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自闭症孩子不适应课堂,早期支持怎么做?

自闭症孩子入学不易,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入学后,因为种种问题无法适应集体环境,最后被劝退。很多家长为此求助无门。在刚进入学校后,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如何给予支持,帮助自闭症孩子顺利度过难关呢?

实际上,自闭症孩子入学后,最大的难题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如何融入集体。但是自闭症孩子常见的异常行为较多,比如会打搅课堂秩序,会产生各种人际关系矛盾,在日常的沟通交流上更是问题多多。

家长首先要做的是,和老师保持密切联系,对孩子的各种行为问题进行记录和分析。

比如一些异常行为发生过程:

自闭症孩子进入学校后,意味着周围环境发生变化,生活中比较亲近的家人和朋友陪伴减少,个人安全感下降以及随着青春期生理发育,个人激素水平变化明显,对学校突发的事情没有处理经验,不知道如何应对,如何调整。

比如:当课堂中有站起来乱走的迹象时,通过呼唤或是提问,孩子会不会听从指令,老师是否有能力转移他的注意力,帮助维持课堂秩序。在老师讲课过程中,孩子是否能够保持安坐,是否经常打断旁人。

针对自闭症孩子的问题行为,老师和父母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式,这些方式是否有效?在学校,老师通过忽视,等待孩子释放自己的能量后回到教室继续上课,或者是通过帮助他转移注意力减少个人打头的行为。这些行为问题,在家庭中是否可以通过父母的干预得到解决?

家庭参与辅导训练策略:

一是重视父母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将父母作为行为干预计划制定以及实施干预过程中的重要制定者、参与者。但前期为了加快家长对专业干预知识的掌握,最好先让孩子经过一段机构干预的积累。

二是家庭干预的自然环境优势不能忽略,家庭中干预能够保证时间的充足以及环境的自然,可以在吃饭、做功课、玩游戏中开展,能够随时随地让孩子参与训练,能够更好完成个别化教育计划,有目的性开展家庭干预;

三是家庭干预需要掌握个性化特征,一人一案不可少,要重视问题行为的预防,通过儿童社会情绪的发展引导他们亲社会能力的形成和社会关系的培育,这一点家庭环境比机构的优势更大。

另外,积极行为支持以功能性行为评估为基础(需要专业机构老师的帮助),分析个案问题行为的功能,制定训练方案,通过生态环境调整、前事控制、行为康复训练、行为后果处理等内容,采用强化、忽视、教替代行为等策略干预,将问题行为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四是积极行为支持。它是在应用行为分析中衍生出来的,由以个体为中心制定干预计划、使用功能性评估、使用正增强干预、实施综合性的干预、操作环境中的可变因素、有社会性效度的干预结果、在日常生活中泛化、组织水准的干预 项内容构成。

总之,采取家庭干预后,家长一定要有耐心恒心,时刻注意“正向积极”导向,采用非厌恶性的综合干预技术处理 可能出现的各种异常行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搞定自闭症孩子“课堂吵闹”的9个方法
面对众多自闭症干预方法,该如何理智选择和避免误区?
3岁自闭症儿子撞头自残,训练半年学会自我表达,妈妈坦言:不要放弃任何干预机会——
为什么ASD儿童必须进行家庭干预?家长如何做?自闭症之父蔡喜猪给出了答案!
秋爸爸:ABA的妙用——“常春藤”家长成长论坛分享(四)
自闭症儿童自我刺激行为矫正案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