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首先一定不是81890

首先一定不是81890

近日,又惊闻某校学生跳楼自杀,真是令人惋惜!前段时间,在我校举行的心理健康服务月活动,我作为主办方学校,做了一个简短的分享。81890是我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热线,这条热线上团结着一支热心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的工作者。而我分享的主题却有唱反调之嫌:首先一定不是81890。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心理不健康的学生呢?我想其中一定有许多原因,但我从校长的角度来思考,我们在教育过程中一定有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一)创造生命中的重要他人

这个场面大家都特别熟悉,如今人和人在一起已经不会口头交流了,只会用键盘和手机触摸屏来完。我为什么要说这个原因呢?在我看来心里不健康的主要原因,就是人和人之间没有了情感交流。用心理学的专业术语来分析,那就是我们的学生在生命成长的过程中,缺少了重要他人。

这个重要他人,可以是家长、老师、同学,也可以是某个英雄人物,或是影视作品的、或是书本中的。我们所要为学生做的就是提供他们更重要的人,最好是把自己锻造成学生心目中的重要他人。就在两个星期前,来自某中学的一名女生(我们的学校毕业生)跑到我办公室,只看她身着一条黑色牛仔裤、一件宽大的黑色衬衣,口上涂着艳丽的唇膏,我就知道这个孩子出事了。结果一问,是被学校停课回家休息。深入了解,这孩子父母早就离异了,她到长大后才知道自己日夜相处的这个妈,不是自己的亲妈妈。她有个弟弟,她说她的爸爸对她很不好,自己从小就是跟奶奶长大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她没有书读了,她想到了来曾经读过的小学。她想看看曾经教她的老师,她说她一直记得音乐老师美丽的微笑,还记得自己的可爱的班主任。

昨天晚上,我在村子里的广场上,遇到了一位二年级的小朋友。他一见到我就对我打招呼:“周校长好!你明天能不能到我们班来读故事啊?”四年级(1)班的孩子看到我补种花草时,一位学生说:“我们的校长真的有点不一样,会给我们读故事,会自己种花草。”其实,我们的一言一行,学生都看在眼里,他能够感知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善的。

听完他们的话,我反问道:“如果你们长大当了校长,愿意当什么样的校长呢?”

“像您一样的校长!”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我曾经说过,这一批孩子都是听着周校长读故事长大的,我相信未来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读故事的校长”“读故事的爸爸妈妈”“读故事的爷爷奶奶”。

把自己锻造成学生生命中重要他人,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重要他人,让孩子们看到自己更多的可能性。最好的办法就是为孩子提供丰富的儿童文学作品,比如关于离异家庭的相关书籍《我的爸爸叫焦尼》《我的妈妈是精灵》这些书在孩子遇到自己爸爸妈妈离婚的就能够找到对应的自己,许多不理解的事情可能就释然了。再比如我自己就读过《王阳明》《苏东坡传》,它带给我的力量就非常大,它能够让我在当校长的过程中,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能够面对,才会有今天我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否则我的脾气,这个校长我早就不当了。我相信有很多人就是因为读过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读过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而感动不已,老师们这就是精神力量。这就是人生当中的重要他人。

生命中有了重要他人,就有了生命成长的力量,就有了好好生活的信心!

(二)提供更有趣味的校园生活

造成学生心里不健康的原因,还有我们单一的评价。一切以“成绩论英雄”的校园和社会,必定造成大部分孩子无所适从。这种单一的评价,一定会挫伤大部分学生的自尊心。

我发现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只会玩手机和打电脑游戏。

我觉得首当其冲的原因是我们的整体教育环境出了问题。以应试作为导向的教育环境,导致我们的学生除了考试之外,再无其他有意思的事情、有诗意的事情。生活如果只有苟且,还有什么意思呢?

曾经,一篇《教育的剧场效应》公号文,传遍整个大江南北。之所以流传这么广泛,是因为它道出了国人的心理,产生了共鸣。可是,又有谁愿意从高处下来而看不到舞台呢?答案是没有人愿意,所以剧场效应依旧上演。

这几年,这个剧场里的人越来越多,连小学也加入剧场了。自然,剧场效应也就越来越厉害。为了考出好成绩,各个学校都使出浑身解数。(此处省略1000字)我们想做这样一种尝试,不愿意站在剧场里面看戏,而是站在戏院外的广场上自娱自乐。独轮车、吉他、葫芦丝、花样跳绳、种种中草药,而这一切都是为了丰富孩子们的精神世界。

每天早上,我们的家长都会来教室,陪伴孩子们晨间诵读。每当星期四早上,我们的学生会带着乐器,在校园的连廊里练习。各种乐器的发出的声音,回荡在校园里,令人轻松愉悦!六一节,我们举办了一场“搬着小凳子,到城里秀一把”的广场汇演。我们愿意花很多时间,让学生做题目以外的事情,为学生创造一生美好的回忆。让我们的孩子们知道,学校里除了考试之外,还有更好玩的事情,还有更有趣味的生活。

我相信,我们付出的努力,一定是为学生创造更多的美好,让他们的精神世界得以丰富。

如此,我们的学生身心一定会健康一些!

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成为“上医”,而不是成为8189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电影《可爱的你》带给我的思考
“校长爸爸”王教凯:让教育温暖落地,做一个温暖的校长
想念学校
大人们,我们谈谈吧
孩子哭了,你醒了吗?
返校啦丨来听这四位重庆校长的开学第一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