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玉行家是如何炼成的(第十六回) 远赴浙江慈溪县 体悟术与道

   因为要撰写中国历代玉器图鉴一书,需要拍摄各个时代博物馆玉器图集,故去了趟浙江省宁波市河姆渡遗址学习研究新石器时期河姆渡古玉文化。

  对于去往河姆渡遗址并没有做详细的规划,与喜欢古玉的朋友二人也是说走便走的性格,行车七个多小时夜里到了河姆渡才发现,河姆渡其实它是一个坐落于宁波市农村的一个渡口,在河的渡口南北岸发现了文化期人类居住遗址,所以称为河姆渡文化遗址。

  按照我们原来的预想,等到了河姆渡博物馆附近再开一个旅馆或者夜市吃点饭菜,但是到了才发现这里是个原始村里,别说住宿连小卖部都没有,很悲惨只能翻一翻车里有什么吃的。

  也因为距离市区较远,而且渡口的风景非常不错,经商议决定在渡口临时搭个帐篷避宿一晚,虽然这一夜过的非常清寒,开车一天到夜里也没有吃的只能喝点水充饥,但是我们精神上都非常的开心,喝水也很开心。

  一夜几乎没有怎么休息,因为风景真的是太美了,晚上风大一点的时候几乎伸手便可以感觉到湖面的吹来的湿润感,出门在外忙了一天澡总归是要洗的,虽然条件简陋了点,一边洗着澡一边畅谈古玉的知识点,记忆尤深。

   第二天,天刚亮的时候,因为饿的实在扛不住了,二人在渡口附近村里借了点馒头吃,虽然不是要饭的,但是要饭能做的事也都做了,填饱了肚子便迫不及待的进入博物馆学习。

   河姆渡博物馆的学习,简要的讲,对我而言,第一点主要是学习石玉器从旧石器敲击时代向新石器打磨时代的一个过渡,那么第二点便是要学会区分打磨和磨制之间的区别,第三点,便是孔道最原始时期是由敲击而成。

   

   如上图所见,旧石器的特征为敲击作为主流存在,而旧石器向新石器过渡,则是半敲击半打磨,完全进入新石器时代,石器的将越加犀利,打磨工艺也越加显得成熟,要注意区分。

  

  以上两张图可见,散碎的磨玉工具和一把残存的石刀,散碎的硬度高于石器的玉石,坚硬的角主要用来磨制石器花纹或者敲击孔道,而石刀也是我们在新石器或者旧石器时期常见的日用品之外,也用于手持磨制石器,但是这两种的手持磨制都会在石玉器的表面留下打磨痕迹。

  但是如上图所见的磨石则不同,他的主要功能也是磨,但是他并非是手持磨制,而是手持被磨玉器,在磨石之上来回打磨,因解玉砂的磨制热能原因,磨制出来的玉器表面并不会留下磨痕,所以为什么很多精美的玉器或者石器边角打磨的很圆润却没有磨痕,便是这个原因,这便是打磨与磨制的不同之处。

 

  第三点的学习便是,孔道区别于我们常规所能见到的桯钻或者套管,这个孔道的痕迹是阶梯式的齿痕,这是标准的凿痕,这是一种非常原始的打孔方式,凿孔式,在文化期以及后期商周战汉时期依然可见使用。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因为出土的石玉器属于新石器早期,所以对于我们专业研究古玉的人来说呢,能学习的点也不是很多,基本学习到一些新颖的知识点后,再溜达几圈看下是否有遗漏没有看到的地方,便撤退了。

  逛完河姆渡,我们便来到了靠近遗址的一个慈溪县城补充一下给养问题,各位来慈溪县城的朋友,慈溪有一座古城很建议可以进去观赏观赏,慈溪县衙古城的内部竹石相间以及园林的搭配还是有蛮多可圈可点之处。

  逛了一圈古县衙,有几处颇具心思之处我很喜欢,第一是独立于高处的清清堂,据说古时可以俯卧整个慈溪县城,能够看清楚县城里的一举一动,第二对于竹石树木的运用,在灰色墙角两侧各种些许竹林,让整个院子看起来即干净又淡雅,临睡处外廊置放一张石桌,将树斜种植于围墙外,夏天时候,即有了树的阴凉,但又不占用强院内的地方,非常的巧妙。

  出了古县衙不远处便有散落的一些古玩店铺,逛了一圈大致能够看得出来,慈溪这个地方的古玩店铺主要以木石瓷为主,尤其以瓷最为倚重,这便为我捡漏创造了绝佳条件,知人所不知取人之不取便为巧,博物馆学习的最终目的还是实战,没有实战的学习一切都是纸上画符。

    古玩店里逛了一大圈,最终在临中间位置见到了这两样器物,扳指略有微绺但贵在一眼开门,老扳指的套口与新扳指是不同的,新扳指因机器打磨原因,多见圆润,而老的扳指的套口是方圆有度,所有的斜坡内凹都是平的切面,因为清代器物老板也略懂,基本没有什么漏收入囊中。

  买完扳指刚要出门,扫了一眼在一堆残的清代玉器混杂中,见到了上面这件半珏残片,伸手看了一眼,确定器物为珏残无疑,年份保底在春秋战国时期,喜欢的东西总要问一口,老板这个残的我带上什么价,老板也很爽快,说给一块钱吧。

     我还以为我听错了,春秋战汉的标本怎么着也不止这个价,但是又摸不准,(在圈内一块钱代表一百元,也有人一块钱代表一万元),因为上下差距都很大,所以试探着问,一百块钱这么贵呀,这是什么时候的器物。

  老板说,当初和一堆铜杂件买来就八十,买来两年了,两年时间里也没有人问过,老板说东西肯定老的,我这里没有新东西,至于是什么我也说不好,年份保底清代肯定没有问题,你一百买去做个标本肯定不亏的,便宜了我也不卖。

    那这个价格我肯定满心欢喜,一百块钱能捡到这个漏,说实话当时心里还是有点马上要抑制不住的欣喜若狂,因为我曾经在博物馆见过这样的全品,当时内心很惭愧,有那么一丝大人欺负小孩,小孩还满脸天真的喜悦感。

  上图所见为南越王墓展览的战国早期出廓玉珏,而我买到的这一件玉珏(下图详细组图),则是还剩下四分之三,本来想作为包金还原成完整状态,后来多次观赏研究学习以后,放弃了修复的想法,因为未来这件器物还是要作为美术馆展出之用,一旦包裹起来教育意义就差了点。

    这件器物的有意思的点在于,古玉圈内很多人认为珏一类的缺口处的拉丝,他一定应该是有孤度呈现半弯状态,这是因为绳在拉丝的过程中绳丝的弯曲所造成,其实很多珏类缺口也有直线的丝痕,这是因为除了绳还有用石刀类开缺,切开后再用绳丝做修复,这样可以控制缺口的完美性,因为绳的拉丝有很大程度上存在不可控,所以古玉学习很重要,但是拓宽知识面更重要。

   第二便是用料切料,玉珏的出廓处推磨工艺,整体的表面解玉砂风化,整体的腐蚀硬化等等都是我们学习春秋战国时期很多的标本典范,很多人一直学习工艺,学习工艺这个路子是没有错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也要记住,战汉的工艺对于现代制玉工艺他不是不是先进,而是制玉史上落后的工艺,如果让战汉时候的人用落后的工艺来创造现代先进的制玉工艺可能强人所难,但是如果让现代掌握了先进技术和思维的人去倒退重操旧业使用落后工具,我相信这个不是很难吧,所以只要不是未来的工艺,未知的工艺特征,只要过去存在的,现在都是可以重新做的,不过是工具的选择性使用不同罢了,这个点思维要有的,所以古玉行家的学习,可不是某一个点的学习掌握就可以了。

    谈谈捡漏,捡漏的心情必然是开心的,所有做古玩圈子里的人,不管多么高风亮节,没有人是不喜欢捡漏的,但是我有时候握着残玉坐在院子里便会在想,他为什么残成了这个样子,两年多的时间里,整个慈溪古玩城没有人认识它,归根结底还是认知的缺失,很多人都以为他只是清代的一件玉器残片,没有人知道他是落难的王子,心中不由觉得文化缺失的可悲。

   由此联想到捡漏是什么,捡漏不过是一种术,古玩交流当中互相博弈争取各自利益物欲的一种术,更或者说是一种以知欺未知的一种术罢了,我每次捡漏的时候我都会告诫自己,这只是无奈之举的一种术一种手段,我如果告知对方器物的知识面,我便是失去物品收藏机会的一种无奈之举。

  那么什么是道,我们收藏艺术品的道,我觉得不应该是以肤浅的获利为目的,如果我们想获利的话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很多种行业可以获利,而且其利润是可以简单的加以复制无限粘贴,艺术品不是金钱,艺术品是文化。

  艺术品文化是我们唯一可以留给后世的宝贵财富,我们收藏艺术品的最终目的是保留文化,传递文化,弘扬文化,以不至于我们的后辈到了他们那个当代的时候,不至于对文明对文化一无所知,看看满街的高楼大厦,那些所谓的奢侈品虚幻的时尚,那些可以留给子孙多久,三十年,五十年,最多百年之内都将推倒重建,但唯有文化是延绵不断。

  所以我们在收藏的时候,切不可以知术获利而沾沾自喜,要因道未能延续而忧心忡忡,更要明白获利只是无奈的术,世传有序的收藏与无私的捐献让更多人学习到文化知识,用来饱满和丰富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自信,这才是古玉文化真正的卫道者心目中的道,道非利,道为人。

方叶之

古玉学者敬呈

古玉鉴定
知识与灵魂碰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石器时期玉器
新石器时期制玉的镂空工艺
中国玉器鉴识-工艺鉴识技术
谈玉——新石器玉器浅说
漫谈:史前玉器的治玉工艺四个种类
妇好墓圆雕玉器工艺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