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春秋亭的当日里 朱楼前的一霎时

前记,我的多年好友,妥妥的律政佳人。今日突然甩来一篇文章,方知这家伙居然是悄么声的戏迷。我的亲爹是绝对的京剧铁粉,当年曾经作为主演在军内巡演,并且挖掘出著名电影演员--黄梅莹。我打小就在他咿咿呀呀的京剧背景声里长大,可是天生愚钝不得法,始终体察不到各种西皮流水二黄吹腔的神韵,多少有点遗憾。看完这篇文章,又勾起了我的兴致,哪天失眠的时候拿来听听,希望不会更加的睡不着。另外打个广告,闺蜜的律师团队高效专业,如有需要,一定是最好选择。

(摄影by走来走去的树

“春秋亭外风雨暴……”即使不是戏迷,想必对这一句戏词也不会陌生。历年

各级各种的晚会上,戏曲环节唱得最多的选段,非他莫属。

当初冲着这一唱段,买了《锁麟囊》全剧的CD,原本想挑着著名的唱段来听,没想到,竟一口气看完了全本。

有人说,如果一生只看一出京剧,那就看《锁麟囊》吧。

这出戏,剧情被设计发生在山东的登州和莱州,为的是与剧名相扣,但其脱胎而来的故事原型,却发生在“徽歙间”。

(摄影by走来走去的树)

两位大师的头脑风暴

说《锁麟囊》是程派戏的魁首,绝不夸张。实际上,这出戏在整个京剧界也堪称举足轻重。

1940年5月,《锁麟囊》首演于上海黄金戏院。章先生在《伶人往事》中回忆到:“雅致独特的声腔艺术,人人可体味而又体味不尽的世态炎凉,带着几分温暖惆怅,一下子抓住上海观众的心。连演10场,10场皆满。到了第十一天,改演《玉堂春》,可观众不答应。再演《锁麟囊》的时候,就出现了程砚秋领唱、大家合唱的动人情景。”

《锁麟囊》的剧情可以简单以“善有善报”来概括,这么简单的剧情,为何能赢得如此的观众缘?

程派青衣创始人程砚秋先生,是中国京剧的“四大名旦”之一。程先生6岁入梨园,11岁登台,声名日隆,却在16岁上嗓子倒仓,不得不暂停演出,转而修炼内功,逐步摸索出了适合自己独特嗓音的唱腔风格,加上其独特的身法、步法等表演特色,在京剧界独成一派,被称为程派。自民国至今,程派的追随者、追捧者甚众,成迷成痴者大有人在,其中还包括不少90后。

文人与京剧名角儿交游,不光玩票,还帮助角儿们改旧戏,编新戏,在民国蔚然成风。

翁偶虹,我国著名戏曲作家、理论家、教育家,京城世家子弟出身。受家庭环境影响,翁先生自幼嗜好京剧,中学期间便在学校自组社团玩票,玩得动静颇大,唱上了校外的戏院舞台。翁先生学养深厚,文字功夫极佳,曾为程砚秋先生写下新剧《瓮头春》,反响不错。而程先生因当时的代表作尽是悲剧,遂央请翁先生为其再另写一部喜剧。

程先生交给翁先生一个民间故事作为创作蓝本。故事说的是:徽歙间,一贫一富两个出嫁当日的女子,偶然同憇于道,富家女听到贫家女自怜身世的哭泣,同情心起,以祖母送嫁的荷包(内在黄金两锭)相赠。十年之后,贫女致富而富女则陷入贫困之中。贫女耿耿思恩,将所赠之荷包供于家中,以志不忘。又因偶然之机,由富转贫之女得见供奉的荷包,想起出嫁时的风光、境遇的陡变,黯然泪下,两妇遂相认,感慨今昔,结为儿女亲家。

简单的故事,到了翁先生手上,却深化、细化了人物的性格和情感表达,还穿插了好多生动的小人物陈述背景、烘托氛围,把所赠荷包改为锁麟囊(此为古代山东登州一带的风俗,女儿出嫁上轿前,母亲要送一只绣有麒麟的荷包,里面装上珠宝首饰,取麒麟送子之意,希望女儿婚后早得贵子),把荷包内的黄金两锭改为“有金珠和珍宝光华灿烂,红珊瑚碧翡翠样样俱全; 还有那夜明珠粒粒成串,还有那赤金练、紫瑛簪、白玉环、双凤錾、八宝钗钏,一个个宝孕光含”,增加了戏剧色彩和戏剧效果。也因此,剧情发生地由徽州歙县改到了山东登州。

两位大师的头脑风暴,产生的化学反应相当了得。

一般来说,京剧唱词都是很规整的七字一句或十字一句,但程砚秋要求翁偶虹写长短句。翁先生也不负程先生所托,妙词佳句层出不穷,比如在三让椅一折中的唱词: "轿中人,必定有一腔幽怨,她泪自弹,声续断,似杜鹃,啼别院,巴峡哀猿,动人心弦,好不惨然"。这种句式,在传统京剧里是根本没有的。

而程先生就着翁先生的新词,创造出抑扬错落、疾徐有致的新腔,有新意却又与传统唱法不致悖行,唱腔、身段、表情与剧情、人物性格、唱词熨帖一致、严丝合缝,令人叫绝。

(摄影by走来走去的树

                  两乘花轿的春秋亭结缘

戏一开场,是待出阁的薛府千金正在挑剔自己的妆奁,“仔细观瞧,自己选挑,锁麟囊上彩云飘。是麒麟为何生双角?好似青牛与野飑。是何人将囊来买到,速唤薛良再去一遭”,对绣鞋的样式也是极尽讲究,"鸳鸯要两只,一只戏水的,一只会飞的",还要"莫绣鞋尖上,提防走路磨"。在薛府上下为小姐出嫁忙得人仰马翻的景象中,大幕拉上。

第二幕则是另一番光景。家道中落、一贫如洗的赵禄寒,为了临出阁的女儿赵守贞不至于妆奁全无而被夫家看低,四处求贷,却空手而归,面对女儿羞愧难当。懂事的女儿反倒安慰父亲:“想这催妆之物,俱是敷衍俗人眼目的东西。难道一无所有,女儿就不登花轿了么”。

第三场来到全剧最重要的节点:春秋亭。

因天色突变,雷雨交加,两乘出阁的花轿来到春秋亭避雨。薛家小丫环梅香见到赵家残破不堪的花轿,优越感上头,语出讥讽,与赵父发生口角。明理坚强如赵守贞,劝了父亲且忍耐这世态炎凉,却也触景伤情忍不住暗放悲声。一时间,薛小姐听闻,隔帘偷观,发现了另一位新娘的窘境。曾经的刁蛮小姐,心地却也纯真善良,反省到“我正富足她正少,她为饥寒我为娇”,于是“分她一枝珊瑚宝,安她半世凤凰窠”,当下喝止了梅香的无理,嘱其将锁麟囊赠予赵守贞并且“莫把姓名信口晓”,做了一个不留名的活雷锋。此一段《春秋亭外风雨暴》,脍炙人口,被广为传唱。

雨过天晴,两乘花轿中人,各自奔赴自己的命运。

此后六年间,赵守贞靠变卖锁麟囊内的宝贝买田置地,夫妇俩经营顺遂,发家致富,成为当地大户。为感念恩人,夫妇俩修朱楼供奉锁麟囊,日日上香,不许闲人入内。而薛湘灵婚后诞下一子,继续享受荣华富贵、仆从拱护的生活,不料一朝回家省亲途中遭遇洪灾,登州城毁,亲人离散,独自一人被洪水冲到莱州。薛湘灵身无分文、忍饥挨饿中,适逢莱州富户卢员外家搭棚舍粥,救济登州灾民,因机缘入了卢家做保姆,照料这家的小少爷,求得个暂时的容身、温饱之所。

一日,薛湘灵在花园中被小少爷百般驱策使唤,好不容易待到少爷小憩,陪护中恍惚想起前尘往事,悲上心头,一曲《一霎时把前情俱已昧尽》,道尽内心酸楚与领悟,其声腔幽咽婉转,似断若续,沉郁内敛,韵味悠长。

因小少爷抛球入一小楼,命薛妈上楼捡球,薛湘灵蓦然发现堂上供奉着当年自己赠人的锁麟囊,一时怔住,潸然泪下。闻下人擅闯朱楼,大怒而来的卢夫人,见此情景,心知事必有因,将薛湘灵请入正堂,细细询问。

在流传的民间故事版本中,曾经删减掉了接下来的这一段描述:

届宵分,延之入,曰:“尔见荷包而哭,亦知荷包所自来乎?”曰:“不知也,顷忆遣嫁日曾有荷包赠人,今一贫至此,不觉酸心耳。”曰:“尔知所赠荷包之人乎?”曰:“途间心恻,遑问何人。”曰:“尔知荷包中何物乎?”曰:“上舆(注:车或轿之意)时祖母所遗,想是白银二锭耳。”曰:“非也,黄金二锭。其人得此,已致巨富,日思图报。明日当请来一会。”

翁偶虹先生却将这一段细节,用心打磨,成就了《锁麟囊》中另一段隽永的唱段《当日里好风光忽觉转变》。这一唱段的流传度,没有前两段广泛,却最为笔者所钟爱。因为此段的表达,在两个角色互换的女人之间,一问一答,记忆的闸门徐徐拉开,每一句对当日里情形的描述,都牵扯起各自的一番百感交集、五味杂陈,耐品耐咂。

这一唱段,因为程砚秋先生坚持要将其拆为三节,随着回忆的深入,卢夫人(即赵守贞)让贴身家仆碧玉“为薛妈看座”、“把薛妈的座位移至客座”、“把薛妈的座位移至上座”,中间穿插了醋意十足的碧玉尖酸刻薄的旁白,让观众的情绪在被带到感慨落泪处,又被插科打诨的谑笑平衡一下,然后再被带入下一个情绪高潮,剧情节奏张驰有度,令人不得不击节赞叹,翁程之作真乃珠联璧合。此一幕,叫做“三让椅”。

最终,薛赵相认,义结金兰,适逢湘灵的家人寻亲上门,结局圆满,皆大欢喜。

(摄影by走来走去的树

                两位女性的命运密码

“这才是人生难预料,不想团圆在今朝。

回首繁华如梦渺,残生一线付惊涛。

柳暗花明休啼笑,善果心花可自豪。

种福得福得此报,愧我当初赠木桃。”

这是《锁麟囊》剧终的唱段,最后一句,一个“愧”字,耐人寻味。联系上文,笔者的解读是:没想到善有善报成了真,倒显得我当初赠囊是为了今天的报答,实在惭愧了。

其实,富贵乡中被百般宠爱长大的薛湘灵,出嫁之时那曾料得到日后有落难之日,赠囊亦非为图今后的福报。春秋亭遇贫女悲泣,关切之下,方知“世上何尝尽富豪”。薛湘灵教训梅香“怜贫济困是人道,哪有个袖手旁观在壁上瞧”,已然决定了她对赵守贞的境况一定不会坐视不理,但她下不得花轿,嫁妆再多,身边只有一个锁麟囊可出手。欲赠囊之际,小丫环梅香劝阻说“老夫人还指着这锁麟囊抱外孙呢”,以薛湘灵的一贯任性,执意要凭本心行良善之事,什么也是拦不住她的,老夫人不行,抱麟儿的愿望也不行。为了应对梅香拿老夫人的心愿来劝她放弃,这才引出她后面那段“这都是神话凭空造,自把珠玉夸富豪。麟儿哪有神送到?积德才生玉树苗。小小囊儿何足道,救她饥渴胜琼瑶”,用积德的话去堵迷信的口,是因为她见不得饥渴在侧的本能使然,刁蛮小姐此时显出的是侠义之气。

《锁麟囊》这出戏里,赵守贞的受恩、感恩、报恩一直是副线,着墨不多,唱腔也不多,却也被塑造得性格分明,贫而有志,富而仁厚。剧情的主线一直围绕着薛湘灵的命运遭际,前三场中的风光,反衬出落难时的悲切。当其由锦衣玉食的小姐、夫人之身,沦落为卢府薛妈时,回忆起春秋亭的当日里,“好风光”大概不仅是说天气,“忽觉转变”自然也不仅是说天气了,“转变”二字的唱腔兜兜转转、由低回到高亢,就仿佛在说“那是好长一个故事,那时的我……”;当其在卢府被小儿使唤得累不可支的时候,一霎间才省悟到“想当年我也曾撒娇使性,到今朝哪怕我不信前尘。这也是老天爷一番教训,他教我收余恨、免娇嗔、且自新、改性情,休恋逝水、苦海回身、早悟兰因”,意识到了人生中富贵和贫贱、相聚和离散,或许早有定数,倏忽转变,境遇好时应该珍惜、不该骄纵,落难之时也不必留恋过去,要面对现实。

剧中两位女主,一改传统戏剧中大多被动、悲情的女性形象,无论贫富,均为家人所珍爱,个性自主、自强、自立,嫁到夫家也是过得扬眉吐气(或许是带的嫁妆够多)。薛湘灵婚后6年,一句“驻青春依旧是玉貌珠颜”透着自信满满,而卢员外一句“夫人说了便是”讲得十分顺口,也暗示出赵守贞在家中的地位非凡。落难后的薛湘灵,饥饿难耐中不改自己的善良和气度,在施粥棚里得了最后一碗粥,却又让给了在其后空碗而归的老婆婆,并因此被卢府家人认为是适合看护小少爷的最佳人选。进得卢府,薛湘灵不叩不拜,却让卢夫人和小少爷一见即喜欢,在被人伺候和伺候人的落差中,也在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以适应当下的生活。

(摄影by久久

《锁麟囊》赋予了两个旧时代女性颇有新意的家庭背景和性格特征,看上去她们的命运好像是因果循环的结果,却又不只因果这么简单。章先生所说“人人可体味却又体味不尽”,正是该剧无穷的魅力所在了吧。

 (模特:旅拍师柚子 精修师:旅拍师柚子)

©九月徽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探究】京剧《锁麟囊》出自“龙坦胡氏”胡承谱
程砚秋 锁麟囊 春秋亭 1954年实况 音配像升调版
京剧《锁麟囊》程派本戏03
迟小秋谈京剧《锁麟囊》的台前幕后
风行舞台半世纪
京剧 像音像《锁麟囊》1/2 李佩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