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广东省博物馆6-广彩4

广东省博物馆系列第6期。

本期继续欣赏广彩,重点看看广彩中比较偏向中式风格的人物纹饰。相较于上期的“满大人”人物风格,你可以仔细体会其中的异同。

此处请横 / 侧屏欣赏

广彩人物纹大碗(潘趣碗)

清乾隆

广东省博物馆藏

这只碗非常大,高16,口径38.3,底径19厘米。

碗敞口,深弧腹。高圈足。腹部绘通景式人物山水图,用红、绿、紫、黄等色。色彩艳丽,白釉明净。釉彩的发色和白釉的特征都和当时乾隆景德镇窑一致,可见白瓷胎和釉彩都来自景德镇。学习瓷器鉴定的同学可以仔细观察,横向比较同一时期的广彩与景德镇瓷器,加深对时代特征的认识。

此处请横 / 侧屏欣赏

以下是多图,360°呈现整只碗的纹饰


当时欧洲人曾大量从景德镇和广州定烧这类大碗,用于调制“潘趣酒”。欧洲人称之为“punch bowl”。

最早的潘趣酒起源于印度,主要由五种原料调和——酒、糖、柠檬、茶、香料。

17世纪早期,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水手和雇员从印度把这种饮料带到了英国,后来又传播到欧洲和美国。

早期潘趣酒是用果酒(白葡萄酒)和白兰地作为基酒调制的。17世纪中期开始,潘趣酒开始用原产牙买加的朗姆酒(甘蔗酒)作为基底。后来配方又不断变化,现在往往还要加入热水、牛奶等等。它的酒精含量比一般的鸡尾酒要低,味道主要体现为酸、甜。

潘趣酒碗出现于17世纪初。18~20世纪,欧洲人在广州和景德镇大量订制潘趣酒碗,口径从25~60厘米不等。它还可以用来作为家庭的洗礼盆,也经常用来作为礼物赠予新婚夫妇。


广彩人物纹纹章八角形盘

清乾隆

广东省博物馆藏

该盘画面展现了一个生动的场景:小姐画室作画,书生手持折扇,室外观摩,很可能表现的是西厢记故事。边饰上方的纹章可能出自Deane家族。

此处请横 / 侧屏欣赏

广彩人物纹纹章八角形盘(边饰细节)

清乾隆

广东省博物馆藏

此处请横 / 侧屏欣赏

广彩人物纹纹章八角形盘(湖绿釉彩细节)

清乾隆

广东省博物馆藏

你可以注意描绘草地的这种湖绿色釉彩,明丽、雅秀,这是非常典型的乾隆时期釉彩的发色,与其它朝代不同,更不用说现代仿品了。

此处请横 / 侧屏欣赏

广彩人物纹纹章八角形盘(树细节)

清乾隆

广东省博物馆藏

绿树周边加了一圈黄彩,黄绿对比,更加鲜明。黄彩上的小孔是因为高温下釉彩呈液态,冷却后固化了气泡爆裂的痕迹。这也是当时的工艺特征。

此处请横 / 侧屏欣赏

广彩人物纹纹章八角形盘(主画面)

清乾隆

广东省博物馆藏


广彩人物纹八棱形盘

清乾隆

广东省博物馆藏

盘八角形,板沿,平底。板沿以干大红描金缠枝花卉纹为地,八个开光内分别用西红和墨彩绘山水风景图。盘心花叶形开光内绘仕女婴戏图。

画面构图丰满,色彩丰富、明丽,画工精细,给人以华丽、温馨的视觉感受。仕女婴戏纹饰的瓷器,在雍正、乾隆时期特别受欧洲人的喜爱。

广彩描金贵妃醉酒盘

清乾隆

广东省博物馆藏

这只盘子和上边那只风格非常类似,看多了你就能一眼看出是哪个时代的出品。

盘板沿、平底。以金彩绘缠枝花卉和卐字锦纹作地。板沿八个开光内分别用西红和墨彩绘山水与花鸟纹。盘心卷蔓式开光内绘主题纹饰贵妃醉酒图。画工精细,画面富丽而雅致。

处请横 / 侧屏欣赏

广彩描金贵妃醉酒盘(主画面)

清乾隆

广东省博物馆藏

此处请横 / 侧屏欣赏


广彩描金贵妃醉酒盘(边沿纹饰细节)

清乾隆

广东省博物馆藏

青花广彩人物花觚

清乾隆

广东省博物馆藏

花觚撇口,细长身,胫部微外撇,二层台底。口沿及腹部用青花绘如意头卷草纹,腹部绘庭院人物图案。

瓷质的觚为仿古青铜器的器型,明清景德镇瓷器中广为流行。青铜觚为酒器,而瓷质觚为花器,用于插花或摆设,故又称花觚。

花觚在中国瓷器中属于级别很高的品类,深受藏家喜爱。不知道当年是否也受欧洲人欢迎。

青花广彩人物花觚(口沿细节)

清乾隆

广东省博物馆藏

这是非常经典的景德镇窑乾隆瓷器的口沿特征。

此处请横 / 侧屏欣赏

广彩婴戏图碟

清嘉庆

广东省博物馆藏

碟敞口,浅腹,圈足。口沿封金,折沿处用干大红、绿、麻色等颜料彩绘缠枝牡丹花一周,内心绘婴戏图。儿童神态各异,活泼可爱。笔法老辣,色彩以绿、墨彩为主,人物绘画用的是典型的“折色人物”笔法。

此处请横 / 侧屏欣赏

景德镇窑人物纹饰 VS 广彩人物纹饰

背景知识

从上图可以明显看出景德镇的传统中式人物纹样与广彩的人物纹样有很大不同。中式纹样多用线条勾勒出人物的外框,之后在框内填彩,用色清新淡雅,但画面缺乏明暗对比和立体感。广彩人物则吸收了西洋绘画技巧,呈现出色彩厚重,明暗对比强烈,人物立体丰满的效果。

广彩人物因绘画技法的不同而分为“折色人物”和“长行人物”。折色人物的技法与景德镇的粉彩相近:先描绘出人物形象的轮廓线,再行填色。长行人物是部分勾线描绘出人物定位后,再用色块涂画出整个人物的形体。长行人物技法出现晚于折色人物,因落笔后无法更改,故绘画难度更大。但因人物形象更为立体生动,故成为广彩瓷器的特色技法之一而流传下来。

今天先欣赏到这,祝周末愉快!

广东省博物馆系列

广东省博物馆1-潮州木雕

广东省博物2-广东瓷器 

 广东省博物馆3-广彩1 

广东省博物馆4-广彩2

广东省博物馆5-广彩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折色”“长行”三百年(上)
广彩瓷器精品赏析
广东省博物馆
【广东地理】广彩
广东省博物馆(3)
深圳博物馆藏中国古陶瓷精品(元明清部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