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薛永武:孔子束脩而教与美感对快感的超越

开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薛说人才

怎样理解孔子的束脩而教,直接关涉到对孔子思想的理解。本部分阐释了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方法、移情能力、“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思想萌芽,尤其是美感对快感的超越,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

  【原文】

7.7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译文】

孔子说:“只要束带脩节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

      【评析】

“束脩”有两解:一是指干肉,又叫脯。束脩就是十条干肉;二是指束带脩节。西汉孔安国《论语注》说:“束脩,束带脩节。”三国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语也说:“言人能奉礼,自行束脩以上,则皆教诲之。”汉郑玄《论语注》:“束脩,谓年十五以上也。”孔颖达释《尚书·秦誓》“如有束脩一介臣”时,也引述了孔注《论语》以束脩为束带脩节之说。

孔子的意思是说,学生只要谦恭礼貌,尊师好学,自己都是诲人不倦。我认为,这样理解孔子的思想,也许比较符合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原文】

 7.8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评析】

愤:苦思冥想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样子。悱:想说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样子。孔子在这里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从教学方面而言,他反对“填鸭式”、“满堂灌”的作法。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而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教学过程中仍可以加以借鉴。

孔子这种启发式的教育思想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教学相长过程中,教师不越俎代庖,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原文】

 7.9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译文】

 孔子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不曾吃饱过。

【评析】

孔子具有很高的情商。情商理论之一就是要求具有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也就是移情的能力。可以设想。孔子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在心理上一定能够体会到他人丧亲的痛苦,面对他人的痛苦,你怎么可能无动于衷,只顾自己吃饱饭呢?

【原文】

7.10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译文】

 孔子在这一天为吊丧而哭泣,就不再唱歌。

【评析】

孔子在这一天为吊丧而哭泣,就不再唱歌。原因与上一章相同。《礼记》有“邻有丧,巷不歌”的要求。

【原文】

7.11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译文】

孔子对颜渊说:“用我呢,我就去干;不用我,我就隐藏起来,只有我和你才能做到这样吧!”子路问孔子说:“老师您如果统帅三军,那么您和谁在一起共事呢?”孔子说:“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徒步涉水过河,死了都不会后悔的人,我是不会和他在一起共事的。我要找的,一定要是遇事小心谨慎,善于谋划而能完成任务的人。”

【评析】

《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可以用作“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解释。孔子在本章提出不与“暴虎冯河,死而无悔”的人在一起去统帅军队。意思是说,这种人虽然视死如归,但有勇无谋,只是匹夫之勇,难以成就大事。“勇”是孔子道德范畴中的一个德目,但勇不是蛮干,而是“临事而惧,谨慎行事、好谋而成”的人,这种人智勇兼有,符合“勇”的规定。

【原文】

 7.12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译文】

孔子说:“如果富贵合乎于道就可以去追求,虽然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还是按我的爱好去干事。”

【评析】

富:指升官发财。求:指合于道,可以去求。执鞭之士:古代为天子、诸侯和官员出入时手执皮鞭开路的人,指地位低下的职事。

孔子在这里谈论富贵与道的关系问题。只要合乎于道,富贵就可以去追求。只要心中有道,不论职业贵贱,都可以去做;如果不合乎道,富贵就不能去追求,他就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孔子非常重视对道的追求,这与他所说的“朝闻道夕死可矣”的一脉相承的。由此可见,孔子不反对做官,不反对发财,但做官和发财都必须符合于道,这是原则问题,孔子表明自己不会违背原则去追求富贵荣华,这也符合孔子“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观点。

【原文】

 7.13 子之所慎:齐、战、疾。

【译文】

孔子所谨慎小心对待的是斋戒、战争和疾病这三件事。

【评析】

齐:同斋,斋戒。古人在祭祀前要沐浴更衣,不吃荤,不饮酒,不与妻妾同寝,整洁身心,表示虔诚之心,这叫做斋戒。宗教理论认为,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要求信徒信奉神灵时一定要虔诚。所以,由此我们就可以理解孔子要谨慎对待斋戒了。至于战争,则关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胜败衰亡,不能轻易言战,战则必胜,所以对待战争也要谨慎小心。对于疾病而言,古代人缺医少药,得病以后得到救治的机会不是很多,所以,孔子也要谨慎小心对待疾病。

【原文】

 7.14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译文】

 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有很长时间尝不出肉的滋味,他说,“想不到《韶》乐的美达到了这样迷人的地步。”

【评析】

《韶》是舜时古乐曲名,也是当时流行于贵族当中的古乐。孔子对音乐很有研究,具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当今多数学者认为,孔子听了《韶》乐以后,在很长时间内品尝不出肉的滋味,这当然是一种形容的说法,但他欣赏古乐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也说明了他在音乐方面的高深造诣。

责任编辑:高雪

好 书 推 荐

简  介

       薛永武《审美与人才开发》一书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物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人才强国战略出版工程出版物,由中组部归属的国家级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年出版。

       该书是人才美学的代表作。作者运用了哲学、社会学、人才学、美学、文化学、教育学、现代仿生学、脑科学、思维科学、价值论哲学等多种研究方法,对于青少年的成长与成才、对于家庭和各类学校教育,提供审美的视角和方法,通过审美全面激发人们的想象力、感悟力和创新能力,促进人才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全面开发;对于国家人才战略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而言,拙著对于全社会克服金钱和权力对人性的异化,引领人生超越平庸,走出人生迷途,促进全社会的人才开发,对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述而篇
《孝经》原文,全文,译文
初集《二十四礼》
论语十则原文译文
论语分类解读之教育篇
369 [原文] 待富贵人,不难有礼而难有体; 待贫贱人,不难有恩而难有礼。 [译文] 对待富贵的人,做到有礼并不难,难在是否得体。对待贫贱的人,做到有恩不难,难在是否有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