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人都当施恩者

人人都当施恩者

——第6周教师会批注阅读体会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真的太渺小,又无力,再强大的个体都需要他人的帮助,当我们因为微小的力量帮助了别人,这也是自我价值的体现,应当欢喜而快乐。

可是就像文中所说的一样,太多时候,人们内心都会把自己抬的高高在上,一点的帮助,就洋洋得意,喜欢领受他人的称赞,可是就像圣经里所说的:“你施舍的时候,不要让左手知道右手所作的。”这需要我们有所改变,最重要的就是心思的改变才会真正做到:施恩而后忘。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路上遇见形形色色的过客,我帮助了你, 我也会收获更多。大家相继前行,施恩者比受恩者获得的东西更多,就像现在所说的:学习共同体。

以往的课堂,老师成了独一的施恩者,就像世人说称赞的:老师就像勤劳的园丁,培育着祖国未来的花朵,老师就像燃烧的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

现在的课堂需要改革,每个老师的心思需要变化,课堂当中,人人都能成为施恩者,人人都能起来帮助他人,让课堂成为倾听、尊重、合作的学习模式。当每个孩子都能起来发言;当孩子们的课堂思维开始活跃;当孩子们学会倾听他人,感恩他人的帮助时,才是让教育真实的发生。

这样的课堂,轻松而温柔,不再是老师与优秀学生之间的默契问答时间,而是孩子们之间的相互合作,当我第一次尝试用“学习共同体”的方式进行教学时,课堂上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变近了,也能更耐心的倾听孩子的问答。

课堂上我布置了一个任务,先是要求每个人进行独立思考。之后小组员之间用讲秘密的声音进行讨论,这样的引导使孩子们在课堂上的思维非常活跃,也能学会尊重他人,讨论的声音很低,但是很热烈。到了全班汇报时,小组员一起站起来,他们都是彼此的帮助者,就连平时都不举手最害羞的小女生,都能非常勇敢的站起来,因为她不是一个人孤孤单单的面对同学,而是有组员和她一起,这样的力量是微妙的。

人人都付出一丝力量,去帮助别人,用爱心去传递爱心,那我们会收获更多的温暖,课堂也一样,不再冷冰冰的独单学习,而是尊重的学会倾听,共同成长。我想这不仅是在课堂中,平时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也一样会渗透着这样的理念:帮助别人最大的快乐不是等待报恩,而是自我成长的快乐。让教育真实发生,人人成为施恩者,每个人把得到的阳光洒出去,就能照亮更多的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散文】一封尚未寄出的“情书”|刘晓艳
培养孩子乐观的3个秘诀
为人师真幸福
功夫在诗外:杜郎口的“背后”绝招
教学因创设情境而精彩
校长给教师的一封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