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胡同里的乾坤大世界

     刘小兵

  胡同,产生于距今八百余年前的元朝,天下胡同,之多之美莫过于北京的胡同。《胡同的故事》(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出版2018年9月出版)以回眸的笔调,精心选取了季羡林、汪曾祺、王蒙等40多位著名作家和学者关于北京胡同的散文,用他们各自不同的视角,既展现了那里情意盎然的胡同生活,同时,亦用多情的妙笔,颂扬了那片土地上斑斓多姿的胡同文化。

  “小胡同里有大乾坤”,纵横交错的胡同虽小,却处处弥漫着中华不老的民族风情。在萧乾笔下,北京的胡同,不但洋溢着浓郁的民风民俗,而且还是平民百姓魂牵梦萦的人间天堂。这里曾飘荡过老北京人浑厚的沿街叫卖声,高亢的嗓音悠然划过天际,此起彼伏间,唤醒了多少疲惫的神经,也激活了多少寡淡的味蕾。胡同里那一碗碗活色生香的美食哟,又温暖了多少寂寥的心灵。萧乾感念于此,点赞这里的胡同是欢乐的海洋。

  春天,居住于此的人们,展开纸鸢忙着放起风筝,那银铃般的笑声,随着小小鸢儿,从胡同这头飘散到悠远的那头。夏天,北京的胡同更是孩子们的乐园,他们顽皮地捉来蛤蟆,在逼仄而潮热的胡同里与这个小生灵一同蹦跳着,乐此不疲……萧乾记忆里的胡同,溢满了京腔京韵,喷涌而出的文化韵意,不由让人心生向往之情。

  而季羡林所描画的胡同则古朴雄浑。外面看似简单,内部却十分神奇,初入此地的人们,十有八九都会迷路。作家年轻时,曾因入京考试夜宿过这胡同里的一间小屋,肆虐的臭虫叮咬得他烦不胜烦。后来,作家留学德国归来,十年后又定居于京城一幽深胡同,一心向学的季羡林毫不为周围阴森森的氛围所动,而是满怀着“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家国情怀,投身于用知识拯救苍生的实践中。那夏日里随风飘送的马缨树花香,一直鲜活在季羡林久远的记忆里,季羡林念念不忘的胡同,有苦有乐,处处彰显出生命的顽强和坚韧,这样的胡同,带给人更多的是思考和奋进。

  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的汪曾祺,他心仪的胡同称得上是妙趣横生,满溢着历史和文化的双重滋养。汪曾祺用他苍劲而又不失幽默的笔触,从胡同的源起,讲到“胡同”繁体字的写法;从北京胡同的整体布局,到一些个性胡同的命名;从胡同百姓的生活百态,论及他们随意而安的人生哲学。他一步步追怀于历史的厚重,感慨于小小胡同所蕴含的文化意蕴。书中,汪曾祺带着大众一同神游着九曲连环的北京胡同,一时间,古老和浪漫交织于笔端,流泻于凝练、洒脱的文字里,汪曾祺歌咏的胡同,令人陶醉而又气象万千。

  书中,苏童提到的胡同,颇具时代风味。在他的眼中,北京的城市布局既简洁又平直。通衢大道与纵横街市的大小胡同相辅相成,共同构建出一个四通八达的城市交通盛景。在他看来,“这些胡同是真正属于北京人的”。这里,“繁华与破败,古老与现代竟然挤在一起相安无事,营造出一种独特的都市氛围。”苏童进一步赞叹说,东城西城那些僻静而整洁的胡同适宜漫步,身处其间,你会觉得北京其实也是安逸闲适的养生之地。苏童以当代人的视角,审视着北京胡同的昨天今天,写出了它的沧桑巨变,道出了它的美好未来,不禁叫人浮想联翩。

  合上书卷,久久难以释怀。《胡同的故事》,荟萃了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作家和学者谈北京胡同的历历往事,他们有的生于斯、长于斯,有的或许只是短暂地在这片土地上停留过,但无论是年长者,还是年轻者,他们都以或深沉、或平淡、或清新、或隽永、或苍郁、或雄浑的笔墨,表达着对北京胡同深深的依恋和怀念。飞扬的文字背后,分明跳荡的是激昂的中国心!抚今追昔,那坚韧豪迈的胡同历史,历久弥新的胡同文化,已然在清晰而有力的述说中,正被我们一一铭记和传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京胡同:史铁生看见夏夜星光的地方,季羡林喜欢此间的栀子花香
行摄北京胡同之三十七:门楼胡同
萧乾:老北京的小胡同
萧乾的人物评价
带你看 | 北京胡同知多少?
北京胡同和其他地区的胡同有什么不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