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多个错误叠加导致黄石高架桥侧翻 卡车司机不背锅!

12月18日,湖北省鄂州境内,高速花湖互通D匝道发生侧翻事故。造成4人死亡、8人受伤。事发时,有4辆汽车坠落,其中3辆为货车,最重的一辆大件运输货车达198吨。也因此,外界纷纷把矛头对准这一大件运输的货车。


一边倒的舆论风向

事发不久,便很快在网上引起热议,有人说是桥梁设计的问题,但更多网友认为是大货车超载的原因。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事发匝道桥设计荷载为公路1级55吨,具体执行标准为限重49吨。换言之,仅事故中的一辆货车,就超载近400%。

那也从这里看出网友并不了解大件运输这一词汇,涉事货车虽然超载,但有超限运输证资质,属于合法运营。至于为何会行驶到此路段,看相关人员给出的解释。

据湖北鄂东长江公路大桥有限公司一相关负责人表示:“198吨的车能上高速有两种情况:一是经过了路政部门的审批同意放行了,要么就是收费站失职了。”

对此,涉事高速入口站回应称:涉事超载货车有道路运输部门的超限审批手续,经检测入站,已将数据报湖北交管部门,但不排除货车有假报审批数据违规进站的可能,具体情况正由两地高速交管部门调查;

而这种模棱两可的说法或许意味着,相关部门存在失职甚至渎职问题,涉事运输企业存在违规违法问题。但事到如今,我们也不能说去追究某一方的完全责任,造成事故的原因还得从多方面讲起。

执法不严是关键

据报道,涉事大件运输车辆在陕西和河南境内,办的是198吨超限许可证,在湖北省境内办的是99吨超限许可证。前述证件在陕西、山东等地办理。

对此,涉事货车运输公司负责人承认,违规办理了湖北境内的超限证明,虚报的重量比货车实际载重量少一半,为的是躲避收费站的检查。

而车辆在进出收费站时,相关审验人员是否进行了严格的审验核对?如果车证不符合,如何能够上高速?

另外,据运输公司负责人表示,在事发前,车辆本想根据运输规定走匝道中间通过,但遇养护,施工人员不让其通过,司机便走了右侧通过,也因此酿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对于到底是谁的责任,目前溯因追责正在进行中,在结果出来之前我们都不敢擅自决断,不聊结果,我们来聊聊桥梁结构问题。

不合理的设计不严谨的管理

一、设计缺陷

首先,因为双桥柱结构会对匝道下面的道路造成影响,为了保证道路安全,便有了单柱桥结构,而这类设计标准考虑的情况是让小轿车,或者说让载重量并不高的货车通行。

但这种情况并没有考虑到运输超重超大件的情况,即使不是一辆载大件货车,现在的道路都是小车走左侧2股车道,大车走右侧。假如说几辆货车同时重达50吨以上,那么3辆4辆的货车同时进入同一路段,遇到这种桥时,也有很大可能发生一侧倾翻,单柱墩桥在设计标准上就没有考虑到这种极端情况,平衡系数太低。

二、管理不当

那么既然这类桥梁已经建成,漏洞已经存在,也就只能从管理来进行,堵住漏洞,例如限制载重吨位,在这种单柱桥路段限制分流等等,但实际情况是两者都非常欠缺。

发生此类事故的还有无锡事件,但最终因为设计有缺陷,管理跟不上,导致事故的再次发生。而如果这两个问题都没有解决,那么类似事件便会再次发生。

没有完全过错的一方

说到这里我们都摸清了整个事件导向,最后再总结一下:

运输公司对自己的重量进行了谎报,但监管失职,没有做出排查。车辆经过独柱的桥梁,本应走中间车道,但是因为遇上小范围施工,让货车走了最边上的车道,导致重心偏移。可以看到,货运公司,道路管理,监管部门方在这次事故中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如今舆论走向两极化,货车超载及桥梁设计问题都陷入舆论中心,成事故的原因是一环接一环的,没有谁是完全过错的一方。因为事故牵连的所有人都是不幸的,我们应该过这件事我们要做的是从教训中查找,总结经验,完善设计和用,而不是去抨击已经去逝的人。

对于离去的人我们能做的只有缅怀,对于事故所带来的惨痛教训我们也该牢记心中,避免事故的再次产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启书有益)软绵绵的生命,追不上飞叉叉的车
娄底一名治超科级干部的辞职信(独家)! 太感人了! 期待全国无超载!
国内大货车把桥梁给压塌 货车司机心想这年又白干了
桥梁施工中的大件运输
治超治超,越治越超?别闹了,“百吨王”没有被洗白的资格!
缅甸上千甘蔗农游行示威,希望政府免去甘蔗车的这部分费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