”。的确,今天的人们可以很便捷地独自沉浸在文艺所创造的另一个时空中,但同时也很容易被各种信息和琐事干扰、打断,乃至半途而废。克服碎片化生活的一种方式,就是进入一个专注于作品的集体氛围,而课堂的场所和纪律正是营造这样一种氛围所需要的。此外,“独乐乐不如众乐乐”,通过分享交流,彼此印证感受、辩驳观点,尤其对知识密度和思想含量较高的科幻文本,“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每一位课程参与者对作品的认知都逐渐丰富起来,知吾道不孤,亦知天外有天,日常有得,身心皆宜。

——在课程中,可以深入理解承载科幻的各种文艺形式。在科幻小说中,人物不再是理所当然的中心,描绘一个惟妙惟肖的想象世界才是很多杰作的关键。也就是说,衡量科幻小说时不能墨守主流文学的陈规,否则便会缘木求鱼。风靡全球的科幻大片,亦引领了电影工业技术的飞跃,从而改写了电影史。科幻给文艺带来了妙想和奇观,更不断冲击和挑战着主导性的语言形式和符号体系的边界。揣摩这些作品的过程,也是疏离习以为常的形式构造,重新思考文化表达可能性的过程。另一方面,科幻往往又受到大众文化工业的青睐,成为某种通俗化、类型化的文化产品,其生产机制同样值得审视。

——在课程中,可以尝试科幻创作,构造属于自己的世界。今天的创作,不必是文学青年扬名立万的途径,而可以是在一个社会生活被高科技深刻渗透的时代,青年心灵有所感,有所思,有所飞扬,有所沉郁的自我表达。也许有人从这里起步,成为科幻大师,但更令人期待的是,未来的许多“斜杠青年”,将“科幻作家”作为自己的多重身份之一,在灵感袭来时能够从忙碌的生活和工作中抬起头来仰望星空,用文字之光驱散精神的晦暗。而在文字之外,一幅与AI协作完成的科幻画,一段意境悠远的科幻微视频,一个逼真再现文明毁灭与重生的科幻游戏,都会见证创造力的解放。

——在课程中,可以借助科幻,审视渗透和支配生活的科技。科幻把科技可能造就的未来美好生活,也把科技走上歧路所导致的灾难图景,一同带到我们面前。科幻用科技树另类生长而成的或然世界,让人思考现实中的技术发展是否存在别样选择,又在想象的未来解决困扰我们的难题,令人憧憬科技进步给人类带来的跃迁。科幻能够在壮丽的蓝图上点出科学家的重要位置,激励科研工作者的雄心壮志,也能够让人们看到失败工程留下的断壁残垣,警示试图驾驭自然伟力者必须临事而惧,好谋而成。科幻集聚了各种各样的“主义”和声音,任其碰撞冲突,激辩科学的是非,技术的善恶,以及研究者、发明者和使用者的伦理责任。

——在课程中,还可以通过科幻提供的独特视角,思考自我、社会、国家、人类、世界等一系列元命题。在科幻作品中,一方面,“一切坚固的都烟消云散了”,孰为人,孰为智慧,孰为生命,从社会制度到道德尺度,从遗传规律到物理定律,所有历史终结论和封闭世界观的基石都在科幻中动摇,另一方面,又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宏大而整全的视角,在更高的维度上观照人类在全球化时代深度联结之后的共同命运。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中,在后人类时代的曙光中,在世界体系的混沌中,在文明依然被束缚于这个星球、不能聚合力量远航无垠的局促中,科幻鼓励我们把目光真正投向未来,在新的时代寻找沉溺在过往经验中的人们不能提供也无法想象的答案。

编写《科幻导论》,首要目的是满足高校科幻类通识课程的需求,同时也可用于中文、外文、艺术等学科和专业的课程,此外众多科幻迷也是本书潜在读者。我们希望这部教材大家读来意兴盎然,跟随遍布其中的奇想妙想解放自己的心灵,也希望能够为有志于科幻文化事业者提供一些命题和方法上的参考。为此,我们在编写中兼顾通识性和学术性,在信而有征、清通可读的基础上,突出具有导向意义的学术论断,并在每章的末尾提供了深入研习所需参阅的文献。

本书包含六个主要板块。在“历史”板块,我们试图摆脱过往科幻史的西方中心模式,梳理和呈现科幻在不同文化土壤中的全球生长;“批评/理论”板块提供了一些经典和前沿的理论视角和路径,读者可循此深入剖析科幻作品,或通过科幻作品走向具有根本意义的人文社会命题;“跨媒介/类型”板块展现了生发于科幻而多姿多彩的文艺创作;与之相对,“跨学科”板块昭示,科幻思维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研究中大有用武之地;“创作”板块是资深科幻作家创作心得的凝练,帮助广大读者从“临渊羡鱼”到“退而结网”;最后,“关键词”是对科幻作品的基本主题或母题的一个概括,方便读者快速建立对于这类创作的整体认知。

怀着发展科幻教育、繁荣科幻事业的热忱,来自海内外高校的数十位学者参与了这部教材的编写。得益于重庆大学出版社的组织、协调,教材编写团队多次举行工作会议,集思广益,协同推进,并克服了疫情的影响,如期完成了编写工作。在感谢出版方的鼎力支持和每一位编委的倾情投入的同时,我们将此书献给中国科幻教育的开创者吴岩教授。从1991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开设中国第一门科幻课程并自编《科幻小说教学研究资料》到如今,吴老师始终奋斗在科幻教育的第一线,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所有以科幻为志业的中国学人。作为高等教育领域的第一部科幻教材,《科幻导论》正是他多年前播下的种子所长出的又一个果实。

吴岩教授 ▲

《科幻导论》目录

第一编 历史

第一章 从神话传说到科技故事

第二章 科幻文类的兴起

第三章 科幻之路上的后来者

第四章 人民/大众的现代文化

第五章 文化自觉与前沿探索

第六章 未来之后

第二编 理论/批评

第一章 乌托邦

第二章 性别

第三章 后人类

第四章 人类世

第五章 文化研究

第三编 跨媒介/类型

第一章 科幻电影

第二章 科幻动画

第三章 科幻游戏

第四章 科幻艺术

第四编 跨学科

第一章 想象一种人造语言

第二章 科幻中的人类学

第三章 作为思想实验的科幻

第四章 科幻与科技创新

第五编 创作

第一章 科幻创意的激发

第二章 设定网络的构建

第三章 科幻设定的呈现

第六编 关键词

参考文献

编写说明

  ●  ●  ●  ●  ●  ●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直播课堂干货 | 刘维佳老师:《从<流浪地球>谈科幻文艺与科技发展》
[写作经验] 科幻类小说十三大基本分类与科幻小说的发展变化
【写作指导】初识各大类型——(十)科幻
泛科幻的定义及分类
科幻作品究竟有何意义
堪比科幻大片,一组GIF图征服你对科技科学的新认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