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更好的方式是讲故事给你听

更好的方式是讲故事给你听

前段时间,我写了两篇关于“骂哭”学生的故事。有人建议我,为什么不讲故事呢?我也在思考有没有更好的方式呢?
说故事育人的方法,的确是一个很棒的方法。《故事知道怎么办》这本书对我的影响是蛮大的。那是十几年前,我当时担任学校的大队辅导员。因为经常要处理老师们拉到我这里的问题学生,所以我就得思考怎么处理更好。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得到了这本书。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也创造了很多学生故事。我面向学生讲话时,运用了“故事”的办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次,我们和幼儿园进行幼小衔接活动。演艺厅里坐满了幼儿园的小朋友,让我给他们讲讲话。我运用了故事的办法,结果把这帮小朋友给吸引住了。当时的校长也姓周,他说能够让这么多小朋友安静听你讲话,这就是一种本事。
后来,女儿读幼儿园起,我也是用了故事的方法来告诉她一些道理。比如,女儿早上会赖床,我就给她编了一个《迟到的猴子》的故事。每一次讲完故事,女儿就知道我在讲什么了。而且,很多问题都可以在故事中找到答案。听故事,孩子天生就喜欢因此,用故事的教育方式孩子们最容易接受了。
有了讲故事的说话方式与平时的讲话对比,我就更加关注两者的区别。慢慢地,我发现了学校开大会的一个问题:特别是面向全校学生讲话,很多老师都会用讲道理的方式来讲话。不管是批评教育,还是标榜教育,都是讲一大堆话。结果认认真真听到这些话的同学是哪些同学呢?一定是那些平时就优秀的学生,乖巧的学生。而我们实际上是想讲给谁听呢?一定是那些需要教育的学生,也就是很容易犯错的学生。
结果,这些学生几乎都没有在听,他们甚至在队伍中交头接耳,天马行空。因为这些学生本来学习能力就比较差,一听老师张口说一大堆没有吸引力的话,耳朵早就形成自动化关闭了。而我们偏偏还在讲一大堆道理,他们根本就没有听到。因此,我们的晨会教育往往效果不好。该听的人没有听到,不需要听的人听了一次又一次。
因为有了观察和对比,我对讲故事的方式就更加感兴趣了。我知道故事的基本要素有“时间”、“地点”、“人物”、“悬念”和“结果”等几个方面。因此,一件事情一定要用上这些要素来编辑,再通过讲故事的语气进行表达。如:
“同学们:昨天晚上,我在村子里散步,迎面走来一个同学。他突然站在我面前来了一个'立正’,然后鞠躬向我问好。当时我突然有一种感动,这就是我们桐浦小学的学生吗?你们猜猜这个同学是谁?他是五年级(1)班的林某某。”
当我说完故事时,我所要表达的“激励”和“榜样号召”都已经在故事里了。这样的方式我越用越顺手,它甚至已经成为我的一种说话方式。每一次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时,操场上几乎都是鸦雀无声的。因为他们都会被这个“故事”所吸引,甚至连老师们也都会静静地听。
如果教育要发生,首先是让学生知道,可是他们没有听到,又怎么会知道呢?这跟我们的讲话方式是有关系的。我们的讲述有趣,有料,学生就洗耳倾听。作为老师,真的应该要学会讲故事。
有人觉得难,但看完文章,你还会觉得难吗?接下来只需要多加练习就可以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瑞典幼儿园看教育
【扶贫故事】梁艳婷: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幼儿园里遇到这10个棘手问题,幼师这样处理最机智
鲁鹏程:又到一年入园时!孩子入园分离焦虑,妈妈怎样有效应对?
【清上新闻】清上学生志愿者走进幼儿园给小朋友讲故事
引用 送给班主任的27个教育小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