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疑难解惑】河流-开发利用与综合治理

河流对其所处的区域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且影响是双面的,既有积极影响,也有不利影响,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面临着河流开发利用与综合治理的问题。河流的开发利用指的是充分发挥河流的积极影响,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而面对河流带来的各种社会、经济、生态问题,也要想办法进行综合治理。美国田纳西河流域、欧洲莱茵河流域的开发利用与综合治理是这方面的典范,也是高中区域地理学习的重点。今天我们还是以中国最重要的两条河流——长江和黄河为例来分析河流开发利用与综合治理的思路。

河流不只影响地貌、气候、土壤、生物这些自然地理要素,也会影响人口、农业、工业、交通、旅游等等人文地理(社会经济)要素。简单思考思考,河流是怎样影响区域人口分布、农业与工业发展、交通条件、旅游资源的呢?

看到上面这张图你应该有答案了吧。河流给人们提供了充足的饮用水源和灌溉水源,既是种植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能够支撑大城市甚至是特大城市的生产和生活用水(世界范围有很多大城市都离不开河流,中国也不例外,下次吉奥格拉菲再和大家分享关于中国城市和河流的故事)。很多河流蕴含着丰富的水能资源,由水能转化而来的电能成为工业和生活的能源保障。河面宽阔的大江大河甚至可以通行万吨巨轮,河流对于交通的贡献不能忽视。河流所形成的特殊地貌以及两岸的景观还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旅游资源,这些旅游资源从古至今吸引了数不胜数的游客,其中不乏文人墨客。自然景观与文化景观共同使得河流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既然河流有这么多积极影响,我们希望能够最大限度地进行开发利用从而为社会发展服务。为了更好地利用河流灌溉水源,人们修建了很多灌溉工程,在长江流域有世界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能够追溯到西汉时期的引黄灌区赋予了宁夏“塞上江南”的称号。长江与黄河的中下游地区都堆积形成了肥沃的平原,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在众多积极影响之中,水能资源和航运条件的开发利用是现阶段的主要方向,也更考验人们的智慧。

上面两张图展示了黄河和长江已建成和在建、计划建设水电站的分布情况,不难发现水电站主要集中在河流的上游和中游河段。上次我们已经提到,河流的上游和中游河段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长江的水电站数量多于黄河,且在长江的各支流中也建有相当数量的水电站。这主要是因为长江的水量远远多于黄河,因此大家要注意水能资源不仅受到落差的影响,还与河流水量有关。

下游河段落差小,流速慢,无法开发水能资源,但由于河道变宽,水量增加,部分河流具备航运能力。河流的航运能力主要受到流量的影响,河流流量越大,河道越宽,航运能力越强。我国航运能力最强的是长江,有“黄金水道”之称,除长江外,珠江、黑龙江、松花江和京杭运河的航运能力也较强,黄河现在的航运能力较差。

长江之所以能够成为黄金水道,得益于它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首先,长江流程长,从中游重庆开始一直到入海口均可以通行3000吨以上的轮船,而且长江中下游河段河道宽、水量大、流速慢,航运能力强,也因此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内河港口,如重庆、宜昌、武汉、九江、安庆、芜湖等。另外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众多支流(如嘉陵江、乌江、汉江等),还有鄱阳湖、洞庭湖、太湖等几大淡水湖与长江直接或间接联通,因此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水运网,在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地都很容易看到这样的水运网络。长江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没有结冰期,使得长江可以一年四季实现通航。

长江黄金水道的价值还体现在它特殊的区位,长江是我国东西向的交通大动脉,通过铁路、公路、航空等枢纽可以与全国各地联系。此外,长江中下游地区人口众多,经济发达,交通需求量很大。以长江黄金水道为核心建设的长江经济带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长江黄金水道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开发利用河流的同时,我们还要注意河流也会出现问题,会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很多不利影响。比如源头冰川退化或植被破坏、洪水、水污染等。

以长江和黄河为例,我们重点关注这两条河流的问题。两条河流都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上游和中游的水土流失,上次我们分析了土壤对河流的影响,提到水土流失往往发生在落差大或地面坡度大、降水不稳定且多暴雨、植被稀少的地区,再加上人类活动的破坏,如开垦坡耕地、过度放牧、乱砍滥伐等,使得长江与黄河的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重,河流含沙量持续增加。

近年来我们逐渐认识到河流水土流失的危害,在黄土高原很多地区开始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尝试,通过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或者在坡面修建水平梯田、建淤地坝等工程手段减少水土流失。在陕西北部、山西北部等地的治理工程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益。

长江中游自湖北省枝江至湖南省岳阳县城陵矶段也被称为荆江,因属于古代荆州地区而得名。这段长江河道蜿蜒曲折,有“九曲回肠”之称。荆江河段地势低洼,长江上游带来的泥沙在此大量堆积,洪水宣泄不畅,极易决堤成灾,因此也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之说。

河水冲毁堤坝造成洪涝灾害是很多河流都要面临的问题。洪涝灾害形成主要有上游来水多、积水无法排出、河水无处可存等原因,针对不同原因治理措施也有一定差异。

上游来水过多→降水集中,水位上涨→加固堤坝

积水无法排出→河道弯曲→裁弯取直

河水无处可存→泥沙淤积河床抬升→植树种草、疏浚河道


另外湖泊对于河流有调蓄作用,当河流水位低、水量小时,湖泊水可以为河流水提供补充;当河流水位上涨,上游来水过多时,又可以进入湖泊存蓄。因此长江中下游的各大淡水湖泊的调蓄作用相当重要,但人们长期以来围湖造田大大减弱了湖泊的调蓄作用,退耕还湖是当务之急。


 

河流对于人类发展十分重要,我们应当在合理开发利用河流的同时注意综合治理,才能真正利用好河流所赋予我们的“财富”。关于河流的开发与利用,大家一定注意逻辑,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决定了它的开发利用方式和河流问题,也对应着不同的开发和治理策略,复习时更多要侧重逻辑的梳理,加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果黄河没有那么多的泥沙,会不会像长江那样成为“黄金水道”?
2.3.2 长江
初中地理会考必考知识点汇总4
初中初二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期末测试试题习题大全
八年级地理河流和湖泊练习题(含答案和解析)
2019-2021北京重点区初二(上)期末地理汇编:河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