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术情境试题285:小海坨山半山腰云

湖南卷试题出现于网络已有一段时间了,之前分析了山东卷大兴安岭中段东坡植被垂直分布的试题,其中的关键词是焚风效应,

小海坨山位于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建有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滑道落差近900米。小海坨山半山腰置出现一定厚度的低云,且停留时间较长,对滑雪赛事有一定影响。研究表明,山地背风坡下沉气流与爬坡湿气流的相互作用是促进半山腰云形成的关键因素。图4示意小海坨山及附近地形。据此究成12~14题。

12.半山腰云主要分布存小海坨山主峰及山脊的

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南方          D.西北方

13.与半山腰云邻近的下部气团相比,上部气团性质偏

A.暖干        B.暖湿         

C.冷干        D.冷湿

14.为了赛事的顺利进行,气象部门预报半山云最需要精准观测滑雪场附近的

相对湿度           ②气压变化  

气温水平分布    ④气温垂直分布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该组试题的背景素材来源于以下论文:

试题中的等高线地形图并没有出现在论文中,但试题的设问都能在论文中找到相关的阐述依据。论文中的原图如下所示:

第12题要求判断半山腰云出现的方位。文字材料已给出提示:山地背风坡下沉气流与爬坡湿气流的相互作用是促进半山腰云形成的关键因素。这段文字来源于论文中阐述,如下:

由图可知,山脊线大致沿东北-西南方向延伸,结合所学知识,湿气流来源于东南方向,西北风越过山顶在东南方向下沉,与爬坡湿气流相遇,形成半山腰云。论文中的阐述如下:

第13题考查垂直方向的云团物理性质的差异,实际上与半山腰云形成过程有关,论文中的分析如下:

半山腰云邻近的上部云团属于西北风越过山脊后,在背风坡一侧下沉形成的,气流下沉过程中增温,类似于焚风效应,从性质上来看,由于下沉气流增温,是暖空气,由于是冬季风,来源于大陆气团,水汽较少,是干空气,因此是干暖空气,选项A正确。

第14题,还是从天气预报的角度来考查半山腰的形成条件。以下是论文结论部分提到的研究数据的获取,其实就是第14题设计的思路来源:

上述内容提到温湿度观测站,就要是获取湿度与温度数据,与气压关系不大。同时,因为半山腰云是垂直方面的气流运动,因此重点关注气温的垂直分布,而不是水平分布,因为逆温层的出现、偏东风水汽输送与半山腰云的形成有关,需要重点关注,论文中的结论如下:

参考答案:12.B    13.A    14.C

以下是一段新闻,从中可以关注小坨山奥运的其他方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日一题】(1663)小海坨山半山腰云景观
高中地理知识系统总结
风水气流流动方式
【手绘动画】高考中常见的几种下沉气流,动起来更好懂!
40.山西省名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地形波危害飞行安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