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南大学先进光子学中心changgui lu等--通过动态控制石墨烯中载流子密度空间分布的等离子体激元调制器

纳米尺度的光-物质相互作用对未来的光子集成电路和器件具有特殊的意义,应用范围从通信到传感和成像。我们提出了一种等离子体激元调制器,通过动态控制载流子密度在纳米尺度上的空间分布来增强光-物质相互作用,并通过一个混合石墨烯-介电-光栅结构来证明。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利用外加电压和光栅周期可以有效地调制表面等离子体激元(SPPs)。理论上,该调制器也可以在超宽带上工作,因为散射效应与波长无关。与通过改变整个载流子密度的调制器相比,在工作波长为12.4 μm时,通过控制载流子在纳米尺度上的密度空间分布的调制深度提高了约18.6 dB。该等离子体激元调制器在纳米尺度上触发了增强光-物质相互作用的方法,显著提高了调制深度,在光开关、传感器和光检测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图1. 调制器的三维原理图。石墨烯中载流子密度的空间分布由光栅与石墨烯之间的电压控制,因此可以有效地对传播的SPPs进行调制。

图2. 模拟示意图,用石墨烯中的周期分布费米能级模拟载流子密度(ng)空间分布,用光学传输来说明被检测信号的情况。

图3. 工作波长为8 μm时,(a) ON (b) OFF状态下的电场分布分量。

图4. 光传输与外加电压之间的关系。

图5. 周期为(a) 115 nm (b) 128 nm的电场分布分量,(c) y方向的电场强度分布(d)不同周期时的光传输。

图6. (a)控制全载流子密度的调制器示意图,费米能级为(b)0.9 eV、(c) 0.3 eV 、(d)0.9 eV和0.3 eV时的电场分布分量,(e)不同方法的光传输随波长的变化。

相关研究成果由东南大学先进光子学中心Changgui Lu等人于2022年发表在Optics Communications (https://doi.org/10.1016/j.optcom.2022.128093)上。原文:A plasmon modulator by dynamically controll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arrier density in graphene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硅光子技术全面普及(中)器件小型化取得长足进步
硅光子|美国格罗方德公司开发出光纤硅芯片自动对准解决方案,能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改善300mm晶圆性能
大名鼎鼎的石墨烯
光电|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通过单片协同集成实现可利用光进行超高速数据传输的全新等离子体芯片
全新等离子芯片问世:首次将电子和光子元件集成于同一块芯片
互联网速度将提高几十倍 石墨烯技术取得突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