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何为科幻文学“黄金时代”?

四十二史

 科幻春秋

何为科幻文学“黄金时代”?

Peter Nicholls and Mike Ashley/文

樊卓/译

宋昕、李广益/校

有人语带讽刺地说,科幻小说的“黄金年龄”(Golden Age)是12岁。(这句格言是科幻迷Peter Graham发明的,经常被张冠李戴、鸡同鸭讲,差上一两岁)

1965年,Peter Graham 在伦敦 worldcon ▲

当然,并无客观的衡量标准使得我们可以说哪一个时期的科幻明显优于其他时期。尽管如此,按照传统惯例(至少在科幻迷当中是这样),年长的读者经常会很精确地把1938-1946年视为科幻小说的黄金时代,而更年轻的读者,尽管并不一定信服,但至今尚未拒绝接受1979年出版的第一版《科幻百科全书》中的这一术语。在1992年,这并不是一个常用的术语,尽管Alexei和Cory Panshin写的The World Beyond the Hill:Science Fiction and the Quest for Transcendence (1989)仍将这一时期视为科幻小说发展史的巅峰。

《科幻百科全书》

The World Beyond the Hill

黄金时代何时开始并无争议。这个术语几乎总是用在科幻题材的杂志中,几乎总是被看作始于1937年10月 John. W. Campbell 担任 Astounding 编辑的那个时期。(到了1938年,他把杂志名改成了Astounding Science-Fiction

John. W. Campbell 和

Astounding 及改名后的

Astouding Science-Fiction

几年之内,坎贝尔不仅将许多这一时期最好的(以及最年轻的)职业作家揽入旗下,如L. Ron Hubbard,Clifford D. Simak,Jack Williamson,L. Sprague de Camp,Henry Kuttner 和C. L. Moore(后三者的名字也常出现 在Campbell主导的姐妹刊物Unknown中),还发掘了一批新秀,如Lester del Rey,Eric Frank Russell(早在Campbell担任主编之前,他已有几篇作品发表在Astounding上),Theodore Sturgeon,尤其是“三巨头”——Robert A. Heinlein,Isaac Asimov 和 A. E. van Vogt。

坎贝尔招揽的作家及新秀(按原文顺序排列)▲

 

Heinlein

 

Asimov

 

A.E.van Vogt

坎贝尔时期“三巨头” ▲

这些作家一直统治着科幻文类,直到更为年轻的同时代人Alfred Bester, James Blish,Ray Bradbury, Arthur C. Clarke,C. M. Kornbluth 和Frederik Pohl经过有时比过去更加漫长的磨砺,在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成长为新生力量。不过,一想到这些新名字,显然就说不清,黄金时代在什么意义上戛然而止于1946年或1940年代的任何时候。

(按原文顺序排列)

更为年轻的同时代人

显然,Campbell的Astounding在1940年代后期受到了Startling Stories以及稍后一段时期的Galaxy Science FictionMagazine of Fantasy and Science Fiction的严峻挑战,到了1950年代,它渐渐被视为科幻杂志中的一股保守力量,而非潮头浪尖。对于黄金时代的“终结”,Astounding的死忠粉丝的感受,可能比一般意义上的科幻小说读者更为真实。

Startling Stories

Galaxy Science Fiction

Magazine of Fantasy and Science Fiction

毫无疑问,1938-1946年充斥着惊才绝艳的人与事(在人数有限的圈子中)。那时,科幻小说的绝大多数主题、旨趣正趋近于现代。这种情形,部分固定为一种类型化写作,部分继续深化和演进。那也是通俗刊物的全盛时期(多数消失于五十年代初,或是变成文摘)。在这一时期,主导类型化科幻的不是书籍,而是杂志。于是杂志读者们产生了一种秘密兄弟会的归属感(不会是姐妹淘,因为总体而言,“黄金时代”的故事是男性写给更年轻的男性看的)。

平心而论,Campbell以来的科幻文类愈益成熟,并且随着科幻小说更加流行,报刊写手不断地机械重复“黄金时代”的主题。这个文类的优秀作家日渐精进,但却被掩映在越来越多的写手中。低迷期是肯定存在的,如五十年代末和七十年代末。但是,只有眼界狭隘、沉湎旧日的人,才会真的认为二战期间是不可逾越的科幻巅峰。实际上,“黄金时代”的科幻“经典”直到八十年代还不断翻印,之后却开始悄然离开市场,因为它们再难吸引新的世代。

回头看看“黄金时代”的某些文集,还是颇为有趣的,譬如Raymond J. Healy 和 Francis McComas选编的Adventures in Time and Space (1946年编) ,或是Harry Harrison 和Brian W. Aldiss选编的The Astounding-Analog Reader (1973年编,两卷本)中的相关章节,或是Robert Silverberg选编的The Science Fiction Hall of Fame ( 1970年编)。且看它们的情节设置是多么平庸、陈腐,甚至一些所谓经典亦是如此。Isaac Asimov的Nightfall(发表于1941年的Astounding)保留了原创活力,但情节的推演过程显得矫揉造作。Lester del Rey的Helen O’loy(发表于1938年的Astounding)则显得情绪化,兼有居高临下的性别歧视。为了迎合大众市场的庸俗口味,“黄金时代”的作品经常把狂飙的创意,包裹在贫乏庸俗的词汇之中。此外,不妨回想一下,“黄金时代”几乎完全是个美国现象,局限于区区几本读者有限、短暂存在的杂志。这不是贬低它。为求恰如其分,不应忘记,在其他地方(在英国以及这几本杂志之外的美国),文学质量过硬的非类型化科幻小说正在或已经付梓,而它们跟Campbell的贡献毫无关系。

Adventures in Time and Space

The Astounding-Analog Reader

The Science Fiction Hall of Fame ▲

道理是讲明白了,包括几乎难以反驳的观点,即现在的科幻小说总体上写得比那时候更好。不过,“黄金时代”的神话余烬中还残存着一点真相。对于年纪大的读者来说,自那以后,再也没什么作品能让他们体验肾上腺素大增的快感(与惊异感相去不远)。这可能是历史语境的缘故。今天,读者非常期待科幻小说带来美妙的概念,它的确也时不时会出现。但在四十年代,这些东西奇迹般地无中生有(对于品味高雅的非凡读者或许不然,不过他们并不是通俗杂志的目标读者)。在1938-1946年,有这么少数几个想象力狂野奔放、憧憬无限的类型化作者,大都非常年轻,在概念创新上极有活力。是他们铺设了科幻主题的整个地层,极大地丰富了这一领域。那几年的科幻,科学成分严谨得令人震惊,幻想成分狂妄得让人讶异。这是作品质量上的量子跃迁,可能是这一文类历史上最卓越的突破。出于感激,或许“黄金时代”这个说法值得被铭记。事实上,许多关于这一文类的历史和传记写作都是这么做的,从James E. Gunn到Donald A Wollheim。这表明,“黄金时代”不乏辩护者。

 

James E.Gunn

 

Donald A Wollheim

然而,“黄金时代”或许并不是单一的。其他读者、其他国家和其他时代可能对“黄金时代”有自己的想法。即便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地区,也难免争执。如Mike Ashley在Transformations: The Story of the Science Fiction Magazines 1950-1970(2005)一书中坚决认为真正的“黄金时代”是1950-1954。这一时期闪耀着形形色色的灵感星火,新锐和资深作者不断加入(如Philip K. Dick,Philip José Farmer,Damon Knight,Frederik Pohl 和C. M. Kornbluth,Robert Sheckley),而科幻作为一种文学类型的观念也得到了强化。

1

2

3

4

1.Philip K. Dick;2.Philip José Farmer;

3.Damon Knight;4.Robert Sheckley

是否拥有健康的科幻市场,也是一个要素。放眼别处,澳大利亚杂志Aurealis的一篇社论认为,澳大利亚科幻的“黄金时代”出现在九十年代,主要由于两种杂志即AurealisEidolon之间的良性竞争,还有澳洲其他地区的市场增长。

Aurealis

Eidolon

保加利亚、匈牙利、日本、波兰的读者,当然还有其他国家的,已经在用“黄金时代”这一术语来形容本土杂志扎稳根基、培养新人的时期了。

《科学文艺》:中国科幻“黄金时代”见证者 ▲

Peter Nicholls and Mike Ashley. "Golden Age of SF". The Encyclopedia of Science Fiction edited by John Clute, David Langford, Peter Nicholls and Graham Sleight. London: Gollancz, updated 9 April 2015. Web. Accessed 30 October 2020. 

责任编辑:不危

您可能还想看

四十二史

宇宙的未来/现在/过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年少时看过的花火、故事大王、少男少女…现在咋样了?
1980年代出版的科幻小说
4022.可能没有读者的文章
[05]《谈〈珊瑚岛上的死光〉》
人到40学故事
笛安:我喜欢绝对的创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